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金兴  陈荔英 《福建环境》1998,15(1):16-17,30
通过对福建省机械厂生产的WZ25-20型液压挖掘装载机噪声源进行识别及降噪途径分析,利用精密声级计和动态分析仪等仪器进行噪声测试和信号分析,找到了该机器的主噪声源,提出了降低该机器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ZS1756型座式振动筛降噪治理的经验,通过对发声部位进行的实验分析,从而找到了主噪声源,并对主噪声源采取了阻尼降噪处理,抑制了振动,减小了发声,治理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准确预测矿区地面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与噪声源强、频谱特性、数量、布局、距受声点距离及地形、风向、温度梯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情况极其复杂。实际评价中只能抓其主要敏感因素。由于设备声功率级不受声场条件限制及声源对A声级影响起主导作用的频谱各一,因此,宜用声功率级作为计算基础,采用电子计算机分频计算声压级再换算为A声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噪声源声功率级半消声室测量方法已有相应的测量标准,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不完善的。本文在半消声室纯音声场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声波干涉对声功率级测量的影响。介绍了利用宽频标准噪声源进行的半消声室与消声室以及声源高度变化时的对比测量。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测量标准,指导实际测量工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声强法对油田注水泵房设备声源声功率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注水泵房设备声源声功率的测量和分析,确定每个噪声源重要性的排队次序,并识别其主要频率成分,作为噪声优化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声衬的吸声效果和声模态散射现象。方法针对飞机短舱进气道声衬开展噪声试验。以缩比尺度进气道试验台为基础,单级轴流风扇为噪声源,通过10倍进气道直径的远场测点,获取固壁条件和声衬作用下的管道声模态和远场指向性,分析不同转速下各远场测点在声衬作用下的吸声效果。结果在三种不同转速工况下,得到前三阶叶片通过频率下声衬上游、下游的管道声模态分布、远场频谱和指向性分布,并以此得出声衬在不同转速、不同噪声频率、不同流速下的降噪效果。在2973 r/min转速下,(1,0)声模态的声功率级降低达24.3dB。(±3,0)模态处,声衬靠近声源一侧的声功率反而升高。结论声衬在设计频率和模态处,吸声效果最明显。随着模态阶数的升高,声衬的降噪能力有所提升。偏离设计频率时,高阶声模态在阻抗交界面发生散射。  相似文献   

7.
噪声污染有局部性特点,现阶段城市内噪声污染的根源主要集中于汽车噪音,在交通拥堵的环境下,对声音进行隔断降噪十分必要。不同环境下的噪声评价方法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任何噪声污染事件由噪声源、传声途径和接收者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在交通拥堵环境下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两个角度对声音进行降噪是当前隔声降噪的主措施。因此,提出对车辆的组装结构和行车路线进行改进、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具有良好隔声、吸声效果的材料进行降噪。并结合实例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导致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隔声屏障降噪模式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央风井噪声源和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根据声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吸声、隔声的消音、降噪综合治理技术,降噪效果显著,为煤矿老风井噪声治理及新风井的设计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石化企业主要噪声源分布,构成情况和生产操作室隔音降噪措施及控制效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生产操作室噪声控制和治理的原则,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产操作室隔音降噪措施及控制效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化企业主要噪声源分布、构成情况和生产操作室隔音降噪措施琢控制效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生产操作室噪声控制和治理的原则、方法和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分布面广而复杂的瓦斯泵房噪声源进行了测试和深入的分析,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使居民区噪声达到了国家城市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瓦斯泵房内降噪显著,取得了理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X593 9700365化工机械降噪对策/徐海(呼和浩特市环保局》二//内蒙古环境保护/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一1996,8(2)一31~33环信X一79 介绍了化工机械噪声和降低噪声的原理和方法。如振动与抗振处理、吸声与隔声处理、消声器降噪等。其主要治理方法:一是声源控制以降低噪声源的发射功率,二是控制噪声源的传播途径以降低噪声源的噪声辐射,达到噪声治理的目的。图4表1(聂兵)X593 9700366建筑业工业噪声污染特性分析/李国发…(湖北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6,9(3)一58~61 环信X一6 对某建筑公司所属企业的生产性噪…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井下通风机噪声源的分析,设计出通风机的二级消声器,并采用综合治理方案,降噪效果明显,为井下通风机噪声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1 铁路交通噪声源铁路系统的噪声源来自车辆的运行、机车警笛讯号和货场等。主要噪声源为轮轨嗓声和机车发动机系统噪声。铁道系统噪声源通常用标准距离和标准话筒高度所测得的声压级表示,(由于声源体积的庞大而不便测定其声功率和方面性)。图1为机车牵引的整列列车A计权声级随时间变化关系。前面的机车声级出现一显著的极大值,后面是车厢经过的噪声级,出现脉动而低于最大值的平均声级值。  相似文献   

15.
选择某石化装置的罗茨风机作为治理对象,利用声级计对其噪声源强度和频谱进行检测。根据噪声源识别分析及现场工艺状况设计双层隔声罩、阻尼降噪模块、空气过滤器消声并进行工程实践。实施后对罗茨风机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显示,距离罗茨风机10 cm处的噪声由实施前的103.9~104 dB(A)降低为73.4~75.6 dB(A);进风口空气过滤器10 cm处的噪声由实施前的99.9dB(A)降低为74.1 dB(A),降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概括介绍了选煤楼主要噪声源及噪声污染状况,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综合整治措 施,并对新型阻尼器的阻尼降噪原理及构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天然气增压站低频噪声严重的问题,识别低频噪声源,并对低频噪声加以控制。方法结合压缩机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及结构,首先利用频谱及1/3倍频程分析增压站机组的振动和噪声特性,初步确定压缩站机组低频噪声与机组振动的关系,进一步利用相干函数分析法分析振动与低频噪声的相干关系,判定低频噪声并不是由振动主要引起的。结果机组的主要噪声源为冷却器和压缩缸的进排气管,低频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机组周期性吸排气时,管道和机组壁投射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所造成的,而机组振源的剧烈振动不是产生低频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进排气管可产生高达80 d B(A)的全频带噪声,其中包含声压级可高达100 dB的次声,尤其以频率11 Hz和17 Hz为主,并且传播距离远,通透力强,对人员和环境危害大。结论首先依据进排气管为主要噪声源,其次结合压缩站实际情况,从压缩器机组整体的降噪设计及厂房治理的降噪设计两部分考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机组的降噪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曹勇  贺玲姣  翟国庆 《环境工程》2012,(Z1):120-122
本文结合某酒店通风系统噪声治理实例,根据进、排风口空间分布,气流噪声频谱特性等参数,采用Cadna/A软件对噪声源进行了建模,预测了不同楼层进、排风口安装具有不同消声量的消声器后关心点处降噪量。结果表明,酒店通风系统室外进、排风口消声器的消声量可根据各风口噪声对关心点的噪声贡献值大小合理确定消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进、排风口气流噪声频谱等参数设计消声器;只要声学建模合理(特别是声源声功率级等参数取值),借助Cadna/A可较为有效地进行声源识别,确定各进、排风口对各关心点的噪声贡献值大小。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发电厂机械通风冷却塔噪声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典型垃圾焚烧发电厂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噪声污染问题,采用现场实际测量方法分析了冷却塔的主要噪声源和频谱特性,研究了冷却塔的淋水噪声、风机、电机噪声的治理技术方案。淋水噪声的治理包括塔内降噪与塔外声波阻隔两条途径,塔内治理采用落水消能降噪导流装置,塔外治理采用交错式吸声隔声屏衰减技术。风机和电机噪声的治理分别采取双层微穿孔板消声器和复合式百叶隔声屏法。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淋水噪声塔内降噪、塔外声波阻隔、风机及电机噪声的噪声削减量分别为6.1、16.2、15~18、14.6dB,冷却塔整体噪声削减量为15.1~16.1dB,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高炉炉顶放散阀放散噪声是冶金企业炼铁系统最为突出的噪声源.其噪声级一般在125—130dB(A).如此高强烈的噪声不仅危害身心健康,严重污染厂区环境,而且给高炉区域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因此为了控制此类噪声,我们在放散阀阀座下部上升管内安装一台节流减压抗性复合消声器,收到显著的降噪效果,其降噪量为27dB(A).高炉炉顶放散噪声系高压喷流噪声,其特点是声级高、频带宽,由于高炉生产工艺的特殊,其放散消声器的特点是:消声效果好、阻力损失小、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经半年多使用,总的看来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消声器的研制成功,为冶金企业高炉炉顶放散噪声控制提供了实用的噪控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