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皮带罩式高压静电尘源控制装置皮带罩式高压静电尘源控制装置是利用皮带密闭罩,使含尘气体在引风或正压的作用下通过收尘电场,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聚集到密闭罩的内壁上,然后通过振打直接脱落在皮带上,被净化的气体再通过风管或  相似文献   

2.
针对输煤皮带转载点粉尘污染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粉尘控制技术。以霍州煤电集团木瓜煤矿为例,以气固两相流理论的颗粒轨道模型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粉尘扩散规律,三维数值模拟皮带转载点的粉尘逸散规律。根据粉尘颗粒在皮带转载点的运移规律,提出了闭环回旋控尘技术,通过气固两相流和颗粒碰撞理论的三维数值模拟对该技术的控尘机理进行研究,并在木瓜煤矿进行试验应用。结果表明:闭环回旋控尘技术能有效控制粉尘扩散和降低粉尘颗粒动能,其降尘效率达到88%以上,同时,该技术无需任何动力,是未来节能型除尘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1 操作室环境状况和防尘方案的选择 鞍钢矿山公司大孤山铁矿目前已进入深凹露天开采阶段,开采出来的岩石和矿石,由汽车、电机车运至破碎站,粗破后分别由东西两井的皮带运输系统运至选矿厂、排土场。皮带运输系统投产后,原有的除尘设备大多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设备性能差等缘故未能正常运行,致使各主要产尘点和斜井中粉尘浓度很高。皮带转运站附近空气污染尤为严重,粉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选煤厂输煤系统机尾粉尘污染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滑移网格技术与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跟踪技术相结合的新算法,研究输煤皮带运行中机尾粉尘颗粒的逸散现象,并自主设计一种密封式机尾集尘罩。分析结果表明,粘附在输煤皮带表面的浮尘是机尾的发尘源,滚筒离心力和风流剪切力是尘源飞扬的动因,煤粒之间的摩擦与碰撞产生的高动能细粉尘颗粒在滚筒处扩散;密封式机尾集尘罩能够完全阻隔机尾粉尘向作业空间扩散,漂浮起来的细粉尘颗粒在碰到壁面后慢慢反向沉降,而粗粉尘颗粒在横向运行一段时间后也自由沉降。现场实践表明,储煤仓106暗道机尾采用密封式集尘罩后,全尘与呼吸性粉尘的降尘率分别达到93.09%和88.92%。  相似文献   

5.
大冶铁矿选矿车间的主要尘源点是破碎工段,经粗、中、细破碎机粉碎和皮带转运产生的粉尘浓度高达79.3毫克/米~3。为了将粉尘消灭在始发阶段,我们在矿槽上部和铁路两侧安设喷雾器,待矿车进入翻车矿槽时进行喷洒。喷水量必须适当,原  相似文献   

6.
一、污染现状选矿工艺中矿石装卸、运输、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矿石磁化焙烧过程产生的有害废气,尾矿系统及湿法防尘所产生的废水,高速运转设备产生的噪音,造成了对操作区和厂区环境的综合污染。其中粉尘是量大、面广、危害严重的主要污染物。一座年处理原矿量550万吨的选矿厂,每小时散发的粉尘量达0.5吨,约占处理原矿量的0.5~1.0%。其主要尘源是:1.粗破碎上部卸矿  相似文献   

7.
炼铁厂原料系统转运皮带的尘源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带双层密闭罩具有严密性好 ,维护和检修方便 ,坚固耐用等特点 ,在炼铁厂转运皮带上使用表明 :对返矿、球矿的转运皮带或落差大的转运皮带上的尘源控制有很好的效果 ,岗位粉尘浓度小于 10mg/m3  相似文献   

8.
采煤和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称为一次尘源,井下浮游粉尘70%以上来自一次尘源,因此控制一次尘源是井下防尘工作的重点。 一次坐源的产尘量除与生产工艺、环境、通风等外部因素相关外,主要决定于煤和岩石的产尘特性。1 煤和岩石的产生特性 煤和岩石的产尘特性是指煤和岩石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及粉尘粒度分布状况,通常用煤和岩右产生能力来表示。煤和  相似文献   

9.
1 超声雾化抑尘技术 冶金、建材、电力、煤炭、化工等工业中,原料系统的破碎、筛分、皮带转载作业往往是产尘最严重的,一般采取产尘点局部密闭的方法,用抽风管道抽出其中含尘空气后由除尘器集中除去粉尘。用得普遍的除尘器是布袋除尘器(干式)与冲激式除尘器(湿式),这两种类型除尘器在使用中均存在问题。对于布袋除尘器来说,由于是在冷态气流状态下除尘,在除尘过程中,布袋上滤下的粉尘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造成粘袋,使通风阻力过大,抽风量过小,从而不能控制含尘空气外溢,同时,容易造成抽风管道中粉尘沉降,影响除尘效果。对于冲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皮带运输的防尘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尘源分析、工程实验,对皮带运输设备的防尘措施进行研究,研制成密闭、无动力减压、自动加湿防尘装置,经现场试用,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降到国家标准以下,取得良好防尘效果.  相似文献   

11.
烧结厂的返矿通廊,即烧结返矿料经给料装置落到混合料皮带后,被运至一次混合机润湿混匀的这一段皮带运输通廊。生产工艺要求在返矿皮带上加入大量的水。600~700℃的烧结返矿遇水后,产生大量带有粉尘的水蒸汽,使通廊内尘雾弥漫。其特点是:高温(>100℃),高湿(相对湿度>80%),高尘(粉尘浓度8~21克/米~3),环境十分恶劣,给除尘带来很大困难。过去,曾采用喷淋式除尘装置,即在自然排气烟囱上(或另设一箱体)装喷嘴喷雾,污水  相似文献   

12.
邯邢冶金矿山局现有6个选矿厂,共有粉尘应测点139个,1986年粉尘浓度合格率达83.98%,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防尘效果.本文试就选矿厂防尘工作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供同行参考。当前,我局选厂防尘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喷雾洒水和密闭抽风除尘(机械除尘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直接向矿石喷雾洒水,水量难以控制,水多了,皮带粘矿、打滑,水少了,抑尘效果差。此外,喷雾洒水和湿式除尘器的防冻问题也没有解决。(2)密闭抽风除尘系统中的密闭罩或集尘罩,为了便于生产上使用,往往做成敞口或半敞口罩,但收尘效果不理想,如果采用整体焊接的全密闭罩,又不便于生产操作和设备检修。(3)防尘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粉尘产生后的除尘,面对改进工艺设施,减少粉尘的产生,考虑较少。  相似文献   

13.
鉴于传统的输煤皮带巷雾化除尘系统不能根据煤流高度自动调节雾化程度,难以达到预期除尘效果,以同忻煤矿输煤皮带巷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输煤皮带巷煤流扬尘模型,研究了输煤皮带巷煤流高度对粉尘运移、分布的影响,继而设计了基于超声波物位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和V形调节电动球阀联动的气水调节雾化除尘系统。结果表明:在巷道高度1.5 m以上,煤流厚度越大,同一位置处的粉尘质量浓度越大,且以呼吸性粉尘为主,同时,在巷道走向沿程上,从风流入口处至下风向30~40 m范围内,粉尘质量浓度快速增长,污染严重;全自动气水调节雾化除尘系统可使呼尘质量浓度最高下降93.57%,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应用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国外非煤矿山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装运、溜井转运、破碎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7μm的呼吸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作业环境空气中。工人长期吸入呼吸性粉尘,能引起尘肺病,严重危害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1干式凿岩捕尘当不能采用湿式凿岩时,必须采用干式捕尘措施,防止凿岩时粉尘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干式捕尘方法是中心式抽尘单机捕尘技术。干式泡沫捕尘法已在一些矿山进行工业性实验,待进一步改进后方可大量推广。该种除尘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泡沫的含水量及其使用寿…  相似文献   

15.
1978年9月,我们分别在矿砂运输皮带转运处和镁砖配料机安装了高压静电尘源控制装置各一套,运行正常,成效显著。它能在产尘部位就地收尘,将所回收的粉尘直接回到原生产设备中;维护简单,操作方便。一、结构我们安装的高压静电尘源控制装置均为竖管,采用北京冶金安全仪器厂生产的CGD0/100型尘源控制高压电源装置,但各自的  相似文献   

16.
齐庆杰    董子文    汪日生    周新华    杨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2):11-17
考虑高负载皮带输煤巷中继站粉尘浓度过高且尘源复杂的特点,以同忻矿主斜井中继站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粉尘产生强度、浓度变化、粒径分布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设计研发了基于多种传感器联合监测的全自动气水雾化除尘系统,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中继站内粉尘产生强度高达3.344×105mg/min,且以呼吸性粉尘为主,污染严重;全自动气水雾化除尘系统的运行使得中继站内全尘和呼尘的质量浓度均下降85%左右,降尘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实用推广性。  相似文献   

17.
我厂二烧车间返矿通廊(即烧结返矿料经给料装置落到混合料皮带后,被运至一次混合机润湿混匀的这一段皮带运输通廊)有两条1,000毫米宽的皮带(60#、61#)。由于工艺上的要求,需要在返矿皮带上加入大量的水。600~700℃的烧结返矿遇水后.产生大量带有粉尘的蒸汽,高温(>100℃),高湿(相对湿度>80%),高尘(粉尘浓度8~21克/米3)。这不但使通廊内尘雾弥漫,环境十分恶劣,而且给除尘带来很大的困难。过去,曾采用喷淋式除尘装置,即在自然排气烟囱上(或另设一箱体)加装喷嘴喷雾以达到除尘的目的,污水排入返矿皮带。这类除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  相似文献   

18.
选煤厂毛煤仓仓顶除尘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能公司选煤厂毛煤仓仓顶为例,对其生产工艺系统和毛煤仓仓顶污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此,采用气固两相流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种可行除尘方案的控尘机理,比较了各自的除尘效果.结果表明,毛煤仓顶皮带单独设置导料槽的除尘方式不能完全抑制粉尘逸出;若配合适当型号的除尘器,可在该处产生合理负压,有效控制粉尘逸出.该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为选煤厂的粉尘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矿石在选分前要经破碎、磨碎,使矿石中有用矿物与脉石达到单体分离的粒度。矿石破碎一般分粗、中、细三段流程,在整个破碎流程中,不同程度地散发粉尘,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必将污染作业环境、危及人体健康,影响设备寿命。本文主要论述黑色金属选厂破碎矿石过程中的主要尘源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尘、除尘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锚喷粉尘的受力分析,基于粉尘颗粒的基本性质,运用牛顿运动规律、流体力学的紊流射流、两相流等相关理论,对锚喷产尘原因及运动规律研究,认为锚喷尘源产生的4种方式: 粉尘颗粒自身的特性及二次风流的影响,高速喷射气流带动周围的空气运动所产生的剪切作用,锚喷高速射流内部中团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料与受喷面的碰撞是影响锚喷产生粉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