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确保安全生产,创建安全和谐江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是履行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忠于职守、勇于负责、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的神圣职责.因此,应走在社会前列,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陶弘 《安全》2008,29(5):40-42
创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企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作为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是第一工作、第一效益、第一责任”的要求,构筑起安全生产防线。否则,提高企业效益、创建和谐企业都无从谈起。但是,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育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场所,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是落实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诉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社区安全越来越被各级政府所关注,各级安监部门的工作触角已开始向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安全防范延伸。此项工作的开展将很好地树立安监部门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安监部门的贡献。笔者认为创建安全社区应以保障社区内人、财、物的安全为出发点,以群防、技防为立足点,创建工作中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可谓再重要不过。然而。当社会高度人性化之时,安全之声也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创建和谐社会之当下,安全业已成为社会和谐最根本的要求和最低的底线。纵观当前的安全管理.鄙人浅谈一些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几大最关键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道君  李全 《安全》2009,30(11):32-33,36
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煤矿安全管理虽然具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其规律性可循。笔者通过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认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抓好人、环境和培训三方面至关重要: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环境是安全生产的条件、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抓住这三方面,就能够分别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煤炭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阐述了本质安全的内涵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特征,从"人、机、环境、管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从业人员本质安全素质、提升系统装备和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程度和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等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应采取的综合措施。明确指出将"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对指导煤炭企业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九三学社苏州市委就“构建环境安全管理机制”提案的建议下,在中共苏州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苏州市安全监管局于2008年11月26日印发了《苏州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暨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市、各有关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活动的推进工作,和安全生产管理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组织工作(简称“HSE管理体系创建”),以进一步提升苏州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杨金章 《安全》2006,27(5):49-5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奉贤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繁杂而量大的乡镇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化工行业健康发展,是我们安全监管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上旬,马鞍山钢铁公司团委、安环部联合对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中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和奖励,命名南山矿业公司铁运车间等22个青安岗为首批“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该公司号召广大青工要以示范岗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创建经验,深入扎实地开展好创建活动。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安全管理部门要继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督促,推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基层安全工作管理,为马钢实现跨越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氛围。马钢表彰首批“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鲁世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