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从大震救援分析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祯  王建军  陈虹 《灾害学》2011,(4):139-142
应急预案是应对灾害之本,我国现有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下地震应急预案在巨大地震灾害应对中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大地震现场救援经验总结,分析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存在的缺陷,提炼我国地震应急预案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的内容,提出改进应急预案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地震应急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确保地震应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和《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枣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修订后的《枣庄市地震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17日上午。石屏县在县城新区举行地震应急现场演练。演练假想当日上午8时叭分在石屏县城附近发生6.5级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采取应急措施,将受灾群众紧急疏散到应急避难场所,同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各救援分队“第一时间”进入灾害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07,22(3):F0002-F0002
为了检查《陕西省地震应急预案》落实情况,检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协调、调度和指挥能力及省市联动、部门协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2007年6月13日,省政府在陕西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首次举行了陕西省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桌面演练,省政府副秘书长周玉明主持,副省长罗振江坐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局对全国重点省区地震专项应急预案的最新评审结果显示,当前预案管理存在体系欠缺、制度混乱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该文基于应急预案公共产品属性,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预案管理过程划为设计期、测试期、推广期、整合期、升级期等5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差异和管理需求,揭示了预案管理任务在时间维的分布模式,初步构建了应急预案生命周期管理框架。该框架是对预案管理实务的现实思考与梳理,对新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具体操作和执行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永领  夏保成  吴晓涛 《灾害学》2013,(1):146-149,159
应急预案的外部保障是应急预案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评价应急预案运行保障是优化完善应急预案的运行基础、提高应急预案可行性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应急预案对应的灾害情景的基础上,确定在预案适用范围内该灾害情景可能造成的应急需求;构建应急预案运行保障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储备或运行状态;确定应急预案对应的灾害情景对各保障要素的破坏程度;最后建立了应急预案运行保障的评价模型,对应急预案的运行保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快速平息地震发生后现场的混乱情况,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科学、系统、高质量的决策,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对我国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国内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案例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献资料,对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划分了参与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协同决策主体,构建了决策主体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测度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确定了属性参数,应用多主体仿真软件进行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仿真,得到了社会公众满意度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为度量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提供理了论根据,并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我国于2012年8月颁布修订后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新版预案充分吸取了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经验,并在芦山7.0级等地震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震应急预案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编制时对涉及的灾害程度估计不足,定位不准、实施过程中部门间协调不够顺畅,部分条文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等。针对以上问题,引入美国"事件后回顾方法(After Action Review)"和日本"新澙县震灾应急对策时刻表(Time Schedule)",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地震应急预案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3日5时34分,云南省普洱发生6.4级强烈地震,震情就是命令,中国地震局党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副局长岳明生、赵和平、修济刚,率有关司主要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赶到  相似文献   

10.
地震应急宣传是防震减灾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现场应急宣传因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时效性,在灾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实际意义,尤其是在安抚灾民情绪、传播科学知识、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年云南盈江5.8级和缅甸7.2级地震为例,对地震现场应急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从方案编写、流程设计、模板化宣传单制作等几个方面规范和强化了现场应急宣传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对云南地震现场应急宣传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建立科学、系统的现场应急宣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