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佟淑娇  靳江红  谢鹏 《安全》2018,39(1):27-29
木材在抛光、打磨、打孔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材粉尘,在除尘系统、设备内部、加工车间等处容易形成粉尘爆炸环境,具有潜在的粉尘爆炸风险。本文通过对30家木材加工企业的现场调研,揭示现阶段木材加工企业在粉尘防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防控粉尘爆炸事故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减少木材加工企业粉尘污染的切削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粉尘是我国木材加工企业环境污染及产生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木粉尘产生量和散发量,笔者从切削及刀具技术角度探讨了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的途径;指出粉尘是木材切削加工的产物,其产生量与散发量直接与木材切削方式、切削条件和刀具的结构密切相关;提出研究无屑、少屑和顺畅排屑等方面木材切削和刀具技术的重要性。综述了激光、高压水喷射等特种木材切削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介绍了金刚石木工铣刀及超薄硬质合金圆锯片等先进刀具技术;探讨并分析了影响木粉尘产生量的切削因素。指出我国大多数木材加工企业工作车间或作业场所的空气中,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环保特点的绿色切削技术和木工刀具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粉尘爆炸的特点可燃性粉尘爆炸机理和可燃性气体(蒸气)相似,属于气体爆炸之列。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金属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如1952~1979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  相似文献   

4.
木粉尘职业接触极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木头作为原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但硬木粉尘 (如橡木和山毛榉粉尘 )可导致人患鼻癌。不同国家的木粉尘的职业接触极限值 (或极限值 )却不尽相同。虽然关于木粉尘的极限值的国际讨论持续已久 ,但仍缺乏更好支持其极限值推导的健康相关数据。为保护木材加工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给木粉尘的职业接触极限值的制定机构提供可靠数据和科学决策方面的建议 ,笔者针对怎样为木粉尘 ,特别是致癌木粉尘制定一个合理极限值的问题 ,在“比较”和“设定”两方面对国际范围内的木粉尘的极限值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 ,大部分国家给予软木粉尘和硬木粉尘的极限值分别为 5mg/m3 和 1mg/m3 ;提出利用剂量 -影响 -关系和“线性多阶段”方法也可以给致癌硬木粉尘建立一个健康基础极限值或者一个可接受极限值 ,其极限值应该不仅根据木材类型而且还需根据工作岗位而分别综合设定。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产业的进步和升级,木材加工企业由私人小作坊式经营向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大厂房、多机台成为标配。在木材加工过程中,如锯切、砂光、打孔,产生大量木质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降低设备寿命、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可能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2011年,浙江嘉兴全顺木业,工人装卸木屑时着火,用灭火器灭火不当导致粉尘爆炸,6人烧伤;2015年,内蒙古根河市金河兴安人造板  相似文献   

6.
英、美、丹麦的一些科研人员发现,家俱工人和其他木材工人得鼻癌的比一般人多,这是由于木屑粉尘中的致癌物进入粘液腺造成的。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应该规定木屑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木屑粉尘浓度不超过5毫克/米3,对人不会有危害。木屑粉尘有毒害@白金玉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 ,许多污染物都可以使人罹致癌症。那么 ,人们并不陌生的木粉尘 ,是否也是致癌集团中的一个成员呢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研究认为 ,各种硬质木材 (通称杂木 )、各类松木产生的木粉尘如处理不当 ,可以使人致癌 ,且潜伏期长 ,特别是橡木、柚木、山毛榉木、胡桃木等木材的木粉尘中 ,更是致癌的罪大恶极的“凶手”。据 12个国家统计 ,在 2 0 83例鼻癌患者中 ,有 1/6是从事木器制作和木材加工行业的工人。比利时的一次调查统计更为惊人 ,在鼻癌患者中 ,出身于木工的所占比例竟高达 6 3%。我国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中 ,木工…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木制品企业发生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以某木制品企业的一起木材粉尘爆炸事故为例,对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预防和防护两个方面提出了防止类似系统发生火灾及粉尘爆炸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木制家具制造业发展较快,民营家具制造厂家值来越多,这些中、小企业多为半机械化作业,没有较好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作业场所中普遍存在木粉尘、甲醛、苯、甲苯,伴有噪声、高温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苯和甲醛均属于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10.
《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AQ4228-2012《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的颁布实施,对木材加工和人造板制造业的相关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起到了指导作用。本刊特约请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张春慧对该项标准进行了解读。2012年12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2年第29号)中,批准了18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其中AQ4228-2012《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被列为第14项,该行业标准自2013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11.
正"粉尘涉爆专项整治已经开展了几年时间,前年整治的重点是涉爆金属粉尘,去年整治的重点是木材加工粉尘,今年的重点是粮食和饲料加工粉尘。而且,今年还要对前两年粉尘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进行回头看,主要看粉尘涉爆企业是否在"十大重点隐患"方面真正整改到位。对避重就轻假整改、应付检查搞拖延的要加大执法力度,按照上限进行处罚和处理,坚决防止重大隐患出现反弹。"8月30日,省安监局监管四处景步喜处长在邵武市  相似文献   

12.
<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爆炸事故并不罕见,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涉及可燃性粉尘的行业逐渐增多,粉尘的种类和用量也显著增加,例如,塑料、织物、染料、粮食、药物、木材和金属等。虽然在工业生产中,粉尘的产生难以避免,但粉尘爆炸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企业应根据工艺过程的特点,采取适宜的防爆措施,如果难以完全消除爆炸风险,也可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危害,以尽可能地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结合木制家具行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剖析该类型企业存在的粉尘燃爆风险,加强粉尘燃爆防护研究工作,对保障木制家具制造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英国化学工程学会出版的期刊《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过程安全和环境保护》)中的一篇文章《Dust explosion:A threat to the process industries》(《粉尘爆炸:过程工业的威胁》),对1785-2012年间全世界超过2 000起粉尘爆炸事故进行不完全统计,得出木材加工场所粉尘燃爆事故所占比例为17%,仅次于食品加工行业(40%)。  相似文献   

14.
我厂电极生产工艺中,需要在混捏锅中把不同粒度的焦粒搅拌后,再加入约130℃左右的热沥青,混拌成为压制电极的糊料。由于加料速度快,致使锅内大量空气携带焦灰飞出,散发量最大时可达40克/米3左右,使加料台上烟、尘飞扬。当沥青加入后,粉尘是减少了,但是出钢时的烟气中增加了沥青成分。沥青烟气含有轻沸碳氢化合物。它由多核量香碳化氢所组成,其中含有沥青衍生物3-4苯并芘、1-2苯并蒽等致癌物质,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由于混捏锅所散发的粉尘和有害物质的粒度范围很宽,并且当粉尘中混有沥青时就会产生粘性,而当沥青中含有粉尘时又丧失了流动…  相似文献   

15.
加工处理散粒物料时通常会产生并散发粉尘。有些加工作业过程,例如将麦子磨成面粉,所产生的粉尘浓度可能很高。其他作业过程,诸如将煤倾卸入溜槽或运到输送机上所造成的粉尘问题虽然不很严重,但还会产生大量的微细粒子。粉尘引起的问题,视加工处理的物质而异。如果是贵重物质,粉尘会引起可观的经济损失;若是有害物质,粉尘会危害健康;第三种情况是微细物料可能构成爆炸事故。令人意外的是,许多通常认为是非爆炸性的物质,如阿斯匹林、可可、大多数金属、木材和糖,在微粒状态下很可能发生爆炸。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桑木粉尘着火敏感性以保证安全生产,采用标准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和热板测试装置系统地研究粉尘粒径、粉尘云浓度、喷粉压力、堆积厚度对粉尘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条件下,粉尘粒径从80减小到140目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480℃降至450℃;粉尘云质量浓度从212 g/m~3增加到1 696 g/m~3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490℃到470℃;喷粉压力从0.02 MPa增加到0.1 MPa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500℃到485℃。堆积厚度为5 mm,粉尘粒径从80目减小到140目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360℃到325℃;粉尘粒径为100目,堆积厚度从1 mm增加到7 mm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390℃降至340℃。在同一粒径范围内,桑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比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高120℃。因此,木材加工企业在防爆电气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相应木粉尘最低着火温度值,同时应在生产中采取措施避免粉尘堆积。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化学安全与危险调查委员会(Chemical Safety and Hazard Investigation Board,CSB)统计发现,粉尘爆炸事故随着工业发展而逐年递增,进入21世纪后的粉尘爆炸事故是20世纪80年代的3倍之多。近年来,我国也发生了多起影响较大的粉尘爆炸事故,我们可从中认识到粉尘爆炸至少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误区。1.材料明火点不燃,认定该材料的粉尘不会爆炸。有些企业经常能碰到该类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当场拿出打火机试着去点燃某材料,但材料火焰没有蔓延,就认为该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木材加工作业中,有的工人出现斑疹、流鼻血等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一些树种中含有影响人体健康的成分。这类树种除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等主要成分外,还含有萜烯、甾核、生物硷、醌、酚、黄铜、丹宁、碳水化物、脂肪酸等有机化合物。树种不同,所含的化合物的种类也不同。其含量一般木材约为 2-5%,而南洋木材的含量有的可达20%,心材部分更高。木材加工中人体吸入或汗湿的皮肤接触到这类木材的粉尘,便会引起斑疹、湿疹、皮肤搔痒、打喷嚏、流鼻血等症状,还能引起哮喘、胃痉挛、视力障碍等。在特异体质的人身上,则表现为变态反应性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应急管理部网站的数据,全国共有粉尘涉爆企业4.3万家以上,其中包括金属制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品加工、塑料橡胶制品加工等多个行业。在粉尘作业场所作业人员达30名以上的有近3000家企业。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粉尘爆炸事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4年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2019年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3·31”较大爆燃事故,造成7人死亡。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我国每年发生各种大、小粉尘爆炸约400~600次,而且近年呈直线上升趋势,每年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以上。这一消息,是记者从前不久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其它21个全国性学会召开的全国工业粉尘防爆与治理学术讨论会上获悉的。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工业粉尘防爆领域各方面的专家。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我国防尘工作滞后于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煤矿、冶金、石油、轻工、军工、交通、纺织、粮食加工、木材加工、药物、化工等不少工矿企业中,工业粉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