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引起氧气瓶爆炸,主要有以下原因: 1.渗入或沾污油脂,当与被压缩的氧气接触后,便急剧氧化、燃烧,就会引起爆炸。 2.氧气瓶接近明火、热源及在阳光下曝晒。 3.放气速度过快,气流与瓶嘴产生磨擦引起静电火花,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在运输钢瓶时,摔打、冲击、强烈震动,使气瓶局部受伤,以及由于长期使用,瓶壁氧化、腐蚀、强度减弱。 5.从钢瓶上拆卸瓶嘴时,操作不当,瓶嘴受高度打击,严重时也会导致爆炸。 6.氧气瓶盛其他易燃爆气体或液体,未经清洗而充氧,产生化学作用引起爆炸。 7.氧气瓶材料不好,使用过期等。氧气瓶为什么会爆炸?…  相似文献   

2.
我厂铸钢车间熔炼不锈钢用的是HXL-1.5型电弧炉,平均每班需用氧气60多瓶。过去,氧气瓶出口处使用普通压缩气胶管和普通管接头连接,并用铁丝捆扎。在电炉吹氧时,由于氧气压力大,捆扎胶管的铁丝和胶管经常断裂、脱落,造成氧气大量流失。这不仅浪费氧气、影响熔炼,还增大了氧气瓶周围空气中的含氧量,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针对输送氧气管道连接不牢这一问题,我们对原电炉吹氧装置进行了改革。其改革方法是: 1.用高压胶管代替原普通胶管; 2.用液压管接头代替原普通管接头; 3.装配储气罐,使熔炼时一次可供氧气30瓶。 其安装方法如图所示。 …  相似文献   

3.
罗海生 《劳动保护》2010,(8):106-107
近期广西相继发生2起氧气爆炸引起火灾的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氧气瓶爆炸燃烧等原因的分析,提出消防应急处置此类事故的措施及预防对策。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压力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2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他气瓶。在压力容器燃爆事故中,氧气瓶的燃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最近,发现有的同志由于工作不慎或缺乏这方面的安全知识,把氧气瓶嘴上弄上了油,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氧气瓶里装有高压的氧气,如果在瓶嘴和减压器上触上油脂,当瓶内的高压氧气流出时,因流速很快,能引起油质迅速氧化分解造成自燃,致使氧气瓶有爆炸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氧气瓶嘴和减压器不准接触任何油质。 2.不许用带油抹布擦氧气瓶、瓶嘴和减压器。 3.不许用机油试验氧气压力表。 4.氧气瓶不准放在转动设备附近,以防触上机油。 5.在场内的氧气瓶不应随地乱放,应放在固定支架上。为什么氧气瓶不能触油?$大连化工…  相似文献   

5.
氧气瓶爆炸和其他一般压力容器的爆炸一样,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从爆炸的威力和伤害程度上来看,化学性爆炸要比物理性爆炸大得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化学性爆炸威力和伤害程度要比物理性爆炸大约大40-100倍,即使在其威力最小时,也相当于物理性爆炸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由此可见,防止氧气瓶化学性爆炸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防止氧气瓶的化学性爆炸,我们必须做好氧气瓶的判别和鉴定工作。判别的正确方法:一是从气瓶的外表漆包来判别,氧气瓶的外表漆色为天蓝色;二是从瓶阀的连接螺纹来判别,助燃性的气体为正螺纹,氧气瓶就属于…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锦屏磷矿机修厂制氧工段坚持安全巡回检查制度,去年12月17日避免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 那天,该工段一班班长姜永明巡回检查到充氧室门前,嗅到一股糊胶木味。他进门一看,糟了!原来是一个正在充氧的气瓶已经起火,火苗窜出瓶口一尺多高,在充氧台工作的女工已惊慌失措。当时室内共有9个气瓶正在充氧,隔壁还存放着150个充满氧气的气瓶。面临如此险情,姜永明临危不惧。立即冲上前去,抓住气瓶阀门,手被火烧起泡,仍忍着剧痛,拧闭了阀门,使十分危险的现场转危为安。 事后,经检查,这个冒火的氧气瓶是因沾染了磷杂质而起火的。气瓶的手轮、阀杆等…  相似文献   

7.
氧气瓶帽是氧气瓶的重要部件,但长期以来,在充气、运输和使用中常将瓶帽卸掉而弃置不用,既易造成铜嘴损坏,又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我矿为确保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对瓶帽及其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1)将瓶帽开口的下端扩大五分之一,以方便气压表的安装;(2)采用特制螺栓将瓶帽固定在气瓶  相似文献   

8.
问:《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简称《乙炔瓶规程》第50条(8)款规定:使用溶解乙炔气瓶(简称乙炔瓶)“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可有的单位使用乙炔瓶却不装设回火防止器,行吗? 答:《乙炔瓶规程》的规定是强制性的,使用单位必须遵照执行。乙炔瓶虽然经过安全鉴定,自身有阻止回火的能力,但是为防止发生意外,在使用时仍须装设回火防止器。 问:《乙炔瓶规程》第50条(6)款规定:“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对此,应怎样理解? 答:乙炔瓶用途广泛,多数场合是与氧气瓶同时使用的。乙炔气易燃易爆,氧气能助燃,这…  相似文献   

9.
氧气瓶属压力容器类的特种设备。为确保安全,从充装、运输到使用、贮存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氧气瓶不得挪用,对来历不明,充过其他气体或检验期已过的氧气瓶,未经处理一律不可充装氧气。氧气瓶应关紧瓶阀,拧紧帽盖,轻移轻放,不得碰撞、滑滚、抛掷;不得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载运,以免由于撞击而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0.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彳丁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  相似文献   

11.
分析总结了氧气钢瓶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原因。针对2009年某市发生的一起氧气瓶内含油脂爆炸事故,系统分析了国内曾经发生的几次因油脂导致气瓶爆炸事故。油脂进入到氧气瓶内大都是由于误操作。油脂与高压纯氧接触会发生剧烈的自燃氧化放热,使瓶内的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气瓶承压极限导致爆炸破裂。分析比较发现由油脂导致的气瓶爆炸,其破坏程度不如混入可燃气体导致的气瓶爆炸剧烈,一般不是粉碎性爆炸。在正常的充氧过程中,氧气瓶温度会升高,采用变质量热力学中的方法,计算说明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氧气温度的具体变化。充氧温度计算为充氧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如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地控制和预防。由现场压力表可知氧气瓶在充装至12MPa时发生爆炸,而氧气瓶最小爆炸压力为37.6MPa,油脂燃烧放热,计算可知致使钢瓶爆炸破裂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为66.4-79.6g。不同的充装压力下发生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不同,充装压力越高,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越少。  相似文献   

12.
正机械制造企业铆焊作业工序和设备维修作业中,氧气瓶、乙炔气瓶使用量大,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在受限或狭小复杂的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气瓶安全隐患有: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类似的气瓶如液化罐、丙烷瓶)安全距离不足,未在作业场所设置灭火器;乙炔库缺少"仓库重地,禁止烟火"警示标志。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不符合标准要求,胶管未区分,减压器未校检、乙炔减压器未安装回火防止器,气瓶本体  相似文献   

13.
我厂制氧站充氧台(10 × 2)分流排使用的高压橡胶软管,在7个多月的时间内曾两次发生爆破燃烧事故。第一次发生在1991年10月25日晚10点15分,在一组气瓶充灌结束,向另一组空瓶转换过程中,其分流排最后一只高压软管处发生爆炸。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6月5日上午8时,在充灌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一只氧气瓶阀杆处漏气,修理后打开分流排充气阀时发生爆炸(此时充装压力为二11.0兆帕)。 分析事故原因,认为是由于氧气的绝热压缩产生高温,造成软管中炭粉在纯氧中急剧燃烧而发生的。输氧系统压力为15.1兆帕,在和氧气瓶压力0.1兆帕转换时,发生的时间短,可以…  相似文献   

14.
李耀斌 《劳动保护》2002,(11):49-49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  相似文献   

15.
庄胜强 《安防科技》2004,(11):35-36,40
2001年3月20日下午2:20左右,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同夏路50号的南京兰叶气体有限公司换气站,在卸瓶过程中氧气瓶爆炸,现场发出一声巨响,冒出一团黑烟。换气站存放氧气瓶和乙炔瓶的24.5m^2瓶库(含办公室)受到破坏,东侧隔墙炸了个大窟窿,倒塌的墙砖飞向隔壁摩托车修理铺,并紧贴修理工头上飞过;爆炸冲击波还震碎了换气站所在大楼二到三层43扇窗户,  相似文献   

16.
无庸置疑,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长周期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因此,要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检查质量,就需要配备“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这3种常用“工具”。安全检查前需备上常用的“望远镜”。安全检查首先应突出其预见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因此,检查人员应当具有看得远的“眼力”。能够紧密结合时节的变化和特点,坚持“旱季防洪”思想,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突击检查。做到超前检查重点、要害、关键部门和单位的各方面准备情况,是否做到未雨绸缪,在每个环节上是否存在隐患和缺陷。与此同时,安全检查人员还可以依据…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三前”管理即班前、工前、上岗前安全检查及作业措施到位的日常安全管理程序,是我厂于1990年开始开展工前“五分钟”活动后,通过不断地实践、摸索后,提出的一个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它主要是把对危险源(点)的检查与控制,生产维护和检修中安全措施等贯穿落实到生产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当班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再提高着手,使全体员工在上岗前或开工前思想落实,措施到位来保证当班的安全生产。“三前”管理为我们安全基础工作展示出新的途径。2 班前安全讲话的形式和内容 我厂各工段(作业班)的班前会是每天布置安排工作的必要会议。由于安全生产的需要以及安全责任制的深入落实,各工段在布置生产的同时,均把班前安全讲话作为搞好当班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搞好班前安全讲话,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使班前安全讲话,起到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贵刊1982 年第4期刊登 的《多一分小 心少一分祸》 一文中提到林同举 同志用手锯把旧氧 气瓶锯开,没有动 火切割,从而防止 了一起氧气瓶爆炸 伤人事故。我认为 用手锯锯旧氧气瓶 也是极危险的。 以我市去年9 月9日发生的一起 事故为例:太平巷 居民许某从无锡县 西漳公社某厂买来 旧氧气瓶,想取出 瓶中铝皮作热水锅 用。当他用手锯锯 氧气瓶时,因磨擦 产生了高温和肉眼很难见到的火花,引起瓶中残存的余气发生爆炸,许某当场被炸伤。《无锡日报》曾登载此事。可见,用手铅锯旧氧气瓶不能说是一个“安全”措施,不宜在刊物上介绍。 无锡…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由于职业的关系吧。大凡外出开会、参观或检查工作,我总爱搜罗各种安全检查表。经过五六年的搜集。 整理,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应用.我越来越觉得;一张既科学又适用的安全检查表是现代安全科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 安全检查表的适用范围 按时间概念来分,有日安全检查表,周安全检查表.月度安全检查表 季度安全检查表,上、下半年安全检查统计表。全年安全检查统计表。 按企业层次来分,有班组安全生产检查表,车间(部门)安全生产检查表.全厂安全生产检查表等。 按违章行为的性质来分.有违章指挥检查表,违章作业检查表.违章…  相似文献   

20.
1990年6月24日上午,某化工厂焊工班在1号、2号、3号贮罐之间安装纵向走台。9点多钟,焊工王某将割枪借给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使用,20分钟后,割枪被还回。王某接枪后,顺手就近把割枪插入2号罐顶上的连接口内。中午11点30分下班时,工人李某去关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阀门,氧气瓶高、低压正常退气完毕,李某却发现乙炔瓶高、低压表指针均已回零,说明瓶内乙炔气已经跑空了。李某立即告诉了班长张某,但并没有引起张某的重视。焊工王某也没理会,从罐顶连接口中提出割枪拆下,离开现场吃饭休息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