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反思10年治淮,笔者以为,急于求成、忽视科学研究、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是导致淮河治污“劳而无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在制定淮河水污染防治规划时,没有经过缜密的科学调查研究,就先行通过了淮河水污染管理条例,从法律上确定了治淮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4.
5.
6.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夺大清河入海,从此,黄河夺淮的历史宣告结束。淮河的泛滥根源就在于黄河改道,夺占淮河的入海口,使得淮河水系紊乱,入海无门。黄河夺淮的结束,使得淮河的治理成为可能。治淮从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热门话题,晚清名臣曾国 相似文献
7.
8.
文革的时候,共产主义是天堂,不许讨论;改革开放的时候,市场主义是天堂了,以为搞市场经济将来就会跟美国一样。二者的逻辑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共产主义,一个是市场经济。其实,世上是没有什么天堂的,非得说有,那么一个和谐的、多元的,允许各种价值观生长的社会就是天堂。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文化和精神,而是要重建政治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合理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震后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发展,为灾区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灾区进入了发展重建阶段,灾区经济面临着从恢复向发展的转变、从投资拉动向市场机制回归的转变。但是,灾区物质建设的高起点对当地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克服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困难,必须理顺工作思路,按照减少贫困,提高经济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长期目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现代山区农业和旅游产业,形成以农业发展为基础,旅游产业为核心,带动实现工业结构多元化,将灾区建成社会、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在社会层面实质上是一场信任的危机,我们由此看到信仰才是更值得珍视的"资本"、"实力"和"财富"。中国基督教提出"爱的神学",对当代世界信仰的重建与和谐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爱的神学"与服务社会的"仆人精神",对中国教会与中国社会的沟通、融合及其自身的生存、发展,作用积极。 相似文献
11.
12.
广东东莞运河是目前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运河的生态重建不仅可改善东莞人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会对我国类似河流的水体修复提供经验。本文分析了东莞运河水生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东莞运河的生态重建应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多专业多部门协同工作,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思路,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最终实现东莞运河水环境优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印发后,各地在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上做了不少探索,一些专家、学者也对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做了一些研究,但针对全国实施情况和地区实施差异性的总体研究和深度总结较少。本文在系统搜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发布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从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等方面对结合地方特点制订的21份文件进行剖析,并对政策实施效果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加快立法进度、完善政策体系和强化结果应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鸟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150吨/年炼油厂和30万吨/年合成氨厂组成。其中炼油一、二期工程,经过六年考核已由国家验收正式交付生产了。石化总厂的不断扩大的建设和生产,对自治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亦因排放三废、嗓音等,对乌鲁木齐地区将带来一定的污染。因此从第一次选厂起至今,在整个建厂过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结合这次会议主题,我想谈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人,第二个观点是争当环境保护事业的主力军,第三个观点是争当环境宣传教育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9.
环境抗争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之一是,对于带有污染性的项目的兴建,大部分当地公众不知情。由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缺少实质性风险沟通活动,公众的信任感逐年降低,不沟通导致不信任,不信任导致不配合甚至反抗,形成恶性循环。重建信任,构建风险沟通机制是当下环境治理的要务。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我国大学教育一直秉承诚信教育传统,为培养诚实守信的公民而不懈努力。但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观念、制度冲击,传统诚信教育的弊端日益凸现,如何看待诚信、如何促进诚信教育的良性发展、如何保障诚信教育的切实践行等问题,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者们不断思考的焦点,而重建传统诚信教育要通过建设校园诚信文化和构建校长负责制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