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5.劫难之日——7·2 8 人类会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 人类会永远铭记地球的这坐标——东径118.2度,北纬39.6度. 犹如400颗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0公里处的地壳中轰然爆炸.里氏7.8级强烈地震,将唐山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2.
1976年7月28日是唐山人民永远难忘的忌日,这一天的凌晨3点42分53秒发生了举世罕见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30年,但那一桩桩、一幕幕仍在我的脑海里翻滚。  相似文献   

3.
唐山地震,惊天动地。岁月匆匆流过,蓦然回首,依稀感到那场对于地球的巨大震撼……一1976年7月28日,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日子。那场将唐山夷为废墟的巨灾,让我们整整冷静地思考了30年。毫无疑问,我们还将长久严肃地思考下去。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7·28,人们便会想到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顷刻之间,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片废墟,数十万人被埋在瓦砾之下,其悲掺之情实为罕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解放后北京附近唯一的中强地震——1967年延庆5.4级地震也发生在7月28日,而1746年北京昌平附近发生的波及17个县的破坏性地震也恰好是7月28日,这三次地震的日期如此集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大地的伤口。里氏8.0级的强震猝然来袭,数以万计的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如此的脆弱。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已无需再提起,但"5月12日"这个时间将被我们、也必须被我们永远铭记。自2009年起,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6.
30年前的7月28日:巨大的灾难降临到唐山这座城市。唐山市地下的岩石突然崩溃了!大地进裂了!犹如1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在距地面仅仅16公里处的地壳中猛然爆发。一道蓝光闪过之后,在雷声震荡、狂风呼啸之后,在一阵强烈的抖动、摇撼中,唐山市顷刻之间坍塌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地震     
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纪念,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本刊特连载著名军旅作家马泰泉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大地震》。这是作者历时六年之功,倾心完成的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遭遇的几次最惨烈大地震的纪实文学作品。它真实记述了从人口稠密地区突发的邢台大地震,到成功预报堪称"世界奇迹"的海城大地震;从惨绝人寰的唐山大地震,到山崩地裂江河倒悬的汶川特大地震……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历史印证,每一段文字都让人訇然心动!其中揭秘的许多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真相更令人深深震撼!同时它描述的不仅仅是中国地震预报40多年探索的艰辛历程和地震学家的坎坷命运,也不仅仅是人类意志与生命在大灾难大毁灭而前的渺小与脆弱,而且以广阔的视角展示地球、宇宙乃至天体运行的神奇造化和人类未解之谜,以真挚的悲悯情怀表达对大自然法则的敬畏,对牛命和尊严的礼赞!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6,(5)
今年的7月28日,是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政府规定的第20个防震减灾日。由于唐山大地震发生在“文革”后期这一政治动荡的日子里,使得灾情更加惨烈,认真总结并汲取唐山地震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对做好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有着非同一般的积极意义。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  相似文献   

9.
正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霎时间繁华的城镇、恬静的乡村夷为一片废墟,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最大的一次灾难,给唐山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面对灾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的无私援助下,40年来,唐山人民凭着不懈努力和坚强意志,战胜灾难、崛起困境,在中华民族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和科学发展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0.
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过后,这座城市的恢复,是在原地呢,还是在异地呢?制定重建规划时,首先要考虑这一问题。这是城市建设历史性的重大选择。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大地震,使冀东工业重镇唐山毁于一旦。新唐山建设的选址,一开始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设想:一种是,将原有的城市放弃,异地进行建设;另一种是,立足于原有城市,在原地进行建设。 放弃唐山,异地建设,就是把原来市内的企事业单位全部迁出去,划归原唐山地区所属各县分别进行建设。这种设想主要考虑:唐山市区地下有活动断裂带,存在引发大地震的危险性;这次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就地  相似文献   

11.
未曾想,1976年7月28日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降临在我国冀东大地,瞬间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唐山在睡梦中被夷为平地,24万余人罹难,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当时值),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为惨重的大劫难。 唐山大震灾距今已过去27年,血的教训怎能忘记?痛定思痛,我们越来越充分的意识到,在我们这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要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坚持以“预防  相似文献   

12.
回顾2008     
2008,一个令人兴奋激动,又令人惊悸难忘的年份.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永远铭记它的伟大及不平凡.  相似文献   

13.
记住5·12     
《民防苑》2009,(5):1-1
去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这是继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灾难。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在瞬间震倒了数以万计的房屋,更加令人痴心的是造成了6.9万余人遇难,近1.8万余人失踪,57万余人受伤,并引发了堰塞湖、泥石流、大面积山体塌方等地质灾害。人员伤亡之多、破坏力之强、影响范围之大,使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由此所带来的心灵伤痛和巨大损失至今让我们印象深刻,将永远无法忘却。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发展危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在大、中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强烈地震,往往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仙台、唐山、天津、布加勒斯特、墨西哥城、阿加迪尔、危地马拉、马那瓜、洛杉矶等大、中城市遭遇烈度达8度以上地震的袭击,3000多万人受灾,其中30多万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解放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15次,其中7级以上强震46次。我国约有40%的大、中城市地震基本烈度在7度以上。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之后,城市地震灾害的防御工作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河北唐山大地震44周年。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这个英雄城市考察时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进行了全面的顶层制度设计、科学的组织体系构建、系统的能力建设安排。44年过去,如今的唐山已从"不设防的城市"到"抗震型城市标杆"。7月25日上午,由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特别支持了一期首都科学讲堂《唐山大地震与城市地震灾害防治》主题讲座。当年大地震给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唐山城区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为何异常惨烈?唐山大地震以后,中国的地震科技取得了哪些进步?这些年我国是如何完善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的?本刊也就这些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高孟潭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防灾博览》2016,(4):6-11
正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  相似文献   

17.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12.解密唐山大地震"机密"、"绝密"文档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简报,共印450份。报: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在京政治局各同志、各位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河北省委、省革委;抄送: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红旗》杂志社;发:会议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利用天津地震台网的徐庄子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震以后到1977年6月的地震波记录资料,作了地震波速度比、振幅比以及初动半周期随时间变化的一些工作,分析研究了唐山大震后两次6级以上强余震的地震波前兆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9.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震级最大、影响十分深远的一次大地震,京津唐地区各类水利工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选取唐山大地震中烈度6度外包线(等震线)以内介于115.5°~119.9°E和39.0°~40.9°N之间的京津唐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区域内水利工程破坏情况的统计分析,利用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反映各类水利工程震害的特点及破坏形式。针对各类水利工程的主要震害现象,简要分析了水利工程震害与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震前库水深度及工程结构设计、选材等因素影响的相关性。探讨了相应的水利工程抗震措施,为今后水利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一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8.魂泊唐山7月28日大地震发生时: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被埋压在距唐山市25公里的104"五七"干校的废墟里。是他平日挑大粪的粪桶顶住了砸向他的一根木梁,使他幸免遭险。他领到了两根黄瓜和两块烙饼,可以回家了。他生前曾撰文写道:"地震发生时,我出于临震的预感和职业的敏感,迅速从震塌震裂的残垣断壁中脱险而出。看到眼前一张张惊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