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晰高质量发展时期港产城融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港产城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我国环渤海12个城市港产城融合水平、时空特征与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个城市的港口、产业、城市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港产城融合水平以磨合型为主,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网络结构形态,融合水平不平衡现象在高质量发展时期更加突出,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城市发展水平。基于各城市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与障碍因素,提出环渤海地区港产城融合建议。  相似文献   

2.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和岷江在宜宾城汇合而成长江,长江黄金水道由此开始,故宜宾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称。 宜宾是川滇黔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历为“川南重镇”,素有“西南半壁”之称。宜宾是长江经济带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确定建设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攀西──六盘水的组成部分,且处于两者的交汇点。它还是长江上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宜宾在中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宜宾是著名的酒都,以生产名酒五粮液闻名于世。酒文化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产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山东省的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建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测算了山东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协调度,分析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山东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地域差异显著,呈现出"追赶效应";便利的交通区位、中心城市的带动、区域资源基础条件、区域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明显。山东省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持续提升,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的产城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各省     
正北京:将建通风廊道引穿堂风在北京市规划委的统筹下,北京市成立中心城通风廊道系统研究团队,规划了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以及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以提升建成区整体空气流通性,促进城区内外热交换和污染物扩散。如今,该研究团队正通过数据计算、路径寻优等科学方法规划三级通风廊道,以在中心城形成一套完善的通风廊道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而使全区百分之九十五的农业依靠灌溉。由于水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城镇废水这一比较稳定的水、肥资源在我区或者没有充分利用,或者因不合理的污灌方法而造成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土地处理系统合理利用城镇污水,使污水回用以增加部分水、肥资源是我  相似文献   

6.
采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网络分析方法,识别了我国区域资源开发的空间溢出网络特征,并采用QAP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1)我国区域资源开发具有多线程的空间溢出关联网络特征。(2)中西部省份在资源开发空间溢出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中部省份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资源禀赋差异对资源开发空间溢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地理临近效应对溢出网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西部省(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共有建制市1000个,其中资源型城市约占1/5,而西部省区的资源型城市占全国资源型城市的1/4强。西部省(区)国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时代,一批由于某种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从而形成了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在那个时代蓬勃兴起,无论是100年煤城(如六盘水),还是新兴油田(库尔勒)或是雄伟的钢铁城(攀枝花)和辉煌的金矿(小秦岭地区)都组成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生力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度依赖不可再生又必然枯竭的矿产资源的致命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露…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开发第二次理论研讨会于1989年10月21~23日在宜宾市举行。会议围绕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着重探讨了长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中下游及沪宁汉渝4区段的协调发展、金沙江中下游经济开发与全流城的关系等问题。会议认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向西拓展的主要通道,长江应该成为一个横贯东西、带动南北的产业密集带。从长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国家对基础产业发展的急需看,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向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倾斜。由于长江下游资源短缺,而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六盘水开发区的资源丰富、配套;因此,攀西-六盘水的开发是长江经济带向西拓展的当务之急,有利于开发长江经济。  相似文献   

9.
73万人口,1113平方公里面积。有铜都之称的铜陵是安徽省17个省辖市当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小的地级市。作为中国最早的产铜地,铜陵曾出产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因铜建城、因铜兴城之后,铜陵发展的下一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城市发展结构的基础上,将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理论应用到城市化发展各主体及其协调关系分析上,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城市树"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14个省辖市为例,构建灰色关联结构矩阵,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目标排序。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大连、沈阳的关联度最高,朝阳的关联度最低;城市内部经济、基础设施、生态平衡、城乡统筹和资源安全发展失衡。实例分析得出"城市树"模型科学合理,为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毛涛 《环境教育》2009,(12):34-36
环境民事纠纷与诉讼概述环境民事纠纷是指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就其环境权利和义务问题而引发的争端。这类纠纷不仅包括因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而引发的环境侵权纠纷,还包括在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等过程中因违反合同规定而引发的纠纷。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目标的“一号工程”。而实施的总体部署是:着力抓好六大基地、一个中心、一个市场。纵观整个布署,我们不难看出,其依托的高校、研究所、开发区、企业以及市场人才等可供发展的优势资源绝大部分来源于成都。因此,作为中心城市的成都,在实施“一号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
时事     
正第六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举办主题为"坚持可持续创新之路,追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第六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近日举办。美国能源部原部长、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等出席开幕式。全球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代表千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介绍,过去5年深圳GDP由1.29万亿元增至2.24万亿元,资源能源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新区具有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是否达到政策预期是值得探讨的。研究基于产城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产城融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舟山群岛新区和西海岸新区两个地区2014—2018年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发现:①两新区初期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平衡状况,但整体趋于良性发展。②后期两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城融合,不过发展空间仍然较大。③两新区由于发展条件不一,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鉴于此,国家级新区在推进城市产城融合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及时根据新区的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发展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飚升的油价、不断提升的铁矿石价,以及远程进口天然气、木材、纸张等等各种资源类产品,细数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冲突,无不因争夺资源而引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断耗竭,我国"矿竭城衰"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从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和理顺资源利益分配关系两方面来完善我国资源开发补偿法律制度,以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9年我国颁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建设现代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港城关系的理论出发,将上海港城经济划分为城市经济和港口经济两个子系统,选取体现城市现代服务业和港口航运产出的16个指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港口城市201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论证了上海市定位于建成国内首个现代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石油安全、生态安全等已成为建立全球视角“泛疆城”的大安全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安全战略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9.
汪晖 《绿叶》2008,(2):6-12
发展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共识,以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为中心的发展主义,制造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并使得地方、乡村的传统、文化价值衰败消亡,而后者恰恰是摆脱现代性、惟发展主义的宝贵资源,更是维系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基石。环保是未来的大政治,作为大国的中国应突破单纯的环境保护,通过对发展和生态问题、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思考和规划,走出不同于西方发展逻辑的自主性发展新路来。  相似文献   

20.
资源价值—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不仅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环境的构成要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作用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维护和改善环境资源质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心任务之一,而加强资源管理则是关键环节。其中,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是资源的价值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资源的管理过程。资源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从效用价值论加以说明。效用价值论认为,物品的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所谓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效用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物品的稀缺性则是充分条件。首先,资源具有效用,无论是生气、流水还是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