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催化氧化法在钻井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油气田深井钻探过程中产生的钻井液,经固-液分离处理后产生的废水具有化学需氧量高、色度高、矿化度高、含油量高等特点,须进一步进行处理。采用Fenton试剂对钻井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82%,色度去除率为98.5%。H2O2/Fe2+投量摩尔比、H2O2/初始COD摩尔比、pH值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率均有较大影响。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工艺处理聚磺体系钻井废水还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目前水基钻井固废均送当地制砖厂处置利用存在的处置费用高、潜在 安全环保风险大的问题,在简要分析西南油气田水基钻井固废的产生量、来源、特性、组成性质等基础上,提出了依据不同水基钻井液体系对钻井固废进行分类的方法,并重点论述了气体水基钻井固废、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固废、磺化钻井液体系固废3种水基钻井液体系所产生固废的污染物性质,相应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方法第1优选分别为:直接/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生物处理土壤利用、制烧结砖/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等,提出了相关结论建议,对油气勘探钻井环保决策管理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过一代、二代水基钻井废物不落地处理装置的研发和现场应用,积累了丰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第三代水基钻井废物不落地处理成套装置。装置以不落地收集、液相再生回用、固相无害化和固相资源化为一体的集约化随钻处理装备,消除了废钻井液池,并且实现了废钻井液再生处理后达标就地回用的循环利用模式。制成的钻屑资源化产品均能够达到环保和建材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浸出液主要污染控制指标pH值、色度、COD、石油类等均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华北油田钻井废水的13项污染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Ni、Cr6+ 、Cu、Mn、COD、色度和pH值不同程度超出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污染样品占总样品的比例分别为17.34%,3.47%,5.20%,5.20%,13.87%,34.10%,54.34%和18.50%;Cd、COD、色度和pH值是主要污染因子,在钻井废水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理中要尤其关注。5个采油分厂都存在Cd、Mn、色度和pH值的污染情况; 采油四厂钻井废水的污染项目最多,污染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的污染程度随井深呈加重趋势;各污染因子中,Ni、Cr、Cr6+、Cu、Mn、色度和COD具有同源性;废水的色度主要由水中溶解的金属组分引起,有机污染物也是导致色度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钻井废物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钻井作业过程中控制废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变末端处理为全过程控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钻井废物的污染是近年来国外油气田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采用小井眼钻井工艺;减少井眼冲蚀;强化环境管理;提高钻井液固控系统的处理效率;开发各种合成基钻井液;采用低毒无害的钻井液化学添加剂等6个方面讨论了减少钻井废物产生量的途径和降低钻井液及添加剂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考核某新型航空电泳涂料海洋环境下耐蚀性,设计了模拟海洋环境的仿真加速腐蚀试验方案,依据试验方案开展该新型涂料试件的8个当量日历年限的加速腐蚀试验,并对每个年限后预腐蚀涂料试件再开展电化学腐蚀试验,结合宏观腐蚀形貌观测分析与电化学阻抗分析技术,对上述两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涂料在典型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发现:涂料在第6个当量日历年限后在试件边缘部位开始出现变色、起泡,后逐渐加重。与之对应的是阻抗模值|Z|0.1 Hz从第2周期状态下的4.46×104 Ω·cm2逐渐衰减到第8周期时的2.10×104 Ω·cm2,说明涂料的防护性能呈下降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钻井废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对聚合物钻井废液进行处理,先对其进行破胶混凝处理,再固液分离,最后固化处理。通过对几种主要处理剂的加量以及配伍性的研究,得出最优处理配方,经最优配方处理后的固化物浸出液监测指标均较好,其中色度、pH值及COD监测指标均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减少了聚合物钻井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水基钻井废物含化学添加剂、含油物质、盐类及岩屑等,化学组分种类繁多,处理难度大。采用"微波辅助破胶-旋流振动-压制脱水-微生物处置"工艺对水基钻井废物进行多元协同处理研究与试验,随钻连续处理了3口井的三开段组分相对复杂的水基钻井废物,按照DB65/T 3997—2017规定的检测方法,全过程动态跟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对主要污染因子COD、苯并(a)芘及含油率分步去除效果明显,随钻处理可满足现场生产要求,处理后的固废各项指标均满足DB65/T 3997—2017《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与固化处置相比,固废量可减少85%以上,大幅减少了井场固废堆存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废弃聚合物钻井液中污染物的特点,对采用破胶脱稳、废水膜过滤和废固相修复处理的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处理剂及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出适宜的工艺条件:最佳破胶剂BZ-PJ的最佳加量为9g/L,助凝剂BZ-PAM的最佳加量为5mg/L;废固相修复的最佳配方为:2%BZ-PJ与2%BZ-XF与4%BZ-GD。对膜过滤处理后的废水及废固相浸出液进行污染物指标分析,其中COD、色度、石油类均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合规无害化处理钻井废物,避免和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大港油田钻井废物产生现状,对废钻井液处理后的泥浆土进行了检测分析,污染物检测结果均在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第二类用地管制值或筛选值范围内。采用免烧砖技术进行实验数据对比,对原料配比、产品无害化等进行分析,介绍了免烧砖制备的7个主要工艺流程,实践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利用泥浆土压制成砖,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环保要求日趋提高,越来越多的海上区块要求钻井废物"零排放",钻井废物合规处理处置已成为海上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对海上钻井废物现行处理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出发点,参照国外钻井废物管理的"4R"原则,探讨了国内海上钻井废物管理原则,并结合海上作业特点,介绍了针对水基钻井废物的化学脱稳固液分离技术,以及针对油基钻井废物的机械分离和热脱附组合技术,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流程及设备。结果表明:化学脱稳固液分离出的液体回配新钻井液性能与采用清水配制的钻井液性能基本一致;含油钻屑经热脱附处理后,油水回收,钻屑含油量低于1%,达到GB 16297—1996《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陆上油气田采用排污池处理废弃钻井液存在的资源、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借鉴国外先进废钻井液处理方案,通过采取优化钻井工艺设计、钻屑干燥、闭路系统、中心废物处理、钻井液全面管理及回收再利用等综合措施,减少了废钻井液的排放量,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能够有效促进钻井工业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建设项目碳排放核算,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控制新增碳排放,推动企业尽早实现碳达峰。我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核算方法。文章以某乙烯项目为例,选用“国标方法”“发改委方法”“广东省方法1”“广东省方法2”“北京市方法”“上海市方法”6种温室气体核算方法,核算出CO2排放量分别为399.49×104,359.02×104,345.65×104,357.09×104,375.33×104,298.7×104 t/a。6种方法在燃料燃烧、火炬燃烧、工业过程、净外购电力、热力等方面的核算内容、量化公式、排放因子上均有所不同,导致核算结果差异较大。考虑到环评阶段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等可获得性低、准确性差的特点,建议企业工业过程和装置层面碳排放核算统一采用碳质量平衡法,将委托第三方处置废弃物产生的碳排放纳入间接排放,增加装置层面的碳排放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页岩气开发钻井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在逐步加大页岩气开发力度的同时,也在加大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技术研究,以促进页岩气开发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钻井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环保型钻井液、水基钻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油基钻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提出了强化源头控制,从钻井液、井身结构设计、钻完井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提高钻井液的循环使用效率,研发高效的废液净化工艺,降低钻井废物的产出,并实现钻井废物资源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造化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规模为1.75×104m3/d,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A2/O)+高密度沉淀池+滤布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废水。实际运行数据显示,设计工艺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工程总投资为7924万元,直接运行成本为0.78元/m3。  相似文献   

16.
废弃水基钻井液的利用──MTC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与利用废弃钻井液是油气田环境保护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MTC固井技术是在废弃钻井液中加入固化剂和化学处理剂使之转变为固井液,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固化剂、化学处理剂及配方选择得当,可使废弃钻井液转化为MTC固井液,这样既可节的固井成本,又为解决废弃钻井液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废混油钻井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钻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含有重金属、碱、盐、油、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质,特别是废混油钻井液,油含量更高,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油田企业环境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以废钻井液处理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可有效治理井场废物,将处理后的废钻井液直接用来做井场围堰和平整地面的材料,既可有效地利用废物,消除污染源,又可缓解因污染引起的工农矛盾,减少由钻井开发引发的污染赔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庆油田水基钻井废物泥浆池原位处理的历史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泥浆池对周围植被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浆池内玉米、牧草的平均生物量分别比泥浆池外高出15.3%和44.5%,钻井废物提高了土壤的碱性。玉米籽粒及泥浆池内、外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泥浆池对牧草中的重金属含量无明显影响。分析发现钻井废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促进植被生长,且钻井液添加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其具有土壤化利用的潜力,为钻井废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的性质和目前固化处理工艺存在的不足,利用微生物具备较强的代谢多样性,具有分解污染物快、降解彻底等优势特征,进行了生物处理钻井固体废物的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处理钻井废物时只用生物降解菌种,不需再使用其它化学添加剂;将钻井固体物中的有机物转变成土壤腐殖质组分,此土壤能达到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旱地)及以上标准,可用作绿化用土。  相似文献   

20.
钻井固废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钻井固废具有固相含量高、有机物含量高、pH值较高、黏附性强、色度深、有害重金属含量低、不同类别固废其组成来源不同、性质差异较大等特点,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难度较大,已成为当前油气勘探钻井污染治理的处置利用重点和难点。文章基于固废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分析论述了现钻井固废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分析了各技术适用处理对象,对油气田环保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