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鄂钢公司焦化技改工程的煤场地基处理中,由于场地荷载对原三水源明渠的通廊支架基础的不利影响,利用CFG桩复合地基后期强度高、变形沉降小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从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的角度分析研究CFG桩复合地基,进一步验证CFG桩复合地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设计理论是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保障,现场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本文以提高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的安全性为目的,围绕关乎建筑物安全的“沉降量”等参数指标,从设计理论与试验监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本文完善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通过现场监测试验取得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可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法的安全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检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时 ,最常用的方法是单桩静载试验法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法。工程实践中发现 ,采用这两种静载试验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根据水泥土搅拌桩的基本特性 ,结合工程实例 ,对这两种静载试验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及其安全度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单桩静载试验法结果的安全度高于复合地基试验法结果的结论 ,因此 ,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工程地质调查和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承德市区地基岩土层的时空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变化规律。地基岩土层主要有上覆第四系冲积、洪积、残坡积和下伏太古界及中生界侏罗系基岩层组成。第四系土层主要分布于武烈河阶地、低山缓坡及山间沟谷地带,除山间沟谷由于沉积环境复杂,土层层位不稳,力学性质变化大,不宜为多层建筑的天然地基外,Ⅰ级阶地的砂层、碎石土层和低山缓坡及Ⅱ级阶地的粉土、粉质黏土层都具有层位稳定、承载力高的工程性质。下伏基岩埋藏较浅,承载力高,高层建筑多以基岩中风化或微风化层为地基持力层。根据地貌类型、岩土体组合结构及力学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以是否存在建筑物持力层为依据,结合工程实践,将承德市区地基岩土层划分为地基工程适宜区、地基工程较适宜区、地基工程适宜差区、地基工程不适宜区4类工程区,并对各区多层和高层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和基础类型的适宜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某民用机场工程为背景,选取该机场拟建场区85 m黄土高填方所在位置作为试验区,开展素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试验研究.采用桩体动力触探试验、桩问土室内土工试验及现场载荷试验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检测,分析了各小区试验前后土体孔隙比、干密度、压缩模量、动力触探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处理后的土体变形模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其对应沉降量.结果表明,采用素土挤密桩处理后湿陷性黄土地基桩体密实性较好,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较低,只有70~75 kPa,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40 kPa,与本区黄土承载力特征值相比有较大提高.处理后的地基土层干密度、孔隙比与处理前的平均参考值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压缩模量增幅较大,桩间土的湿陷性消除.桩间距越小,地基土的处理效果越佳,但处理效果受桩间距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采用冲击沉管或振动沉管工艺施工素土挤密桩,抱管及塌孔现象严重,工效不佳.施工工艺及参数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才能同时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施工工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土岩组合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一直都是设计和施工的难题,结合工程实例,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使用CFG桩、旋挖桩和换填垫层法联合处理方案进行处理的土岩组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对土岩组合地基差异沉降的影响,并分析地基的差异沉降和整体沉降,判断使用何种处理方式能较好地处理土岩组合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FG桩和换填垫层法联合处理的土岩组地基可以较好地解决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模拟结果可以为相关工程土岩组合地基的设计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喷粉桩是一种深层搅拌桩,系采用喷粉桩基成孔。运用粉体喷射搅拌法(喷粉法)原理。用压缩空气将粉体(水泥或石灰粉)输送到钻头。并以雾状喷射到加固地基的土层中。借钻头的叶片旋转加以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水泥(或石灰)土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软弱地基础的目的。目前。这种桩基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软土地基、公路、铁路路基的处理。以及进行坡加固和地下工程支护、防渗墙等工程上。  相似文献   

8.
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将沉管碎石桩的成桩过程视为半无限土体中的圆孔扩张问题,推导了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有效影响范围。考虑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影响,结合超孔隙水压力计算公式,对碎石桩的加密效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碎石桩加密效用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所给公式的正确性。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加密效用的理论,为工程设计中碎石桩间距离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计算的结果,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的判断、碎石桩地基处理应用范围的确定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储罐地基沉降常引起罐壁的几何变形,严重危害储罐的运行安全。基于地基沉降的实测数据,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地基沉降下大型浮顶石油储罐的结构变形响应。有限元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环墙式地基、加强圈及肋板、抗风圈及支撑、包边角钢等实际结构,以及材料特性对罐壁变形的影响。采用Fourier级数将储罐地基沉降的实测离散数据拟合为若干阶谐波组合的形式,模拟地基单次谐波沉降对罐壁变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基组合谐波沉降在最高液位下引起的罐壁径向变形公式,并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此拟合公式可普遍用于工程实践中10×10~4m~3大型储罐地基沉降引起的罐壁变形计算,评估在役储罐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饮料厂汽水车间地基土发生胀害原因的调查及试验分析,揭示了该地基土因受化学污染发生膨胀的机一,为治理已有裂缝和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确保该建筑物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压旋喷灌浆法是本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在砂性土和粘性土等软弱地层加固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含有碎石的淤泥质土及穿过它对其下淤泥的加固尚少见,笔者简要介绍了采用钻灌分开两大工序的新双管法及其成功完成加固任务的事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深水基础围护技术,以盘海特大桥480#主墩为研究对象,采用钢管桩与钢板桩联合形成组合桩,建立新型深水基础围护支撑体系,提出具体施工方法。根据该围护体系特点,进行基底流砂应急处理,提出运用旋喷桩进行整体帷幕与局部重点治理相结合的处治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新型深水基础围护体系能够节时、低耗、及时、有效的解决高水位、高压力对基础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由于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因素不确定性和基坑工程事故资料缺失导致传统风险分析方法不再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探讨模糊集理论(FST)和贝叶斯网络(BN)的结合,介绍1种专家置信度指标,建立地铁深基坑渗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得到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FBN)地铁深基坑施工渗漏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广州地铁十三号线某车站深基坑施工渗漏风险评估中,结果符合施工实际,接缝密封质量差等风险因素需加以措施控制,该方法可为后续施工风险评估提供实时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地铁基坑施工事故应急演练存在的实际操作困难、场景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多人虚拟现实(VR)技术开发的地铁基坑施工安全教育系统,使受训人员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铁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典型安全事故(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基坑坍塌),以满足演练需求。每个系统场景由多个环节组成,解决地铁基坑跨度大造成的场景数据庞大问题,并采用UE4级联粒子系统来实现复杂粒子动态变化,运用物理引擎PhysX来简化碰撞模型。同时,系统采用分角色互动演练,以培养施工员之间的协同性。结果表明:系统模拟符合实际地铁基坑施工事故应急演练要求,具有较高体验感和互动性,可快速提升施工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5.
桩基础质量的检测是保证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静荷载试验法和钻孔取芯法存在的设备笨重、成本高、工期长和检测数量少的缺点 ,提出了用反射波法进行桩基无损检测 ,该法较传统的检测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可靠性高的特点。最后 ,将反射波法用于天津市红桥区工商行大厦砼钻孔灌注桩桩基的无损检测 ,结合实测的桩基速度波分析了检测到的桩基缺陷类型及判断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我国各地原油储备及周转需要,油田企业建设有大型原油储罐。部分储罐随着服役年数的增加,出现由于储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罐壁变形,进而浮盘不能自由升降的现象。通过对储罐基础实测沉降数据建立储罐有限元模型,由计算结果分析研究基础沉降储罐的结构响应,并提出该储罐的安全运行液位,可为使用年限较久的储罐的安全评估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复杂性及决策者风险态度对多指标决策的影响,构建了融合前景理论的深基坑施工支护最优方案选择模型。首先建立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决策问题的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借鉴TOPSIS思想将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决策者参照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引入前景理论定义了正、负价值函数;通过BWM方法得出各指标的客观权重,根据权重函数得到决策者对客观权重的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综合前景值并排序,获得最优支护方案。最终通过两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与其他方法比较说明了该模型在准确性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煤矿输煤暗道基坑开挖时造成临近主井驱动机房倾斜和基坑边坡垮塌。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压托换桩对原主井驱动机房基础加固,通过托换桩将机房荷载传递到承载力较好的持力层,既保证了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又保证了边坡的稳定,加固效果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既有建筑近旁开挖深基坑的边坡支护方法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基坑施工期间发生变形后能够正常使用,将变权缓冲算子结合DGM(1,1)模型构造出变权离散灰色模型,利用相对误差、后验差比,灰色绝对关联度3种精度检验法作为粒子群算法适应度建立模型,构造PSO-VWDGM(1,1)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监测数据研究不同适应度对基坑变形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适应度函数对预测精度存在较大影响,以灰色绝对关联度作为适应度建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更好应用在工程中。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施工阶段的基坑变形预测、稳定性分析与灾害评估、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