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湛江市土肥工作与粮食生产发展吕毅,龙捷(湛江农业局,湛江524043)(湛江农垦局,湛江524029)邓南荣(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农业是生物性的基础产业,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主要物质基础.但由于土壤资源的退化,人口增加,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  相似文献   

2.
朱森林省长重视地力建设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肥力对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广东省50%以上的农田的地力在下降,影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了广东省土壤肥料科技专家的极大关注.1995年9月18日,15位知名...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耕地地力等级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广东省耕地地力等级研究与评价工作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为依据,以土种为评价单元,采用的方法有归纳法、限制因素法、专家经验法,建立了省级土种数据库、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等级耕地进行面积统计、科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稻田地力等级分为八个等级,以一至四等为主,占水稻田总面积的87.1%;一、二等的水稻田占水稻田总面积的32.3%,是高产稳产农田;三至八等水稻田占水稻田总面积的67.7%,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主要的中低产水稻田。必须针对后者的障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加强改造,提高地力。旱地地力分为九个等级,全省高产旱地比例较低,一至四等旱地只占旱地总面积的7.9%,五至八等旱地占旱地总面积的73.79%,是经济作物和水果的主要生产基地。低产的旱地在田间管理上必须重视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粘粒,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田养地制度是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0多年来.我国南方农田生产力能免得到不断提高,是与农田养地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不开的.本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分析、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南方农田土壤耕作制度、农田培肥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时指导南方耕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南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广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省耕地的减少趋势日益突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耕地,确保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广东省耕地面积变化、耕地质量和耕地农业利用布局情况等三方面深入研究了广东省耕地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广东省耕地利用中存在的耕地面积减少、地力退化、农田污染等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以法治地,合理用地养地,调整农作物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 提高耕地质量,建立完善耕地保养和耕地环境污染监测制度等合理利用耕地土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坡耕地面积66.7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48%.是广东省旱粮、油、糖、烟、热带亚热带果树以及热作等的生产基地,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大部分坡耕地是顺坡开垦,重用轻养,耕作粗放,少施肥等,以致存在土壤有机质偏低,氮、磷、钾养分贫乏,土壤酸度大,耕层浅薄,砂化严重,干旱,农作物产量低等问题。然而,坡耕地土层深厚,环境条件优越,水热充足,生产潜力大。针对坡耕地的这些状况,提出:搞好农地整治,变“三跑地”为“三保地”;用养结合,以地养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增施化学肥料,调节土壤养分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耕地保护具有量与质的内容,广东省近十几年来耕地锐减,仅1992—1993年两年就减少耕地16.177万hm2,且减少的大多数是良田,旱地相对增加,低肥力坡耕地比重增大,因此提高耕地质量更为重要。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培肥,这与“三高”农业相悖。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应以健全的土壤为基础;而培肥坡耕地,必先要搞好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因此必须总结保土培肥经验,加强对保土耕作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苏南太湖地区农田水中COD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苏南太湖地区5个县7个试验田,对农业非点源有机物污染进行封闭集水区农田径流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农田的污染量以污染比负荷量2年平均值表示,水田为-24.45~10.95kg/ha·a,旱地为-11.70~1.65kg/ha·a,说明农田排水中有机物质对水系水质污染很小。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国家法律法规赋予高校计生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分析了新时期高校计生工作的特点,就如何搞好高校计生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参3.  相似文献   

10.
乳源县稻田地力状况与改造中低产田的建议项若驹,黄居甲,李少灵(乳源瑶族自治县农业局,乳源51270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政策的落实和技术的进步,我县粮食生产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总产增长21.7%,单产提高42.7%.但自1983年以来,我县耕地地...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广东省耕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10年广东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广东耕地资源的现实生产力、潜在生产力,以及2010年耕地的发展规模和粮食生产力。分析得出结论:2010年广东人口突破8300万人的可能性较大;届时人均消费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广东粮食自给率为70%时,将会出现耕地承载力严重超载。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统计方法,对广东省历年耕地及其构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其它未统计耕地减少;在近几年未统计耕地减少和结构调整中的改鱼塘占用分别约占耕地总减少量的1/3。在新增加耕地的类型中,围垦增加的比例已很低;复垦增加的比例上升极快,近年达3/4,复垦将是未来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江汉平原、鄂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中低产田地的现状及其形成因素;对各类中低产土壤作了统计;划分了两区域中低产田地的产量标准。根据其主要的土壤障碍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了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并运用动态分析方法.计算了其投资效益.在当前人口不断增长而又不能以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的前提下,以改造现有的中低产田地来提高农产品产量,这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Farmland abandonment has been a significant issue in mountain regions. Thus, many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uncover its driving factors. Most existing studies take a large- or meso-scale view of mountain regions, and there are a few studies that provide community-level analysis. Therefore, it is unclear how ecological and sociopolitical factors are actually combined to influence farmland abandonment at a community level. Thus, we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in the mountain village of Ladakh, northern India, beginning in 2009 and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farmland abandonment occurrence proces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raditional altitudinal models of land use. Using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survey,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itude and farmland abandonment was established.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was complex, combining traditional forms of land use system in the village. The altitudinal model of land use was very common in mountain regions; thus, discussions of current land use issues should b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such traditional altitudin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农田杂草种子库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远娇  王建武 《生态环境》2001,10(2):158-160
农田杂草的生长明显地依赖于活动种子库。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农田杂草种子库的研究进展,主要分析了除草方式、耕作方式以及农作方式对农田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现有的研究表明,化学与机械结合的防治措施能更好地控制杂草;免耕使分布在土壤表层的种子比例提高;有机栽培体系下杂草种子库最大。最后,提出了国内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处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东端的科尔沁沙地,是我国现代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选择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非沙漠化、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农田,研究了沙漠化发展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全氮、颗粒组成、土壤温度、土壤持水能力以及作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农田的风蚀,土壤发生粗化和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环境明显恶化,导致生物产量大幅度下降。从非沙漠化农田分别到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农田,100 cm深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34.4%、52.8%、81.6%和90.9%,全氮含量下降42.4%、58.5%、82.7%和92.6%。从非沙漠化农田到严重沙漠化农田,2~0.1 mm的土壤颗粒含量从64.4%增加到96.1%,0.1~0.05 mm的颗粒含量从28.8%减少到2.7%,小于0.05 mm的颗粒含量从5.9%减少到0.7%。严重沙漠化农田土壤温度比非沙漠化农田高3.0℃,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比非沙漠化农田低45%和53%,单株地上部生物量比非沙漠化农田低31%。非沙漠化、轻度、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农田单位面积玉米产量分别比严重沙漠化农田高3.4、3.5、2.5和1.5倍。在科尔沁沙地,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增施有机肥是防止农田沙漠化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绿肥可以解决有机肥源不足的困难,减少化肥用量,节省成本和能源消耗,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和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广东的实际,指出广东的现代化农业需要大种绿肥,也可以大种绿肥。要使广东的绿肥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必须抓好如下的措施: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绿肥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把它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并加强宣传发动;增加经济投入,省、市、县各级要设立绿肥种子繁育和经营风险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调查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区(山区丘陵、山前平原、低平原和滨海平原)表征村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几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平原地带的庭院面积大于丘陵山区,主要是由于地形及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2.庭院经济收入取决于庭院面积与经营程度;3.村落规模、密度的变化与农田生产力变化一致;4.适当增加村落密度,控制村落规模,有利于缩短耕作半径,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舵  郑习健 《生态环境》2004,13(3):455-458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耕地资源日益缺乏,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肥力退化和水土流失仍未遏止,地区性的洪旱灾害频繁,森林生态系统简单而脆弱,外来物种入侵猖獗,等等。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认为要使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与人口增长,加强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加强土壤肥力退化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农业,改善林分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此外,认为还应加强外来物种的安全防范工作和科学研究,防止外来物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广东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壤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广东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土壤问题;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耕地面积锐减,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人、地、粮矛盾日益加剧;忽视耕地养护,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严重.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