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钰 《环境保护》2012,(1):56-59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可以反映过去,也可以映照未来.回顾和总结历史,把握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脉络,可以为未来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启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环境保护》杂志就中国环境保护的创始和发展等问题,对中国环保事业初始和发展阶段的创始人和见证者——原国家环保局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的特殊性在于其“基础性”。为中国环保事业和政府履行五味保职能提供法律依据和基本制度安排,是《环偶去》的特殊功能。根据这个特殊性祀特殊功能,可以将《环偶去》定位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法律,简称“环保事业基础法”。  相似文献   

3.
杜丹德 《环境》2006,(3):38-40
我非常高兴《环境》杂志的约稿,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些年来丰富的经历和有趣的故事。两个关键词构成了我近十几年来人生的主题:一个是“环保”,一个是“中国”。前不久,我在给中国同事的新年嘏辞中还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找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能像环境保护那样,让我的人生充满意义。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环保产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随着1975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环保产业应运而生。近些年来,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加大。“六五”期间,中国的环保投资150亿元,占GDP的0.5%;“七五”期间环保投资550亿元,  相似文献   

5.
专家名片     
《环境保护》2014,(21):3
曲格平,1930年6月生,山东肥城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环境学家,曾任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首任代表,国家环境保护局首任局长,全国人大环资委第八届、第九届主任委员等职。他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环保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中  相似文献   

6.
197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这一年成为中国环保元年。40年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激流勇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发展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既处于任务繁重、压力空前的艰难时期.也处于有所作为、解决新老问题的关键时期,本刊特别策划了本期选题,回顾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以期为中国未来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陈燕平 《环境保护》2006,(7B):27-31
2006年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直属的综合研究、管理执行机构和实施国际环境技术合作、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十年来,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在中日两国政府、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在中国的环保事业及区域环境合作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作用,已成为政府之间环境技术合作的典范。在7月2日的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高度肯定了中日中心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指出,继续加强中日环境合作,对于提高我国环境保护能力,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日本外务省金田副大臣、科技部靳晓明司长等中日官员也分别向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表示祝贺。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任陈燕平在庆典仪式上全面回顾了中日中心成立的历史和十年来所进行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本文为陈燕平主任讲话的摘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全国煤炭环保会议后,各矿务局(煤矿)遵照王显政副部长“坚持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治理,实现煤炭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的报告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煤炭工业“九五”环境保护计划(1996-2000年)》,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了“矿区环境保护发展规划”,使矿区环境面貌有了新的改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矿区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一些老污染源未得到根本治理,新的污染源还在产生,要在200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真正实现煤炭部“九五”环保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矿区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仍是采煤塌陷、矿井水外排、锅炉烟气、煤矸石堆积与自燃、噪声危害等。 本刊根据煤炭部环保办的意见,开辟局长谈环保专栏,请各矿务局局长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本局实际,谈世纪之交煤炭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刊登局长谈环保文章,以促进我国煤炭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单力 《环境》2005,(6):14-17
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较晚,从上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30多个春秋。经过30多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基本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地方环保产业的地位我国的环保产业是随着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的迅速发展而崛起的新兴产业群,尽管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它却以旺盛的生命力跻身于林立的产业之中。在第三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国务委员宋健提出“努力发展环保产业”;国家环保局长曲格平指出:“环境保护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物质和技术支柱。有计划地发展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