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分析,对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分析过程进行模拟还原,分为网格划分与构建边界条件两部分。以某市2017年9月6日至2017年10月7日的监测数据为模拟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构建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分析模型,对当前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分析,得出污染源与大气环境污染物程度成正相关性,依据环境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的结果,从两方面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并提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叶常明 《环境科学》1988,(3):86-90,76
环境容量是七十年代以来提出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日本学者西村肇根据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环境容量的定义表达式如下 x=k·y (1)式中,x表示排放负荷;y表示污染物的环境浓度;k称为环境容量,表示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与污染物在环境中浓度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克服了浓度控制的缺点。 八十年代初,我国的环境科学工作者在水质规划研究中,引进了环境容量的概念,并引起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环境界对环境容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水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直接控制污染源排放技术依据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实行对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排污浓度、数量的最高允许值,是国家环境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国内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现状及特点,指出了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是环境管理的两种不同思想。本文分析了现行管理体系在总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新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总量控制的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岸海域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海洋环境中有机污染现状和监测评价的需求,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以我国近岸海域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分布浓度、污染物的急慢性毒性和理化性质为评价赋值指标,建立了基于环境暴露指数和环境效应指数为基础的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定量筛选方法.利用本筛选方法,尝试性的提出了我国近岸海域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名单,以此为海洋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6.
利用环境容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目前全国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已经逐步实施了污染物总量控制,但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却仍然是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浓度控制法,即首先预测出拟建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物浓度贡献,然后与评价标准比对,如果超出了评价标准,就将污染浓度削减到评价标准之下即可。显然,这是不符合总量控制原则的。为此笔者提出了利用环境容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验证该评价方法,既符合总量控制又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性强、准确可靠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管理逐步从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向环境风险预警方面过渡。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从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污染物浓度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预警四方面,对构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土壤环境"时间-预警-空间"三维体系,并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土壤环境风险与预测工作,加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程序与方法技术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几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对海河流域几种典型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在海河流域有3种污染物已经具备环境风险,分别是五氯苯酚、对壬基苯酚和硝基苯.其中五氯苯酚的污染问题尤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五氯苯酚的环境实测浓度已经超过无影响浓度的8.04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论述了在工业区建设环境管理中实施大气污染物总理控制的必要性,阐述了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条件,提出在工业区建设环境管理中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振鸣 《福建环境》1996,13(5):7-8,13
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2000年环保目标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上对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进行探讨,阐述一控制与环境窬一,浓度控制与部量控制、总量削减与分配、总量控制的法律依据与强制属性、总量控制与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等关系,提出实施控制一些主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陈淼  冉磊 《地球与环境》2007,35(4):375-379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的方法,为了实施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各功能区污染物浓度达标,采用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提出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并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重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围绕太湖水环境污染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各类污水排放浓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说清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进一步满足太湖流域监督管理的要求,为太湖流域污染物总量削减计划和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介绍了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研究成果,提出了水质自动站与手工监测结合对流域内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核定的技术,并对入湖河流进行优化筛选。  相似文献   

13.
试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部门和工业系统在控制污染物流失、防治工业污染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不少控制方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仍是排放浓度控制法。这种方法对控制重点污染源排放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减轻对环境造成破坏性污染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生产和环境管理工作的发展,实践证明仅靠控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近岸海域环境容量与纳污总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南岛"十二五"期间近岸海域纳污总量、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容量比较分析,得出各主要排污区环境容量的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全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入海量仅占环境容量的2.6%,氨氮占环境容量的26.6%,虽然全省近岸海域环境基本未受污染物入海量影响,仍有较大的纳污空间,可利用的环境容量非常充裕。为避免出现排污达标但环境质量下降的状况,提出建立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由浓度控制到总量和浓度控制并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环境管理领域取得了一项可谓突破性的进展,即由对污染物实行浓度控制,转向全国推行浓度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宏观管理。实践证明,这对于逐步实现以健全的生态  相似文献   

16.
李亚平  解玉忠 《山东环境》1998,(4):30-31,69
实行排放大气污染物(SO2)总量控制,是污染物排放由浓度控制走向总量控制的必由之路,是强化环境管理、有偿使用环境资源、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对排放大气污染物(SO2)实物...  相似文献   

17.
线性规划方法在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施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逐点浓度达标与各功能区达标,本文讨论了线性规划方法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合理选择控制点和计算污染物浓度贡献系数矩阵的方法,结合控制点源排放的A-P值法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8.
垃圾填埋场空气中微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和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州一垃圾填埋场大气中微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其中部分VOCs的浓度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对周围居民区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 60种VOCs中,有 17种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苯及烷基苯化合物浓度最高,在2.54~1508.48μg/m3之间;通过对比填埋场内外空气中 VOCs的浓度水平发现,填埋场内空气中各VOCs的浓度比场外的高,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空气中各VOCs的浓度比地势较高的地方浓度高,这些VOCs对周围居民区的环境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浩波 《环境导报》2003,(13):32-32
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环境管理必须从以往单一的浓度控制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并举的管理模式转变。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以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总量控制既是一种环境管理的思想,也是一种环境管理的手段。为了实现这一跨越,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以达到根据环境容量对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的目的。与总量控制相对应的浓度控制是一种传统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决定,大理市为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大理市一直采用污染物浓度控制,由于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过大,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局部地段水域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强化环境管理,势在必行。目标总量控制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控制指标,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