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城市规划环评在规划类型、介入规划时机、与建设项目联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开展环评的城市规划类型的需求,结合规划环评分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内容及审批流程的简化等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发挥城市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优化城市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环境中,对评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方面是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城市规划环评指标分为总体规划和下位规划两方面.再分别对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构成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内容、实施、总体与下住规划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意图探索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的战略环境评价有助于从决策源头上解决由城市规划不合理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建立了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全程多方参与的互动机制,尽早将环评融入城市总体规划程序,注重相关单位及公众多方互动平台构建,提出了多方互动融合的工作程序;并明确不同规划阶段环评介入工作的重点内容与成果,确定规划及其环评编制全程各方互动方式和公众参与机制;最后以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为案例探讨了该互动机制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环评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内容、构建的原则、方法及主要内容,对广大环评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洱海流域生态功能区划在大理市城市规划战略环评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生态功能区划成果在城市规划环评中的应用。针对洱海处于富营养化转型的敏感时期和大理市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调整,对洱海流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明确了各区主导功能。分析了规划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提出了规划中的对策建议,从而为调整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优化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而为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孙静  卢志军 《山东环境》1998,(A12):81-81,83
随着城市扩容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级领导对城市规划和建设越来越重视。而城市规划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多方论证进行综合决策,才能保证各种功能高效协调运转。环境在城市规划中处于重要位置,必须搞好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中的环评工作,并采取相关的手段和措施保证环评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有效的实施规划环评,对于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城市规划的优化,预防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规划环评发展到现阶段,从宏观上对控制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环境风险、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城市规划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建设项目的环评相比,规划环评实施的有效性仍显示其较弱的一面.在此,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为研究对象,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六原则作了初步分析,从早期介入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提出提高规划环评实施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规划环评并不陌生,它与城市规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对其关联和相互制约进行了探讨。从影响评价的现状出发,对两者的融合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案例说明了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促进城市规划的生态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环评要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布局方案进行总体的判读,但研究视野不能仅限于城市之中,而是要在研究城市规划和所在空间敏感特点贴合关系的基础上,遵循从区外和区内、区外对区内、区内对区外、区内各子块这样的空间分析办法,层次化、条例化的审视、识别各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布局优化的调整意见。本文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分区规划环评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空气中PM10的元素组分及其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2000年6—7月,12月和2001年4—5月在北京北郊分别采集了代表夏季、冬季和春季的大气颗粒物样品,经分析后获得了不同季节、不同大气污染情况下气溶胶中Ca,S,Al,Fe,K,Zn等30种元素质量浓度。对不同污染情况下PM10中元素组分的变化分析表明,PM10中的元素总质量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即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Ca,Fe,K,Al,S是PM10中的5种主要元素。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PM10中的元素总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在春季这一增加达到7倍之多。在重污染情况下,无论在近地面,还是在边界层,PM10中的主要元素排序夏季以地壳元素为首,而冬春季均以污染元素为首。一般情况下,PM10中的元素总质量浓度在近地层中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降低幅度约为20%。分析结果还表明,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PM10中的污染元素,尤其是As,Cr,Co,Cu,Ni,PPb,Se,Zn等低浓度污染元素的浓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开采区芦苇叶片汞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金矿开采区周围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片汞含量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相关性,2016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在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夹皮沟金矿开采区内采集芦苇叶片、土壤、水体样本测定汞含量,同步测定大气汞浓度,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确定芦苇叶片汞污染等级,分析芦苇叶片汞含量与环境要素汞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芦苇叶片汞含量以及土壤、水体汞含量均随离夹皮沟金矿距离的加大而逐渐衰减,大气汞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在时间分布上,芦苇叶片汞重污染地区夏季汞含量低于秋季,芦苇叶片汞轻污染地区夏季汞含量略高于秋季,而大气汞、土壤汞含量均为夏季高于秋季;各环境要素对芦苇叶片汞含量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土壤大气水体;此外,停止混汞法采金多年后,夹皮沟金矿开采区汞源主要为土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市凉凤灌区小麦籽粒及其相对应土壤样品的调查发现,小麦籽粒中的Ni、Pb、Zn超标率分别为38.1%、28.6%、4.8%;Hg、Cd虽然未发现超标现象,但也有部分样品接近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62-1994和GB 15201-1994);与1976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在过去的30年中,小麦籽粒中Hg、Pb、Cu含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凉凤灌区的小麦存在Hg、Pb、Zn等污染的潜在风险.无论是测定的土壤重金属全量,还是测定的土壤重金属的可提取态含量,都与小麦籽粒的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否对农作物(小麦籽粒)影响时,采用目前通用的土壤可提取态重金属并不一定会优于土壤重金属全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79年5月,8月,11月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并且与近几十年来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和研究胶州湾重金属Hg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以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北部海域春季污染较为严重,西南部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春季和夏季的表层含量大于底层含量,秋季时底层含量高于表层含量;而且春季Hg污染较为严重,秋季水质状况最好.从历史资料来看,1979年到1982年,Hg污染在加剧;1982年到1997年,从污染严重到缓和,在1997年就达到了一类水质的要求;1997年到1999年,水质更加清洁.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9年6月福建兴化湾16个取样站、2021年3月广东大亚湾16个取样站和2018年12月海南昌江核电站附近海域15个取样站所获得的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计算了三处海域共20种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泥器法风险指数(grappler method risk index, GMRI),评估了20种大型底栖动物堵塞核电冷源系统的潜在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福建兴化湾潮下带2019年6月黑囊皮参(Stolus buccalis)、广东大亚湾潮下带2021年3月粗帝汶蛤(Timoclea scabra)和海南昌江核电站附近潮下带2018年12月双鳃内卷齿蚕(Aglaophamus dibranchis)的GMRI分别为63.78%、65.52%和50.86%,均处于中风险等级;其余大型底栖动物的GMRI均低于50%,处于低风险或极低风险等级。三处潮下带均是常见种的索沙蚕(Lumbrineris sp.),GMRI为41%~48%。大亚湾潮下带太平洋稚齿虫(Prionospio pacifica)和光滑倍棘蛇尾(Amphioplus laevis)的GMRI分别为46.65%和45.80%,高于兴化湾和海南昌江核电站附近潮下带太平洋稚齿虫和光滑倍棘蛇尾的GMRI(32%~37%)。大亚湾和昌江核电站附近潮下带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的GMRI分别为41.45%和41.42%。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研究了2017年4个季节大亚湾大鹏澳水体浮游植物以及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紫贻贝( Mytilus edulis)和珍珠贝(Pteria margaritifera)3种双壳贝类中脂溶性毒素的含量特征。结果显示,水体浮游植物中存在具尾鳍藻...  相似文献   

17.
以黄土高原纸坊沟流域3种不同植物类型(乔、灌、草)下优势物种的叶片及其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氮、磷、钾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植物内稳性、NP限制率以及营养元素的回流关系,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不同物种的合理配置提供合理建议,为完善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提供支撑.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型叶片碳氮磷含量变化较小,钾含量变化较大,表现为草本植物叶片钾含量显著高于乔木与灌木;叶片在凋落前将大量的养分转移至其它器官,防止养分的流失,使得枯落物碳氮磷钾含量均小于叶片.碳、氮、磷、钾的回流率分别为6.16%~22.84%、24.38%~65.18%、22.38%~77.16%、60.99%~89.35%,其中碳、磷、钾的回流率以草本最大,磷的回流率以灌木最大.乔木与灌木叶片与枯落物N∶P、N∶K、C∶N比差异不显著,草本植物差异显著.植物叶片N∶P比变化范围为12.14~19.17,叶片枯落物N∶P比变化范围为12.84~30.67.通常将N∶P比为16作为评价植物生长受氮或者磷限制的临界值,不同植物类型叶片N∶P比表现为灌木(19.17)乔木(15)草本(12.14),说明该区灌木主要受磷含量的限制,草本植物主要受氮含量限制,乔木主要受氮磷含量共同限制.叶片钾含量与N∶P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枯落物钾含量与C∶P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综合研究表明,该区3种植物类型碳氮磷含量无差异,钾含量差异显著,叶片碳氮磷钾回流率较大,不同植物类型受氮与磷限制作用不一致植物在生长演替阶段对氮磷等元素的累积与回归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对2012年贵阳、遵义、安顺市区和背景点降尘样品进行逐月采集,并利用微波消解、ICP-MS对降尘中Cr、As、Cd、Hg、Pb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来源与贡献。结果表明,降尘五种重金属元素中,Pb含量最高,Hg含量最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除Cr外,其它四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总体明显升高;As、Cd、Hg含量季节性变化明显,Cr、Pb不明显。从降尘中五种重金属元素总量看,安顺夏季最高,市区点降尘总量均高于背景点,遵义和贵阳冬季最高,且在秋冬季背景点含量高于市区点。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贵阳、安顺、遵义降尘中重金属污染均受燃煤影响,其贡献率分别为61%、35%、75%。此外,安顺市交通尘贡献率为50%,遵义市风沙扬尘贡献率为21%。与其他城市相比,研究区城市降尘重金属元素除Cr外,As、Cd、Hg、Pb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黄浦江江水的总汞、溶解态汞和颗粒汞含量变化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0.4±0.44)ng/mL、(0.27±0.42)ng/mL和(0.13±0.10)ng/mL,江水中汞以溶解态汞为主.黄浦江沉积物的总汞含量为70.52ng/g~387.30ng/g,平均汞含量为(204.03±97.41)ng/g.江水和沉积物中汞的沿江分布具有中游高,上游和下游低的特征,西渡—南浦大桥江段汞含量为整个黄浦江最高的江段,汞的分布特征与两岸工农业布局相一致.沉积物总汞与有机质显著相关,沉积物中高汞含量的地点都在高水汞点的下游,与河流的动力沉积特点一致.沉积物中汞以可交换态、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为主,少量为碳酸盐结合态.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汞具有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而残渣态汞与此相反.在剖面方向上,沉积物中的汞主要集中在残渣态,少量为腐殖酸结合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随着深度增加残渣态所占比例不规则增加.愈接近长江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愈容易被重新激活.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3年夏、冬季的最新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滦河口海域温度、盐度、Chl a、浊度和DO等水文环境要素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季节性差异较大,夏季呈现近岸向远岸递减之趋势,冬季与夏季截然相反,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增之趋势;冬季水体的盐度要高于夏季,河口南部近岸存在向南流动的低盐水舌,夏季的范围大于冬季;冬季水体的浊度远高于夏季,且在河口以北和以南海域存在高值区,表现出夏储冬运的输运特征。冬季水体的Chl a和溶解氧也高于夏季,反映了Chl a、DO与温度的负相关性。各水文要素与潮汐潮流之间具备一定相关性。温度、Chl a、DO的变化极有规律,涨潮期间,温度、Chl a和DO减小,落潮期间增大,单周日内表现出双峰结构,且峰值不同。水体浊度在周日内也出现两次峰值,均出现于两次较大流速发生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