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目前常见的两种烧结机头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工艺技术:CFB脱硫+SCR脱硝工艺和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并对两种脱硫脱硝技术的工艺过程和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活性焦特点、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反应机理及工艺流程、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指出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具有可以实现同时脱除SO2、NOx和粉尘,脱除效率高,投资小等优点,通过加热再生活性焦,可获得高浓度的SO2气体,用于生产硫酸、液体二氧化硫或硫磺,有效回收硫资源。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费用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改性活性焦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出了以普通煤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焦,并对其机械强度和碘吸附率进行了测试.为了考察活性焦对烟气中SO2和NOx的脱除性能,在自行设计组装的吸附塔上,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脱氮的实验.结果表明: 1) 改性活性焦碘吸附率能达到59%,转鼓强度达到98%; 2) 在一定条件下,脱硫率达到98%,脱氮率达到86%; 3) 改性活性焦可用水蒸气进行再生,且再生效果较好.4) 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活性焦的脱硫脱氮性能及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4.
烧结烟气脱硝是当今国内外脱硝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以往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采用浸渍法改性,分别考察了V2O5、MnO2、CuO改性活性焦的脱硝效果.实验发现,经过CuO、MnQ2、V2O5改性活性焦的脱硝率在反应稳定后都达到90%以上,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处理效果.表明活性焦相比其他载体材料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炭,分析了单组份Cu和双组份Cu-Ni金属氧化物对活性炭改性后同时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实验中用于改性的产物分为两组:x%CuO-AC,5%NiO-x%CuO/AC(x%表示负载的物质占总物质的百分比),在不同温度下测试了活性。结果表明,CuO单独改性活性炭可以提高120℃下活性炭同时脱硫脱硝性能,且6%CuO/AC效果最好;在CuO/AC上负载5%的NiO,可以进一步提高120℃下活性炭同时脱硫脱硝性能,且5%NiO-2%CuO/AC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V_2O_5-WO_3/TiO_2)SCR催化剂,以质量配比为3 1的活性焦和载银沸石为载体制备负载V_2O_5-WO_3/TiO_2得到活性焦-载银沸石配方型吸附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多晶衍射仪对SCR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实验系统上进行该配方型吸附剂的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O_2质量浓度为3 428 mg/m3、温度为120℃、O_2体积分数为6%、H_2O体积分数为8%的条件下,脱硫效率达到66.67%;当温度升高时,脱硫效率降低;SO_2质量浓度升高时,SO_2脱除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氧气体积分数对SO_2的脱除有较大影响。NO质量浓度为821 mg/m3、温度为180℃、O_2体积分数为6%、NH_3/NO为1的条件下,NO脱除效率达到53.8%;温度升高,脱硝效率增加;NO的质量浓度对NO脱除效率影响不大;NH_3/NO是影响脱硝的一个重要因素,脱硝效率与其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温NH3-SCR脱除NOx是一种有潜力的烟气脱硝技术.综述了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锰基催化剂、钒基催化剂,以及其他金属氧化物基催化剂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以及以不同金属改性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其中具备高比表面积、良好非晶态结构的低温NH3-SCR催化剂都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以CeO2改性锰(MnOx)基催化剂为例,探讨了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机理.反应气体(NH3、NO和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在低温NH3-SCR脱除NOx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eO2改性锰基催化剂催化NH3-SCR反应过程中涉及ER机理和LH机理,并且NH2与气态NO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NH2NO),进一步分解为N2和H2O是关键步骤.就燃煤烟气中水蒸气(H2O)和SO2在低温条件下对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机制进行了阐述.烟气中的水蒸气与反应气体的竞争性吸附能够导致催化剂脱硝活性的降低.水蒸气(H2O)和SO2共同存在对低温NH3-SCR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两者共同作用.烟气中水和SO2存在时生成的硫酸盐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并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8.
针对于干法同时控制热力发电厂NO_x和SO_2的排放,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广泛的钙基吸收剂、改性活性炭吸收剂、γ-Al_2O_3吸收-催化剂、天然锰矿石反应剂等几种同时脱硫脱硝固态反应剂的结构特性,以及脱硫脱硝效率。根据这几种固态反应剂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应更进一步对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同时脱除时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同时脱硫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套模拟烟气催化还原脱硫实验装置.采用分步浸渍法,用Ce、Fe和Ti 对La/γ-Al2O3催化剂进行改性,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改性前后催化剂的脱硫活性,以获取具有较高脱硫活性及较低反应温度的还原脱硫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9%La-3%Fe-5%Ce-0.8%Ti/γ-Al2O3在420℃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对氨-络合法同步脱硫脱硝废液中络合剂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0℃、p H值为5.65、Fe(Ⅱ)-EDTA浓度为0.04 mol/L、再生剂/Fe(Ⅱ)EDTA为2∶1的条件下,经铁粉再生后吸收液最高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9%和75%;焦粉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达到97%和46%;而乙二醛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仅为80%和20%。同时铁粉再生中试结果也还表明脱硫效果可以稳定在100%,脱硝效果可维持在60%。  相似文献   

11.
在氨法脱硫的基础上提出了氨法-Fe(Ⅱ)EDTA法同步脱硫脱硝的新工艺,重点研究了Fe(Ⅱ)EDTA浓度、反应温度、进气流量、初始pH值等参数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法-Fe(Ⅱ)EDTA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可行,在温度40℃,初始pH值为8,进气量50 L/h,Fe(Ⅱ)EDTA浓度为0.075 mol/L的条件下可以保持99%以上的脱硫率和70%以上的脱硝率。  相似文献   

12.
用HCL和HNO3对天然α-型海泡石进行改性,450℃下焙烧制得改性海泡石,改性不仅提高了海泡石化学活性,而且由于方解石矿物的消解使样品中海泡石含量从67%提高到约85%。利用改性海泡石对质量浓度为40 mg/L的Cu SO4和Zn SO4的混合溶液进行吸附,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的吸附性能可提高约2.3倍;0.4 mol/L的HCL改性后的海泡石和0.5 mol/L的HNO3改性后的海泡石对Cu2+和Zn2+的吸附情况最好,吸附率都达到了100%,结果符合离子干扰的规律。通过经济分析得出,HCL改性后的海泡石效果最好、也最经济。  相似文献   

13.
依据燃煤工业锅炉烟气的特点,结合目前主流的脱硫脱硝工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一塔式液相氧化吸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介绍了工艺流程、技术优势和主要系统组成,以北京市某供热厂2×70 MW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为例,分析了工艺的脱硫脱硝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一塔式液相氧化吸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具有脱硫脱硝效率高、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脱硫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活性焦的微晶结构、微孔结构、活性焦性能、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及特点。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净化效果好、排烟温度高、节水、不产生二次污染、可回收硫资源等优点。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加快推广应用,解决我国大气污染的同时回收宝贵的硫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煤炭为原料制备活性焦及其脱硫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普通煤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活性炭类吸附剂--活性焦.实验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并研究了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产品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活性焦成本低,脱硫效率高,再生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可用于大气中污染物SO2的脱除.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柱状活性焦负载V2O5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柱状V2O5/AC催化剂,采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SEM、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柱状活性焦表面具有大量的孔隙结构,硝酸改性提高活性焦的氧含量、比表面积和微孔率.同时研究了V2O5负载量、反应温度、Q浓度、空速等因素对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2O5负载量为3%、反应温度150℃,O2体积分数为5%,空速2500 L/(M·h)时NO的脱除率可达61.89%.  相似文献   

17.
烧结烟气应用电子束脱硫脱硝技术之利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其作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2万m^3/h电子束脱硫脱硝试验装置及试验结论;成都热电厂30万m^3/h脱硫示范装置的设计参数、运行情况;综合分析了烧结烟气脱硫应用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之利弊,认为烧结烟气脱硫应用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技术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且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铜基催化剂的CO-SCR脱硝性能,并降低反应温度,以铜为活性组分,铁为助剂,γ-Al_2O_3为催化剂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Fe/γ-Al_2O_3型CO-SCR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助剂成分及负载量、催化剂预处理及烟气工况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XPS和AES等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会使催化剂表面的部分Cu~(2+)转变为Cu~+,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铜负载量为5%时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最高,铁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铜基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的脱硝效率,5Cu-3Fe/γ-Al_2O_3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脱硝性能,在450℃下脱硝效率达到99.8%。  相似文献   

19.
在脱硝喷淋系统上研究了各实验条件对Fe(Ⅱ)EDTA络合脱除NO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液的酸碱度影响Fe~(2+)/EDTA络合形式,当溶液处于弱酸、弱碱条件下有效脱硝络合形式Fe(Ⅱ)EDTA浓度最高;当配制Fe(Ⅱ)EDTA络合剂时,Fe~(2+)/EDTA摩尔比为3 2时脱硝效率最大,过多的Fe~(2+)或EDTA不利于脱硝;当温度由30℃上升至80℃时脱硝效率下降了36%;在0.05mol/L的Fe(Ⅱ)EDTA的吸收液中加入0.1mol/L的氨水,可实现40%的脱硝率和90%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20.
火电行业是NOx等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点行业,通过炉内低氮燃烧结合尾部烟气脱硝技术对NOx排放进行控制,是实现"超低排放"的可行路径。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进行改进,包括催化剂热态活性评价、冷态流场和浓度场模型试验以及全SCR脱硝系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等。通过对现有催化剂全反应器尺度的数值模拟,认为脱硝系统要达到"超低排放"(NOx低于50 mg/m3),SCR入口NOx浓度上限为200 mg/m3。脱硝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催化剂活性、流场和浓度场均匀度、气体与催化剂间的气-固相传质速率,其中气-固相传质速率是整个脱硝过程的决速步骤,是下一步研究工作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