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针对山东铝业公司氧化铝厂煤粉制备老线存在的安全环保问题和输送的计量问题,提出了新煤粉制备和称量输送工艺流程及设计实施方案,重点说明了设计中的技术创新和安全环保措施,强调了动态选粉机、高浓度煤粉布袋收集器、转子秤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与老线比较,工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褐煤经过提质后,其煤质特性将大幅提升,也更利于运输、贮存和利用。目前,袋式除尘器在国内褐煤提质工艺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安全性是其使用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通过袋式除尘系统在某褐煤提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本文着重阐述了袋式除尘系统在褐煤提质工艺中使用的难点、对策和运行状况。工程实践表明:袋式除尘系统在自燃性很强的褐煤提质工艺中完全可以获得安全、可靠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煤粉锅炉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而在工业上则较少采用,其原因一是投资大,二是技术和管理要求高,三是其制粉系统繁杂庞大,设备维护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故而使煤粉锅炉的工业化应用受到了制约。  相似文献   

8.
运用本质安全原理预防煤粉爆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将本质安全原理与粉尘爆炸(以煤粉爆炸为例)的风险控制联系起来。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的标准测试方法测试煤粉及煤粉-CaCO3混合物的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度等爆炸特性。基于本质安全基本原理和试验结果,讨论预防煤粉爆炸的各种基本方法,并重点阐述本质安全原理与粉尘爆炸影响因素、不同的预防方法、过程设备的选择等之间的关系,对已制定的爆炸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水泥熟料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安全评价采用的火灾爆炸指数安全评价方法;深入总结了该方法的运用程序、适用条件以及相关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方法;并以2000t/d生产线的煤粉制备系统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煤粉制备系统工艺设计上一般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对策,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探讨了煤粉制备系统安全评价的规范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山西汾酒集团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对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洗煤厂的干燥系统中极易发生煤粉燃烧爆炸事故,为了减轻爆炸危害,对干燥系统进行泄爆设计尤其重要。应用20 L粉尘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某洗煤厂煤样煤尘云爆炸性参数进行测试,得出最大爆炸压力0.74 MPa,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为58.5 MPa/s,计算出最大爆炸指数为15.88 MPa/(m·s)。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洗煤厂干燥系统干燥器、除尘器及冷却器泄爆面积分别为5.15,0.68,0.62 m~2。并结合现场实际环境对泄爆装置及泄爆口位置进行分析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选用褐煤半焦在微波辐照条件下脱除低浓度NO,研究了微波功率、空速、停留时间和O2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功率越大,褐煤半焦温度越高,脱硝效果越好。在微波功率250 W时(半焦中心温度400℃左右),脱硝率达到92%,空速越小即停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NO的去除,O2的加入有利于促进NO的还原。褐煤半焦的脱硝性能仅次于活性炭,远高于焦炭,证实了选取的褐煤半焦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微波脱硝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褐煤吸附脱除废水中染料活性翠蓝KNG,研究了褐煤对废水中活性翠蓝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模式,考察了pH值和褐煤投加量对废水中活性翠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二级速率方程(R2= 0.945 1);吸附等温式满足Freundlich方程(R2=0.98);废水中染料的去除率随溶液pH值的减小而增加,在pH=1 ~2时,去除效果最好;在一定条件下,去除率随褐煤投加量增加而增加.褐煤对废水中染料活性翠蓝有很好的吸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煤粉爆炸实质上是挥发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形成的爆炸,挥发分析出的多少对煤粉的爆炸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挥发分析出量的影响因素很有必要.取兖州烟煤做实验,讨论了空气干燥基挥发分V ad随磨制时间、环境温度、煤粉粒度等的变化规律,以及挥发分析出温度与粒度的关系.根据规律,提出可以科学地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实现电厂煤粉的防爆.  相似文献   

15.
使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煤粉在升温条件下的热特性,比较了煤粉在不同供氧条件下的热特性.结果表明,在80℃时探测到煤粉开始放热,供氧量增加能促进煤粉产热增加,根据供氧不足情况下的实验,得出煤粉的耗氧产热量为14.49 J mL-1.研究了少量水分对煤粉热稳定性的影响,当煤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0:1时,在71℃时探测到放热,比干燥煤粉的放热开始温度低9℃.这些研究为煤炭的安全存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煤粉爆炸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和预防矿井煤尘爆炸事故有重要意义。利用自制的长29.6 m,内径199 mm的试验管道,对煤粉-空气混合物爆炸压力波传播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压电传感器测量压力信号,得到爆炸压力波沿管道传播过程中不同测点处的压力时间历程曲线,探讨煤粉粒度和浓度对其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空气混和物在弱点火条件下能够实现粉尘火焰的形成和传播。煤粉爆炸压力波传播过程中速度为400~430 m/s,峰值超压为68~72 kPa。煤粉爆炸峰值超压随着煤粉粒度的减小而增大,但煤粉粒度对其爆炸峰值超压的影响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将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球红假单胞菌降解褐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球红假单孢菌降解褐煤时的煤样粒度,菌液用量、煤浆浓度和转化降解时间,研究以上各因素对煤炭微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煤炭微生物转化率影响的大小为煤样粒度>煤浆浓度>降解时间>菌液用量.试验条件下,各因素的最优水平为煤样粒度0.2~0.5mm、菌液用量5 mL/100mL、煤浆质量浓度0.3g/50mL、降解时间14 d,此时经硝酸预处理的义马褐煤的煤炭微生物转化率为74.30%.用XRD和FTIR测试分析了褐煤的微生物转化产物,结果表明,转化产物的芳香聚合度和分子量有很大程度降低,官能团含量也发生了变化,褐煤样中的大量芳香类高聚物降解为低分子量类物质及其他类物质.研究为实现煤炭微生物降解的产业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供风量对褐煤自燃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平庄瑞安煤矿褐煤作为试验煤样,利用程序升温试验和气相色谱仪,研究低温氧化阶段不同供风量条件下褐煤自燃极限参数与温度、供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在40~120℃时,随着供风量增大,褐煤的最小浮煤厚度和下限氧浓度降低,上限漏风强度增加;温度在120~200℃,供风量为40~80 mL/min和160~200 mL/min时,随着供风量的增加,其最小浮煤厚度和下限氧浓度增加,上限漏风强度减少;供风量为80~160 mL/min时,在供风量增大的情况下,褐煤的最小浮煤厚度和下限氧浓度降低,上限漏风强度增加;随着供风量减小,煤样临界点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将褐煤样品加入含染料酸性红B的模拟废水中并加碱,褐煤中的腐殖酸溶解,而后加盐酸使腐殖酸絮凝.利用溶解的腐殖酸结合与褐煤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达到去除废水中该染料的目的.结果显示,褐煤对酸性红B具有很好地去除效果,但受到作用时间、溶液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要达到最佳去除效果,结合过程最少需要120 min,吸附过程需要480 min.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废水中酸性红B的去除率越低,但当初始质量浓度在250 ~ 500 mg/L时,去除率最小,但变化不大.结合过程pH值升高与吸附过程pH值降低均有利于该染料的去除.褐煤投加量增加,去除率提高,当初始质量浓度为250mg/L,褐煤投加量达到4mg/mL时的去除率达99%.离子强度的增加有利于褐煤对酸性红B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褐煤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类废水是一种有毒且排放量较大的有机废水,排放之前必须进行有效处理。以污染物苯酚为研究对象,褐煤为吸附剂,基于实验室小试,在正交试验的指导下,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褐煤对苯酚的吸附效果,确定了褐煤用量、振荡吸附时间、温度、pH值对苯酚模拟废水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褐煤用量为10 g、振荡时间为1.5 h、温度为25℃、pH值为6的条件下,对100 mL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处理效果最佳,苯酚的去除率可达70.86%。在最佳吸附条件下,一方面结合吸附苯酚前后褐煤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利用FT-IR对褐煤吸附苯酚前后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褐煤内部孔隙发达,存在多类孔,以50 A以下的孔居多数,表明其微孔结构较复杂,且吸附行为致使孔隙面积缩小至近1/3,微孔减少明显,表明微孔对吸附过程影响很大;褐煤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为吸附苯酚提供了条件,在吸附苯酚的过程中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同时存在,褐煤主要表面宫能团—COOH、酚羟基及苯环结构骨架在化学吸附苯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方面从微观角度很好地解释了褐煤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