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恩成 《安全》2012,33(8):36-37
1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技术措施在地上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 1.1扩大非商业建筑地下防火分区面积的可行性 对于防火分区面积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绝大部分建筑物给出的地上部分面积均大于地下部分,比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一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为1000m2,二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为1500m2,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为500m2;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物防火分区面积为2500m2,地下室为500m2.但是对于地下商业建筑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达2000m2.而其他类型的地下建筑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其防火分区面积最大也就是1000m2.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现有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较差的现状,通过分析上海公寓楼外墙保温层的火灾,得到外墙外保温防火的三种重要因素(粘结或固定方式、防火隔离带的构造、防火保护面层)。鉴于现在流行的保温材料为膨胀聚苯板(EPS),因而选用EPS作为模拟材料,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以下结论:认为火灾时有空腔的保温层比无空腔的保温层更危险;设置防火隔离带能有效得阻隔火灾的蔓延,较宽的隔离带效果更好。除此之外,外保温层防火设计中还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即遴选适当的保温材料、建议保温层也使用类似于防火分区的防火措施和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增加防火隔离带的宽度。研究结论和建议对于解决外墙保温体系防火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控制与防火控制的关联性,强调在结构设计阶段的控制措施。通过良好的基础设计、适当的结构形式选择和合适的材料应用,可以有效减缓裂缝的产生。在防火控制方面,通过防火建筑设计、使用防火建筑材料、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合理设计和配置灭火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水平。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于安全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某高校新建大型图书馆为背景,以其实际设计数据为依据,采用Pathfinder软件,建立了等比例全尺寸仿真模型,对图书馆内的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这一分析不仅为图书馆设计提供防火安全依据,也为制定现有图书馆火灾时人员疏散预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保护历来十分重视,制定了严格的防火规范和管理制度。但从火灾发生的情况来看,单靠现有的保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控制火灾的扩展。因此,在现有的防火保护体系中不断引入更新的防火保护技术和产品对提高防火功能,杜绝恶性火灾事故具有积极的意义。采用防火涂层对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防火保护是一种新的、可行的方式,但由于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时具有升温速度快,并伴随着爆炸而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因此一般的防火涂层尚不能用于该类场所的防火保护。要获得有准备的防火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的组成、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和试验标准,讨论了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在火灾中的喷射无机纤维变化过程,揭示了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的防火保护机理与隔热原理.并提出了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材料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隧道结构防火措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参阅大量文献,分析了采取隧道防火保护的原因,将隧道结构的防火措施分类进行了评析,重点介绍了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分析了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材料的防火隔热保护机理及特点,并对今后隧道防火材料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强高模,机械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但碳纤维断裂伸长率较低,对能量吸收效率差,当作为防刺材料使用时通常需要较高的纤维含有率,这大幅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和重量。为了得到轻薄、坚固的防刺复合材料,本研究制备了密度梯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探究复合材料密度配置、堆叠顺序和方式对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试后复合材料的失效形式和破坏形貌,分析不同摆放位置的碳纤维板材在穿刺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样层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刺性能影响最大,纤维布面密度次之,碳纤维板材在材料整体中的摆放位置对防刺性能影响较小。当碳纤维布面密度达到280 g·m-2,板材碳纤维布层数达到6层,且放置在最下层时,获得最优防刺性能。在刀具下落接触材料表面时,材料主要通过纤维和树脂的破碎、断裂来吸收能量,阻碍刀尖穿破材料;当刀尖刺出材料后,材料通过纤维从树脂中抽拔、剥离、拉伸断裂来吸收能量,阻碍刀具切割材料。  相似文献   

9.
周伟 《安防科技》2006,(10):33-35
文章介绍了目前市场上防火卷帘的类型以及规范中规定的使用范围,着重归纳了建筑工程中设置防火卷帘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建议设计人员不要盲目采用防火卷帘.  相似文献   

10.
新型网状铝合金防火抑爆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常发生,新型网状铝合金防火抑爆材料以其良好的防火抑爆性能得到逐渐推广.阐述了网状铝合金防火抑爆材料的防爆机理,并基于瑞士eXess公司的试验,对网状铝合金防火抑爆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影响网状铝合金防爆材料性能的因素,最后介绍了网状铝合金防爆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救生舱舱体结构,构建舱体隔热层填充材料隔热性能测定系统;利用该系统,分别测定了硅酸铝针刺毯、复合硅酸盐毡和膨胀蛭石粉自身的隔热性能;结合舱体结构特点,制作救生舱模拟结构层;在钢板内侧粘贴铝箔,构建双层防护隔热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复合硅酸盐毡最适合作为救生舱隔热层的填充材料;利用修正函数计算出复合硅酸盐毡的厚度为100mm,对该厚度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证明其可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舰艇舱室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舰艇舱室防火设计正逐步从"处方式"规范转换到性能化设计.由于舰艇是可移动的海上建筑物,所以其性能化设计可以充分借鉴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首先简述了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然后结合舰艇舱室和建筑舱室结构和消防能力的异同点,提出了舰艇舱室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实施步骤,并给出了某舰艇舱室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算例.在某舱室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算例中,首先采用火灾安全工程分析舰艇舱室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总体设计要求和性能判据;然后对确定性指标进行计算;最后分析确定性指标是否符合防火设计总体要求.结果说明性能化防火设计对"处方式"防火设计的某些定性指标进行了量化补充,而且为舰艇舱室防火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防火型家用救生舱舱体隔热设计,提出了适用于火灾工况的多重绝热结构设计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防火型家用救生舱舱体的温度分布,分析了12种不同围护结构形式下舱体的绝热保温性能,获得多重绝热结构的最优厚度及绝热材料的最优配比。研究成果可为防火型家用救生舱的隔热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帆  马秋菊 《安全》2020,(4):63-67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的高性能材料之一,对于该材料的粉尘爆炸特性还未有相关研究报告。为了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粉尘的爆炸强度特性,本文采用20L球形粉尘爆炸测试实验系统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实验测得碳纤维复合材料粉尘爆炸下限浓度为50g/m 3,最大爆炸压力为0.48MPa。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变大。另外,在其爆炸强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产尘车间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初步辨识,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此类碳纤维复合材料粉尘的工业防护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对于该粉尘的爆炸机理的深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使冬季机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登机要求,一般采用飞机地面空调车对机舱空气进行加温。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MD-82飞机机舱加温过程中机舱热环境的变化,采用两种方式控制地面空调车的送风温度,研究了不同控制方式对机舱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加热工况下机舱壁面边界温度和机舱空气温度存在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与控制送风温度的方式相比,采用舱温控制的方式时机舱内空气的垂直温差更小。因此,若需要实现机舱环境的快速加热,宜采用控制送风温度的方式(M1)对机舱温度进行调控;若对机舱内热舒适要求较高,则建议采用控制机舱内空气温度的方式(M2)对机舱温度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救生舱的安全性,设计了1种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利用Workbench对原型救生舱进行静力分析,以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的内外板厚、泡沫铝厚、纵向和横向加强筋宽为设计变量,以原型救生舱的最大应力、最大位移以及模型质量为约束条件,以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的静态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及质量为目标函数,分析各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灵敏度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优化后的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的抗爆炸冲击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救生舱相比,优化后的泡沫铝填充结构救生舱可以显著提高救生舱的静力及抗爆炸冲击能力,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非典型约束条件即底部端面梁固定约束、其他各端面梁连接约束的海洋平台关键舱室,其波纹板舱壁在油气爆炸载荷下抗爆能力研究不足,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实验验证,分析爆炸载荷下舱壁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由传统位移指标不能准确评估该模型的抗爆能力,提出基于应变的评价指标,以此建立P-I评估曲线。研究表明舱壁与底部端面梁连接部位首先达到最大破裂应变发生破裂,其为超压与冲量共同作用结果;舱室可抵抗超压40 kPa、冲量230 kPa·ms的载荷而不发生塑性变形;舱室可抵抗超压85 kPa、冲量400 kPa·ms的载荷而不发生破裂。提出的以应变为指标的P-I曲线可量化舱壁损伤评估区间,结合爆炸载荷值,准确评估舱壁抗爆能力及损伤大小,为工程人员优化舱壁抗爆能力、确定灾后控制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挡气板对综合管廊燃气舱爆炸冲击波传播影响规律,采用Fluent模拟软件,研究三维燃气舱模型中不同挡气板间距下燃气爆炸后超压变化规律,探究不同间距挡气板对抑制燃气舱内爆炸冲击波传播效果.结果表明:挡气板对燃气舱中部超压影响较小,对顶部超压变化影响较大,导致燃气舱顶部挡气板处超压峰值激增;当气体填充区长20 m,挡气...  相似文献   

19.
汽车乘务舱半物理环境模拟系统,以测试室作为汽车乘务舱的模拟环境,采用平衡子系统作为甲醛污染物生成装置,用于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甲醛污染物的光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改善甲醛的降解效果;甲醛初始浓度升高后虽然其降解效果有所下降,但是降解效果仍然可以达到80%以上;用改变电压来改变光强,9V和12V不同光强条件下,12V的效果好于9V;光照面积的增加可以明显地改善光催化降解的效果;玻璃和皮革作为载体时,皮革载体的降解效果要远好于玻璃载体。实验研究证明,光净化材料完全可以应用于汽车内环境中,且对甲醛空气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Yu-Hern Chang  Meng-Yuan Liao   《Safety Science》2009,47(10):1337-134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aviation safety education on passenger cabin safety awareness i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KAB).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KAB has been address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AIDS prevention and campus safety. KAB has been applied in aviation safety related areas, especially in training, such as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training, pilot training, and mechanic training. However, KAB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in aviation passenger education in cabin safety. This paper uses the construct of “aviation safety education”, which is intended to influence airline passenger knowledge of, attitude toward, and behavior about cabin safety awareness. Passenger surveys were done at two Taiwan airpo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viation safety education positively affects airline passenger cabin safety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 recommend safety education that involves accurate instruction about emergency equipment procedures, situational awareness, emergency responses, and relevant cabin-safety regulations.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n increase in cabin safety knowledge positively affected airline passenger behavior, which supported knowledge–behavior consistency. We also found that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cabin safety positively affected airline passenger behavior, which supported attitude–behavior consistency. The hypothesis that cabin safety knowledge positively affected passenger attitude – knowledge–attitude consistency was not sup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