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1999,(4)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  相似文献   

2.
孙淑坤 《环境》2003,(2):6-7
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和衣食住行的必须物品。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聪明才智极大的利用、开发,改变了地球环境,使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断的发展进步,走向文明和现代化,地球环境不断的为人类造福,为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提供支持。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地球环境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使发生地的方圆数十公里内成为不毛之地,迫使当地的人离乡背井、重新寻找生存环境的事例,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初至70年代中期的70年间,世界公害事件发生65起,公害病患者达  相似文献   

3.
吕红  温汝俊 《环境保护》2013,41(13):49-50
环境是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是指环绕人类生存的空间、条件和状况。环境质量是这些空间、条件和状况的具体反映,其好与差是相对于人类及生物的生存、生活条件而言的。人们通过主客观途径得出的感受与结论应基本一致,但由于某些因素,使得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的确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科学的任务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十分密切,而各环境因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所以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科学。在人类生存的空间内有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就是环境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生物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农药乐果降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磷农药一方面能有效防治农林病虫害,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性能,是评价有机磷农药对环境危害影响的重要指标,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越长,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各种环境生物,甚至对人类的危害也越大。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包括微生物降解、光化学降解、化学氧化降解和超声波降解。不同的降解方式,由于影响因素和相关机理的不同,各种降解特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不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环境作为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类通过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获取大量资源,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生态严重退化;同时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张俊 《环境保护》2007,380(9B):56-58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20世纪80年代我国环境破坏的损失约占GNP的6%生态破坏的损失约为9%~12%,  相似文献   

10.
刘颖  徐琼华  刘本江 《环境》2002,(1):26-27
一、环境侵害的特征环境侵害一般可表述为:因人为活动导致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从而侵害一定区域内多数人生活权益、环境权益及其他权益,或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当前,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全球气候正向变暖 的方向发展,这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朝着保护环境的道路发生转变.本文主要从人为因素简析了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并提出了节能减排、遏制气候变暖的一些措施,为人类生存方式转变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及其他生物能否生存下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关注健康,增强体质,树立新型的环境道德观念,培养新世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光琪 《环境》1996,(10):27-28
社会经济发展不应该损害人类生态环境,不应牺牲未来的利益。不应危害后代人的生存,必须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道路。城市是一种社会环境,同时也做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存在。在城市环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人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趋严重的。回顾历史,人类既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自然,向自然索取,又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给人类自身带来难以想像的后果。尤其是近代人们只是运用工业这样庞大的生产力去开发生物、土地、矿物资源,而很少注意生物、土地、矿物资源的生态极限及其保护,很少顾及人类生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已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首脑的密切关注。1989年,世界环境日以“警惕,全球气候变暖”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的气候和灾害意识,动员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对全球气候变暖对热带气旋活动规律的影响及灾害程度,进行初步探讨。一、全球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和灾害 (一)全球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伴有狂风暴雨的大气涡旋。平均每年约有80个达到热带  相似文献   

16.
一、气候变化治理的司法转向 (一)立法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呈现"疲软"的弊病 作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错综复杂利益博弈的国际综合议题,以气候谈判为主要应对之道的国际立法模式越发陷入"治理疲软"的窠臼.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物技术对环境安全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虽历时短暂,但它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一线曙光,因而倍受世人瞩目.同时,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存在着广泛、潜在而长期的危害及发展不平衡性,从而给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它既危及到人类的环境安全,又削弱了可持续发展基础.笔者在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更加严峻的环境安全与压力,并提出规范现代生物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是个生命生生不息的与物质循环不已的再生系统,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在此空间内充满着多种不同结构和运动状态的物质,其中包含有生命的有机体和无生命的无机物,有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气、光和营养物等基本因素,亦有侵害人体健康的生物和非生物,彼此结合或相互排斥.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一方面产生了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机能,同时人类活动亦不断地作用于环境,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又反转来作用人类.  相似文献   

19.
人类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生物污染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生物污染主要包括:一、环境中带入新的生物或生物的新特征,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二、生物物种爆炸繁殖,生物量过度增加超过了自然条件下的标准值;三、生物高新技术对人类及其他生物带来的隐患。1生物污染成因1·1人为引种引种是交流科技成果、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可以改善周围环境、丰富生物资源。据有关资料记载,仅植物一项每年约有100万份以上的种子样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没有引种就几乎没有美国的农业。引种确实给人类带来巨大益处,但同时也造成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20.
美国转基因农产品的研究开发驱动力与国际贸易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智 《环境保护》2006,(15):78-80
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转基因农产品的出现,为人类解决食品短缺,改善食品品质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的潜在风险也给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充分利用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