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产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油污染地下水的特点,采用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地下水效果显著,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5%,油类去除率也达90%以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产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油污染地下水的特点,采用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地下水效果显著,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5%,油类去除率也达90%以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污染物的原位生物处理—生物清消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生物汪消技术是一种迅速发展的污染物处理的生物技术,用于处理分散在土壤,地下水,海洋和湖泊中的污染物。生物清消技术通过向环境供给营养物,共作基质和供氧,并依靠有机污染物自身的碳源促进天然微生物群体的生长繁殖。也可进一步向污染环境中补充在实验中筛选和增殖珠微生物(强化技术)稳定和加速生物降解过程。本文介绍了生物清消的几种方法:生物促进法,生物耕作法,固相清消法,土壤堆制法,生物泥浆法,还介绍了强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胥思勤  王焰新 《环境保护》2001,(2):22-23,37
本文从影响生物修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污染物特征、微生物活动性及土壤性质出发,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有关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修复的具体方法、治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生物接触氧化法降解土壤及地下水中的邻硝基氯苯,探讨了土壤的p H值,超声波辐射功率和频率,以及生物接触氧化的不同曝气量下对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邻硝基氯苯降解率的影响,考查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时,超声波辐射功率在1 500 W,频率在120 k Hz时,地下水降解率可达到71.5%;超声波-生物接触氧化法联合处理时,曝气量为60 L/(m~3·min),地下水降解率最终可达到92%;超声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法对邻硝基氯苯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文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壤有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修复的具体方法、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生物强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介绍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及这一技术在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这一技术在改善传统生物处理构筑物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效能、却降土壤及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可行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物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9.
人工土壤渗滤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处理系统作为生态学处理方法,实际上是追求土壤、含水层和植物的“处理”与“利用”两个功能的总体实现。人工土壤渗滤工艺正是针对传统土地处理工艺的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使用人造填料代替土壤,构造人工土壤环境;有效改善了土地处理工艺占地较大和处理负荷低的弊端。并通过对人工土壤渗滤工艺的实际应用,对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通过一系列的微生物试验,对工艺中的核心部分——“人工土壤”的生物特性以及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城市污水地下水回灌为回用目的 ,研究不同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及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研究结果表明 ,原水若未经深度处理 ,直接由土壤含水层处理的出水不能满足推荐的回灌水水质要求 .对原水分别采用混凝沉淀、过滤、臭氧氧化、粉末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单元及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效果的对比 ,最终选用由混凝沉淀 ,砂滤 ,粒状活性炭过滤与土壤含水层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经该工艺处理后 ,出水中的 DOC可降至 3mg/L以下 ,且活性炭柱的产水床体积可达 350 0 BV.  相似文献   

11.
水解──好氧混凝工艺处理啤酒厂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上升流厌氧污泥床(水解)和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啤酒厂废水进行的生化处理中试。当上升流厌氧污泥床进水CODer浓度为2000mg/L,经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后,第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CODcr浓度为220.5mg/L,进一步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CODcr达80.2mg/L。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多数国家开展了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研究和开发出多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电动修复技术.但这些土壤修复技术的成本高,只重视土壤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更重要的部分是地下水系统的修复,不能忽视地下水系统与土壤修复的完整性,否则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本文在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同时提出完整的土壤修复新技术CH-PRB工艺.  相似文献   

13.
用低压紫外线方法处理有机氯化物的装置1.前言近年来由于三氯乙烯、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等有机氯化物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土壤、地下水、给水的污染已有报道,正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三氯乙烯、1.1.1─—三氯乙烷主要作为金属、机械部件等的脱脂洗涤...  相似文献   

14.
张婷 《环境》2005,(Z1):8-10
目前三氯乙烯(TCE)引起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TCE的大规模使用,已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物之一.文章综述了TCE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方法,治理方法可分为抽出处理法和原位处理法,其中原位处理法包括原位化学氧化法、原位电化学法、原位生物修复以及渗透反应格栅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AHO型系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HO型系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接触沉淀─杀菌后排放的处理工艺。该装置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设备容积小.出水水质好,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并实现了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无剩余活性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国内地下水砷污染问题,介绍了国内地下水砷污染的来源、分布,并对含砷地下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其中混凝沉淀法及吸附法应用广泛、工艺简单,但对三价砷处理效果不好,含砷地下水必须经过预氧化后才能进入处理单元。离子交换法及膜分离法处理效率高,但运行费用高,操作复杂,在含砷地下水处理中应用较少。生物法是新兴的含砷地下水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但目前工艺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土壤有机质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化学法测定了内蒙地区从东向西339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背景含量是从东向西。从北向南呈明显递减规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6─9.75%之内.不同土壤类型其有机质含量不同。并与生物气候地带的分布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强化生态过程和绿色技术融入是全球水污染处理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景观生态型生物处理系统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污水生态处理相结合,是低能耗、少加药绿色水处理技术未来实际应用的发展趋势。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存在缺少美观性、卫生状况差、能源药剂投资大等环境问题,亟需寻求更具环保效益的革新技术。景观生态型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能有效降低剩余污泥量,改善系统的能源渠道,通过加入生态过程,使水体污染物去除效率得到强化。该文回顾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阐述了景观生态型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将研究应用现况分为生物处理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与生态浮岛组合工艺及复合式工艺总结,并提出其在生活污水治理方向的发展前景,以期深化污水处理与生态效益的互馈作用,促进中国景观生态型水污染处理绿色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和地下水在水分运移、污染物迁移转化等方面高度相关,基于数值模拟预测土壤和地下水耦合污染趋势可以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工作提供定量化技术支撑。文章综述了土壤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水流和溶质运移的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并对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盐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试验和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分析生物炭及木醋液酸化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后对盐渍土壤活性氮、脲酶活性和氨挥发的影响,为提高盐渍土壤氮素有效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吸附试验表明,木醋液酸化生物炭提高了对铵态氮的吸附量,与生物炭相比,提高了2.28%~18.18%.土壤培养试验表明,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生物炭和木醋液酸化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处理使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分别减少了0.72%和25.26%、 1.11%和16.93%;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可溶性全氮含量.木醋液酸化生物炭与尿素配施提高了脲酶活性,而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处理则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木醋液酸化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在不同培养时期均低于单施尿素处理及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处理,且能降低土壤的pH,而未改性的生物炭则提高了土壤pH.因此,在盐渍土区,采用木醋液对生物炭进行酸化后再与氮肥配合施用,不仅有效降低了土壤pH,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以及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还可以适当降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减少氨挥发,有利于减少土壤无机氮素的损失和提高盐渍土壤氮素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