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 1986年以来逐年地震速报质量分析比较 ,回顾了江苏地震速报系统的进步 ,并得到两点认识 :1 地震观测系统建设的进步是提高地震速报水平的基础 ,2 加强地震速报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地震速报水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MapInfo是目前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软件之一 ,由于其强大的地图功能 ,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安徽省地震局合肥遥测台网不久前完成了台网自己的速报软件的开发研制工作 ,其中运用了MapInfo部分图形操作功能。本文介绍MapInfo技术在台肥遥测台网地震速报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GIS技术在浙江地震速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建设中GIS辅助地震速报的实现技术思路和实现方法。主要描述GIS技术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GIS实现地震速报,给出了详细的技术方案和主要的程序实现代码。对地震速报的精度和效率作了分析,并在实践工作中得以检验。最后对已开发程序的不足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13日,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等一行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检查全国地震速报及奥运保障等有关工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刘瑞丰总工就全国地震速报工作的总体概况、工作模式、速报流程以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12,(1):87-87
2012年1月10—11日,第二届全国地震速报竞赛暨速报岗位创先争优活动总决赛(下称总决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四个复赛赛区共有8支代表队、24名个人选手入围总决赛。  相似文献   

6.
根据汶川8.0级地震震害评估工作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地震灾区分级和灾害程度排序的方法。通过房屋震害系数、强震加速度观测记录、发震构造、地震地质灾害和场地条件、人口分布及伤亡情况等影响因素来确定受灾程度,以烈度区、统计学方法、速报灾情等来确定灾区分级。  相似文献   

7.
牟光迅  董晓阳 《灾害学》2002,17(1):32-36,5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防震减灾地震快速响应系统已成为可能。“九五”期间,天津市地震局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尝试。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建立,将地震监测预报、震后快速速报、早期趋势判定等工作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实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更才  刘从颖 《灾害学》1992,7(3):91-96
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的产生过程是社会信息沟通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分析研究我国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地震谣传;无一不是社会信息沟通的结果。为了利用社会信息沟通对地震谣言、误传进行有效的控制,作者提出了地震谣言、误传在社会信息沟通中的控制原则和一般的对策模式,为社会组织提供在地震谣传事件中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地震地质工作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已得到充分应用、但也存在着没有统一标志、断层分段活动性重视不够等一些问题,提出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小地震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公众速报灾情信息的地震灾情过滤与推漫方法,为有效利用震后短期内汇集的灾情信息提供一种思路。利用所提方法对芦山地震微博速报灾情信息插值结果表明,微博速报灾情信息插值推漫的灾情范围基本能够控制灾区大致范围,并快速判定灾害程度,但在局部地区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技术的快速震害评估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刘欣  谢庆胜 《灾害学》2002,17(3):26-29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防震减灾领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震害评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GIS技术应用于震害评估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快速震害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2.
汶川8.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66年邢台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方针政策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汶川8.0级地震的惨痛教训进一步说明,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前提下,震灾预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汶川地震的灾情和云南省减隔震技术研究应用、农村民居抗震、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速了中国防震减灾结构的调整——应把建构筑物抗震设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严峻的地震灾害形势,论述了制定地震现场工作技术标准的迫切需求;阐述了地震应急、地震现场应急及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的定义及关系,给出了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的标准化内容。期望该标准能规范地震现场工作的技术行为,提高地震现场的工作效率,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浮放物体的基本运动方程出发,导出了浮放物体受震振动的运动参数表达式,它是用仿真技术研究浮放物体地震运动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5.
开展地震现场社会调查,是防震减灾法赋于地震部门的职责。试图通过对1990 年常熟5-1级地震现场社会调查成功实例的总结和震后对策提供的新鲜经验,对今后开展地震现场社会调查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参考作用,对江苏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震害预测和制订防震减灾对策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皎口1993年震群和1994年主震-余震型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和地质构造背景;论证了皎口地震属构造地震;并跟踪分析这些有前兆反映的地震学指标,对未来一年的皎口地震趋势作出预估。  相似文献   

17.
用BP神经网络技术研究华东地区(29°~37°N,114°~124°E)地震时间序列的规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对于华东地区当输入层节点数目为12、隐层的节点数为16、输出层节点数为1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收敛结果。根据选取的参数采用两种方法对华东地区进行地震预测,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处理华东地区的地震时间序列有较强的容错性,进而认为将该方法用于华东地区地震时间序列的短临预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 1 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的有关情况 ,包括 :震中附近地区的经济地位、构造背景、地震活动背景、震前地震预报研究国际合作情况 ;这次地震造成的地震灾害、破坏特征和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以及土耳其对地震灾害的法制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