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硫酸钠还原法是目前处理含Cr(Ⅵ)废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在Cr(Ⅵ)/亚硫酸钠体系中加入染料活性蓝4时,Cr(Ⅵ)被还原去除的同时,活性蓝4也会被快速氧化。初始p H为4.0时,100μmol/L Cr(Ⅵ)与1 mmol/L亚硫酸钠可在3.5min内快速氧化20μmol/L活性蓝4,Cr(Ⅵ)的剩余浓度也低于其排放标准。提高亚硫酸钠浓度至3mmol/L时,活性蓝4在12s内被完全氧化。对活性蓝4的氧化动力学进行假一级拟合,其速率常数随p H降低而升高,p H由6.0降低至3.5时,速率常数由0.000 6 s-1升高至0.012 9 s-1。在较高的亚硫酸钠浓度和较酸性环境下,Cr(Ⅵ)和亚硫酸钠之间的反应加快,产生中间态活性氧化剂的速率提高,使得Cr(Ⅵ)/亚硫酸钠体系降解活性蓝4的效果更优。该体系通过Cr(Ⅵ)和亚硫酸钠之间的反应,首先产生了亚硫酸根自由基SO·-3,在氧气的作用下,SO·-3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了二级自由基,即高活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这两种自由基作为体系中的中间态活性氧化剂,实现了对活性蓝4的氧化。  相似文献   

2.
新型微小型多功能重金属废液处理装置可针对目前化工行业、生活污水处理厂COD在线监测设备产生重金属废液及特定含Cr(Ⅵ)、Cr(Ⅲ)、Hg、Ag等重金属及浓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工业废水处理问题,采用还原-沉淀-过滤-收集固态滤渣、滤液中和等工艺,达到有效的处理各种重金属的效果,上清液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由铁阳极和空气阴极构成的单室铁-空气原电池(IAFC)替代传统的EC法还原固定Cr (Ⅵ),并且通过实验研究了电解质浓度、溶液pH值和气体氛围对Cr (Ⅵ)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的pH值从6.0降低到3.0,Cr (Ⅵ)的去除速率逐步提高,并伴随着功率密度从1 040 mW/m~2升高到2 880 mW/m~2。此外,将Na_2SO_4浓度从0.01 mol/L提高到0.1 mol/L,也促进了Cr (Ⅵ)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TiO2作为光催化剂,利用光催化-混凝联合处理含Cr(Ⅵ)废水,研究了废水的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有机物和混凝剂种类对含Cr(Ⅵ)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EDTA,pH值为1,紫外灯120min左右,二氧化钛加入量为0.4g,采用FeCl3和PAM作为混凝剂时,Cr(Ⅵ)的去除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5.
Cr(Ⅵ)是一种高毒性重金属.为了探究炭质材料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行为,首次尝试用不同浓度的锰离子溶液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了包括pH、温度、投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原活性炭和改性活性炭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锰离子改性可以增加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容量,溶液pH、温度、投加量和初始浓度对CKⅥ)的去除率有很大影响.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rmuir模型有更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含Cr(Ⅵ)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还原处理含价铬的废水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微生物还原Cr(Ⅵ)因素包括生物体密度、初始Cr(Ⅵ)的浓度、碳源、pH、温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含氧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微生物还原Cr(Ⅵ)技术作为一种富有创新的研究应用于Cr(Ⅵ)污染的环境恢复。  相似文献   

7.
水泥注浆过程中析出液中的六价铬Cr(Ⅵ)易造成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和环境具有较大危害性,为了有效降低水泥注浆中Cr(Ⅵ)总溶出量,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探讨了各种降铬剂及其掺量对降低Cr(Ⅵ)总溶出量的效果,研究了颗粒粒度、液固比对Cr(Ⅵ)总溶出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硫酸亚铁降铬剂的效果最显著,当用量在3%以内时...  相似文献   

8.
涂铁石英砂吸附水中Cr(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微微  吴纯德  叶建 《四川环境》2009,28(4):20-22,27
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过滤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涂铁石英砂(IOCS)滤料对水中Cr(Ⅵ)的去除,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r(Ⅵ)在IOCS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经氧化铁改性滤料表面电位带正电荷,对水中的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pH值对Cr(Ⅵ)的去除影响较大,随着溶液的pH值升高,滤料表面电位减小,Cr(Ⅵ)的吸附率也减小。IOCS滤料去除Cr(Ⅵ)机理主要为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9.
CPB与HDTMA改性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的天然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对其性能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PB改性沸石的性能优于HDTMA改性沸石.CPB改性沸石的最佳改性浓度为1.0%,最佳改性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0min,吸附容量为HDTMA改性沸石的4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新安江—钱塘江流域水体通过饮水途径导致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质量监测的11项污染物浓度均符合或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有毒污染物主要是化学致癌物Cr(Ⅵ);非致癌物中氨氮的健康风险最大;个人化学致癌物年总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年总风险;2014年新安江—钱塘江流域的三都大桥断面、西区、闸口、七堡断面的水环境健康个人总年风险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标准,分别超标0.03、0.69、0.20、0.23倍,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断面的Cr(Ⅵ)的风险略高。因此,加强对化学致癌物Cr(Ⅵ)的管控,是降低水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出发,结合目前普遍采用的还原一固液分离法处理含铬废水工艺,对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和沉降污泥之间的形态转化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提醒注意控制含铬污水中铬反弹及全过程处理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CPB与FIDTMA改性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的天然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对其性能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PB改性沸石的性能优于HDTMA改性沸石。CPB改性沸石的最佳改性浓度为1.0%,最佳改性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0min,吸附容量为HDTMA改性沸石的4倍。  相似文献   

13.
S-诱抗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COD Cr浓度高、含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冲击负荷高、可生化性差,采用预处理-两级UASB-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废水中COD Cr、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9.9%、99.6%,出水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COD_(Cr)是影响废弃钻井液固化体环保风险的重要控制指标,针对废弃钻井液固化体COD_(Cr)测定前处理和检测均消耗大量时间,影响实验进度和效率的问题,考虑到废弃钻井液固化体渗滤液与钻井液压滤液污染物浓度的相近性,通过分别对聚磺、新型聚醚、聚合物、钾盐成膜、聚胺、聚束等钻井液体系压滤液进行色度和COD_(Cr)的测定,绘制色度与COD_(Cr)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色度与COD_(C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85。利用相关性方程可根据色度计算COD_(Cr)的大致浓度范围,从而掌握不同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典型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点,选取某一化工厂铬污染场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厂区内不同功能区采集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Cr(Ⅵ)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化工厂铬渣堆积及铬盐生产等区域存在很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属于Ⅴ类水质;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纵向迁移扩散严重,在土壤中污染深度达到了12 m;污染程度随离污染核心区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某增塑剂企业生产废水的产生量为300m~3/d,该废水具有COD_(Cr)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污染物质相对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工程设计采用以气浮、水解酸化、UASB、CASS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文章介绍了各处理单元主体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在进水COD_(Cr)、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8775.5mg/L和115.5mg/L的情况下,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_(Cr)、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438.3mg/L和17.7mg/L,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4种预处理方式对3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进行样品采集并对采集后的样品进行了化学需氧量(COD Cr)的测试。采用spss t配对检验等方法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静置30min-离心处理、静置30min-直接灌装、离心处理-63μm尼龙筛过滤、离心处理-直接灌装、63μm尼龙筛过滤-直接灌装五个配对组COD监测结果呈显著性差异;直接灌装绝大多数断面监测结果大于其他3种方式,离心处理绝大多数断面监测结果低于63μm尼龙筛过滤和直接灌装,此次研究为监测工作中地表水COD Cr预处理方式的选择方面提供参考性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含铬废水治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亮 《环境技术》2002,20(1):19-24
介绍目前比较常用的含铬废水的种种治理技术。含铬废水的治理技术种类繁多,各有利弊。国外对表面处理废水90%以上使用化学法治理。我国对表面处理的废水治理,在走了一段弯路后,逐渐找到了方向,也以采用化学法处理为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乳品废水进行处理,装置连续运行100d,研究了不同进水COD_(Cr)浓度(3 000、5 000、7 000、9 000 mg/L)对出水水质及反应器内污泥特性的影响,并与常规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温度为35℃,HRT为48h时,COD_(Cr)去除率和氨化率随着进水COD_(Cr)浓度的降低而升高,最高可达89%和38%以上。TN去除率随着进水COD_(Cr)浓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在7 000 mg/L条件下,去除率为55%。装置在运行过程中,MLVSS/MLSS平均值约为0. 7,SVI值在60~80 m L/g的范围内,污泥具有良好的活性与沉降性。AnMBR与常规厌氧生物反应器相比,在处理高浓度乳品废水时运行更加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出水水质更好。  相似文献   

20.
孙倩云  邓玉  侯晓坤 《四川环境》2012,31(2):98-102
介绍了饮用水水源地中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根据雅安市雨城区农村水源地水质实测资料,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Cr(VI)>As>Cd,而躯体毒物质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Hg>Pb>Mn>Fe,但前者的影响远大于后者;(2)水源地中的3种基因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0×10-6a-1,且Cr(VI)的健康风险危害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0×10-5a-1,应将Cr(VI)视为本区饮水的优先治理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