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前言食品加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往往是高浓度有机废水,用活性污泥法处理这种有机废水效果比较理想,但一般来说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存运转管理麻烦,装置占地面积大,排放剩余污泥引起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开发出膜分离式活性污泥法(PW系统)处理食品加工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其运转和处理效果良好,下面介绍用PW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关技术问题。2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食品加工厂的废水由于BOD浓度高、腐败性强,所以需要分解效率高的活性污泥法。通常所说的活性污泥法就是好气状态下分解BOD的繁殖的微生物群体,一般来…  相似文献   

2.
EM在污水生物降解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亮  汪?  王超 《环境工程》2001,19(6):15-17
利用有效微生物EM富集培养液进行污水处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1)EM富集培养液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污水 ;(2 )与单独的活性污泥处理相比 ,在活性污泥中投加EM富集培养液可以大大增强对污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胜仓升  沈小维 《环境科技》1991,4(1):45-48,20
1.前言含有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至今仍多采用活性污泥法。近年来盛行对控制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活性污泥所具有的机能及反应装置的技术开发,可以看到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连续开发了以新的设想和实验数据为基础的新型微生物处理装置已被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环境保护》1994,(5):37-3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最初在60年代主要用于工业微生物的发酵生产.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开始将这一技术引用到废水处理领域中,将筛选出的有特殊降解功能的高效优良菌种或活性污泥加以固定,构成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系统,由于它是人工强化的微生物体系,有特定的微生物封闭在高分子网络载体内,所以它和传统悬浮生物处理法相比有如下优点:处理有机负荷高,装置容积小,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能纯化和保持高效菌种,产污泥量少,无污泥膨胀,耐毒性强,固液分离效果好.固定化微生物是废水生物处理由生物自然净化→人工培养微生物絮体(活性污泥)→人工强化高效高浓度微生物絮体(微胶囊)的必然发展阶段,所谓强化有两方面:优势菌种是人为选定的特效降解菌;固定化载体是为微生物创造的更不易解体的生存环境.因此固  相似文献   

5.
齐鲁30万吨乙烯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其实质就是利用各种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成份。该装置1987年5月投用后,随着运转情况的稳定,生物相的变化也趋于稳定,并呈现一定规律。一、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及处理工艺在活性污泥法处理石油化工污水中,起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黄霞  俞毓馨  王蕾 《环境科学》1993,14(1):41-48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其优点是:①能在生物处理装置内维持高浓度的生物量,提高处理负荷,减少处理装置容积;②污泥产量低,固定化活性污泥的剩余污泥产量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4—1/5;③可选择性地固定优势菌种,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④抗有毒物毒性能力强,在废水处理中显示出极大潜力。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原油田东濮老区采出水成分复杂、处理安全环保压力大的现状,为解决现有水处理工艺药剂用量、污泥残渣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的难题,采用微生物活性污泥法,同时配套管式纤维超滤膜,开展"微生物活性污泥+膜过滤"水处理技术。通过将筛选出的适应中原油田污水复杂水质特性的最优微生物菌群投放至微生物反应池,集成管式超滤膜装置,在污水处理站开展"微生物活性污泥+膜过滤"处理技术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油田污水,出水悬浮物(SS)、含油量、悬浮物颗粒粒径中值、平均腐蚀速率、硫酸盐还原菌(SRB)等各项指标均达到SY/T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回注标准;同时污泥产出量和处理成本较原处理工艺降低,实现了油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猪场废水高色、高浊、高盐的水质特征对藻菌微生物体系处理效果的限制作用,采用电场处理与多种不同微藻/细菌(活性污泥)微生物体系处理相结合,考察了电场对微生物处理猪场废水的效果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对比微藻、微藻-活性污泥、活性污泥3种微生物体系对经电场处理养猪沼液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微生物生长情况,考察了电场处理对微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电场对养猪沼液色度和浊度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0.43%、99.69%;电场处理后的沼液再进行微生物处理可取得更优的处理效果,微生物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0.65%、67.30%.此外,微藻-活性污泥共生体系在污染物去除效果和生长状况方面均优于单一微生物体系.微藻-活性污泥体系最终叶绿素a含量为接种时的7.65倍,活性污泥生物量为接种时的1.51倍,远高于单一微生物体系.说明电场处理与微藻-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同时获得更多有价的生物质资源,实现更为可观的经济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剪切作用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系统(SBR)研究了搅拌型反应器中水流剪切应力对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通过微生物数量、絮凝体形态和微生物种群的观测分析,探讨了水流剪切应力影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数量和沉降指数随水流剪切应力增加先减少后增加,活性污泥的界面沉降速度随水流剪切应力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水流剪切应力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沉降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剪切应力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转盘法的若干弊病,日本大丰机械产业公司开发了一种不排剩余污泥的新生物处理方法——大丰式接触氧化法。该法巧妙地吸取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转盘法的优点,通过吸附在接触滤材上的各种微生物群,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同化、异化、消化等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公司从1972~1985年施工的装置工程达83项,得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装置废水在进入处理槽前,一般先进行充分的前处理。处理槽是由曝气槽中填充接触滤材——专利产品“接触纶”(图1)组成的。根据进水的  相似文献   

11.
降解含酚工业废水微生物的筛选及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含酚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62株细菌和2株酵母菌,经过不同酚浓度的筛选,得到了9株抗高浓度酚的优良菌株.在人工模拟控制的条件下,对曝气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微生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pH 为5—6的条件下,这些微生物降解酚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合细菌(简称PSB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报道屡见不鲜。我国曾对豆制品、柠檬酸、合成脂肪酸、牛类尿、乳胶、印染及洗毛废水等进行了PSB法处理的研究。日本也建立了一批日处理几十至几千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大中型实用系统。利用PSB法处理废水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负荷高、处理效率高、管理方便、节省能源、设备装置简单,占地面积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废水及活性污泥中确定异养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密度,选择酶活性测定的可能性,在废水中,酯酶及脱氢酶的活性与四种(?)过异养菌菌落测定酶活性的方法(α糖甘(?)酶、丙氨酸氨肽酶.酯酶及脱氯酶)的图示,可用于确定中试装置的活性污泥和厌氧水解作用污泥的特性 在两种污泥中,酶活性模型明显有差异,表明其微生物种群不同或生理性质存在差别,四个生产规模污水处理活性污泥中,活性污泥酶活性模型受到进水成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纳米颗粒对活性污泥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本文建立模拟序批式活性污泥实验装置,研究了纳米氧化锌颗粒对活性污泥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脱氮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中含较高浓度纳米氧化锌颗粒时对活性污泥生物生长及污泥活性会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浓度焦化废水处理的中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同市煤气公司产生的焦化废水中COD、NH3-N等污染物浓度过高,外排水难以符合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为此,废水在排放前必须进行生化处理.该公司建厂以来,使用一套常规的活性污泥装置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但是处理后废水中COD、NH3-N的浓度值仍居高不下.2001年底在澳大利亚专家和大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协助下该公司建成了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中试装置,中试装置采用先厌氧反硝化,再好氧硝化的生物处理,并结合物理化学处理的方法,经过一年多的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经中试处理后,COD、NH3-N等污染物浓度都能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NMs)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污水中,从而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中,这可能会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污水生物处理效果。文章概括地介绍了目前关于NMs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及活性污泥中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讨论了其影响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机理;最后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磁效应及其强化废/污水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生物磁效应的现象、原理及其在强化废/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磁场对微生物运动、微生物生长、微生物酶活力以及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污水过程的影响。提出生物亲和亲水磁性填料以及磁粉的合理运用,可能是实现微生物磁效应在废/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神东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广泛使用的ICEAS工艺的活性污泥培养以及不同阶段主要微生物进行研究,研究活性污泥在不同生长阶段微生物的特点以及生活污水各项指标,有效地保证活性污泥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废水活性污泥中确定异养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密度,选择酶活性测定的可能性。在废水中,酯酶及脱氢酶的活性与四种通过异养菌菌落测定酶活性的(α糖苷酶,丙氨酸,氨肽酶,酯酶及脱氢酶)的图示,可用于确定中试装置的活性污泥和厌氧水解作用污泥的特性。在两种污泥中,酶活性模型明显差异,表明其微生物种群不同或生理性质存在的差别,四个生产规模污水处理活性污泥中,活性污泥酶活性模型受到进水成分影响较  相似文献   

20.
《环境工程》2015,(9):55-58
为了进一步优化活性污泥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减少剩余污泥量及臭气的排放,中试试验利用腐殖土微生物强化传统活性污泥法技术,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剩余污泥量平均减少40%,系统能耗可降低33%,除臭效果明显,实验现场基本无臭味,检测结果符合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通过本底值对比分析发现微生物降解了大量的臭气成分。经过微生物检测分析,系统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种,且相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这进一步证实了微生物菌群强化活性污泥法在消臭与污泥减量化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