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3,(1):8-8
一、党的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
陈俊 《环境教育》2013,(Z1):85-8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继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会议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委的见面会上也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  相似文献   

3.
张厚美 《环境教育》2013,(Z1):69-73
建设美丽广元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在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提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广元提出"十二五"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奋斗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一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新解读,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是我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6.
周训芳 《绿叶》2014,(7):30-36
民事诉讼程序本质上以解决私权纠纷为目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实施将面临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难的问题,而环保法庭并不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有效途径。从技术层面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难的最基础原因是《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没有列举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案由。法院应当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形势,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新类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纳入民事案件案由体系,并完善相应的立案机制,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实施扫清司法障碍。  相似文献   

7.
正以"寓教于景"式的教学创新实践为例,从转变理念、多学科融合、教学环境营建等角度,介绍北京教学植物园在环境营建和教学内容融合、中小学生生态情感培育方面做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许敏娟 《绿色视野》2013,(10):44-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9.
策划人语:在百度上键入"美丽中国",可以得到两个显目的搜索结果,一是CCTV和BBC联合摄制的一部同名纪录片,其以精美的影像表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自然人文景观,其次就是"十八大"报告中的热点词汇,它承载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  相似文献   

10.
维权动态     
毛涛 《环境教育》2010,(8):49-49
<正>1.环境公益诉讼研讨会举行据《检察日报》2010年7月4日报道,山东省即墨市检察院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近日联手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公益诉讼"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1.
金龙腾飞辞旧岁,玉蛇舞动迎春回,新年开局,周生贤部长在2013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工作要求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国环保系统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认识,用生态文明建设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更加积极、更加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做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环境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的表现,能对权力腐败予以防治,其首要前提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只有逐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让公民充分了解政府工作,才能对政府工作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文规定:"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最新修改增加了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从此前试点情况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占比最大,加之"生态文明"入宪,此类案件在今后一段时间依然会是行政公益诉讼的重点。制度虽已建立但落实千头万绪,检察机关面临诸多困境。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全民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框架下,基于此类诉讼的公益性,寻找公众与检察机关之间的合作空间,可以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14.
环境公益诉讼是在传统诉讼制度无法应对严重的环境生态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诉讼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建立以来,已经被许多国家纷纷效仿。目前,我国法学界关于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探讨正如火如茶的进行着,纵观其中的观点,大多数都是主张扩大原告范围,授予检察机关、环保人士、环保团体甚至动物体诉讼资格,这是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立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加剧,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由此引发了层出不穷的环境争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为最有强制力、最为公平正义的终局解决办法,是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环境权益的最有效途径,并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起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从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理论出发,借鉴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的经验,分析我国环境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旨在探索一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保护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环境公益诉讼备受关注。无论是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还是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均首次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予以确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应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2015年7月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公布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环境公益诉讼迎来新的篇章。但是,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虽优势明显,却任重道远,相关制度与机制仍在试点与完善之中。因此,本文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以对此问题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这组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词汇,对于长春环保人来说尤具深意。建设生态文明,关系群众福祉、关乎城市未来。近年来,长春环保人积极探索,主动谋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针对危害群众健康的服务业烟尘、油烟及噪声污染等问题,扎实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环境公益诉讼从制度层面上找寻出了解决环境案件的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验证,然而我国并没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对其概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国外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以此来完善我国法律中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弥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独立列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命题。在党章修正案中增写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段落,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