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正偲  董治宝 《环境科学》2013,34(2):499-508
大气降尘收集方法较多,但目前还没有通用的野外观测方法,由于降尘收集方法的多样性以及降尘缸收集效率的不同,所观测的结果很难进行对比.目前对各类降尘缸收集降尘效率的研究较少.在腾格里沙漠地区,利用国家标准规定降尘缸,对干法、湿法、过滤网法、过滤网+玻璃球法和减速沿法这5种降尘收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降尘收集方法的收集效率,为准确评价区域降尘量提供依据.干法收集的降尘量仅占湿法的5%~62%;减速法仅占湿法的50%~95%;过滤网法仅占湿法的43%~89%;玻璃球+过滤网法仅占湿法的40%~80%.不同的降尘收集方法,风速明显影响降尘效率,平均风速<2.5m·s-1时,降尘效率随平均风速增加而降低;但在平均风速>2.5 m·s-1时,降尘效率与平均风速之间无明显规律.湿法收集的降尘粒度最细,依次为减速法、玻璃球+过滤网法、过滤网法和干法.平均风速,>5 m·s-1的平均风速与湿法,减速法收集的降尘量之间可以用指数函数表示.不同降尘方法观测的数据可以相互转化,干法、过滤网、过滤网+玻璃球法、减速沿法与湿法收集的降尘量之间为线性相关.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减速法能够作为一种替代湿法进行收集降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降尘和酸雨对土壤蔬菜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壤蔬菜系统常受到降尘和酸雨的交替污染。但不同的土壤蔬菜系统对大气降尘的酸雨的反应不同。酸雨和降尘的复合污染比单因子污染的危害更大。本文通过模拟重庆市酸雨和降尘,研究了以上生态环境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叶白玉 《福建环境》1995,12(2):27-27
空气中灰尘的自然沉降量的测定列入国家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在南方地区,一要用湿法收集。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要求,在置缸时根据当地的月降雨量和蒸发量加入适量的水,使在整个采样期间应保持降尘缸内要有一定的水份,以保证收集降尘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防冻剂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大气降尘监测过程中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造成采样溶液结冰,致使缸裂,缺损监测数据的问题,采用低共熔混合物理论,经多次实验确定改用10%氯化钠溶液作为采样液,使监测数据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降尘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其在模拟酸雨下的溶出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大气降尘的形貌,运用BCR分级提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Mn,Fe和Cd的含量及形态分布,探讨模拟酸雨条件下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小粒径降尘较大粒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也较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除Fe外)均以残渣态为主, Cd含量极小,未检出;粒径相同的降尘中,Fe含量最高,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可提取态达到70%以上;Cu,Pb,Zn,Cr,Ni和Mn均以残渣态为主;Cu,Pb和Cr在小颗粒中相对富集,造成小粒径降尘的生物危害性更大;模拟酸雨条件下,Cu,Pb,Mn,Fe和Zn的溶出量均随pH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陈海峰 《环境工程》1989,7(2):39-40
本文总结了大气、水质、土壤监测采样的六项经验:冬季采集含酚气样的保温措施;采集气样用吸收管的遮光,防止破损措施;阴天测定大气中的悬浮微粒应适当延长干燥时间;测定降尘用集尘缸的缸口应和保护容器口持平;表层、深层水样氨氮含量对比试验表明,监测应取表层水样;采集含砂石的表层土样时省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降尘对甘肃大气环境背景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近15年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较大沙尘暴个例,就沙尘暴对甘肃境内大气环境背景值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使用降尘背景观测点的大气降尘资料和样品,统计、分析和研究了沙尘暴降尘在各地区的沉降量、分布范围、化学组分和粒度分布特征等问题.研究认为:沙尘暴不只是一种特异的灾害性天气,同时它还是一种跨地区的大范围大气污染现象;在无湿沉降机会时,它会被输送到很远的地方,所影响和污染区域也会更大;沙尘暴还会向下游地区输送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和长期的影响;沙尘暴降尘量在甘肃的分布是以河西走廊东部为中心,向大气环流下游地域扩散,形成一个自西向东南迅速递减的梯度分布状态.受沙尘暴降尘的影响,近15年来甘肃省大气自然降尘背景值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石家庄采暖季铺装道路降尘中元素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利用降尘缸收集市区4种类型道路的降尘样品,分析降尘PM_(2.5)中Na、K、Cr、Ni、Cu、Zn、As、Pb、Al、Mg、Ca、Fe、Si等13种元素在不同类型道路、不同高度的含量特征,采用富集因子、主因子分析推测PM_(2.5)中元素来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主干道和支路降尘中元素含量最高,快速路最低,地壳元素Al、Si、K、Na更易在1.5 m高处富集,2.5 m高处多人为污染元素如Cr、Ni、Cu、Zn、As、Pb;富集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采暖季道路降尘PM_(2.5)元素来源于燃煤燃油、交通(机动车尾气排放及零件老化磨损、轮胎磨损、道路扬尘)、建筑扬尘和生物质燃烧;富集因子范围0.35~100.45,地壳元素无富集,Cr富集因子平均值达100,生态风险指数高达320,富集程度极强且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由其形态分布所决定,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为了解城市大气降尘中的镉污染,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成都经济生态区内不同区域的24个大气降尘样中镉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的镉主要以残留态存在;各形态镉在总镉中所占的平均百分比含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交换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78.907%、8.917%.6.420%、3.419%、2.365%);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镉具有较高生物有效性,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这3种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很低。分析得出:汽油和煤的燃烧,以及工厂排放镉能加大城市大气降尘的镉污染。  相似文献   

10.
运用Tessler形态分类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粒径降尘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Cu、Pb、Zn、Cr的存在形态,讨论了不同存在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Cu、Pb、Zn、Cr在降尘中的主要形态按顺序分别为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晶格态,其活性顺序为Zn>Pb>Cu>Cr;4种元素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在小颗粒中的分布均比在大颗粒中占优势,说明小颗粒中金属元素较为活泼,其环境危害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降尘监测可以较客观地反映与评价城市区域扬尘污染水平。及时掌握降尘污染状况,对区域扬尘污染治理措施成效和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具有实际意义。降尘监测具有采样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行、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但是监测周期长、环节多等都会影响降尘监测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吴泾工业区扬尘污染治理中降尘数据分析发现,降尘监测中存在降尘数据波动大、受周边环境影响大、人为损坏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天津市春季道路降尘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于2015年3月22日-5月23日用降尘缸采集天津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快速路道路两侧道路降尘样品,利用再悬浮系统将道路降尘中PM2.5悬浮至滤膜上,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PM2.5中7种重金属(Ni、Pb、Cd、As、Mn、Cu和Zn)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道路降尘PM2.5中Ni、Pb、Cd、As、Mn、Cu和Zn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37.05、82.50、1.73、25.65、380.18、201.08和736.43 mg/kg;Igeo(地累积指数)显示,Cd属于强污染,Zn和Cu属于中到强污染,Pb属于中度污染,As属于轻度污染,Ni和Mn属于无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手-口摄入是道路降尘PM2.5中重金属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儿童的暴露剂量和非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总非致癌风险次序为As > Pb > Mn > Cu > Zn > Cd > Ni,其中儿童手-口途径As的暴露风险商(HQing)及非致癌总风险(HI)均为1.23,大于限值(1),对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其他重金属非致癌总风险均低于限值,对人体无非致癌风险;道路降尘PM2.5中Ni、As和Cd通过呼吸途径对人体均无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3.
选取滨海城市厦门建筑、道路和村庄的降尘为研究对象,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对降尘中的二口恶英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降尘中二口恶英的含量在128~776 pg/g范围,平均值为377 pg/g;其中道路降尘中二口恶英的含量最高,浓度均值为421 pg/g,其次为村庄降尘和建筑降尘,仅为道路降尘的0.3和0.7倍。降尘中二口恶英毒性当量同样表现为道路降尘>村庄降尘>建筑降尘。二口恶英的呼吸暴露风险显示儿童呼吸暴露量要高于成年人,虽然除了集美大道降尘中二口恶英的呼吸暴露量高于WHO建议标准外,其他7个点位二口恶英的呼吸暴露量低于WHO的标准,但厦门市作为滨海城市降尘中区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形势严峻,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危害,其中危害植物的典型形式就是叶表降尘。虽然植被具有净化空气的滞尘能力,但是大气降尘也会在植物叶片表面长期积累进而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阻塞气孔等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或作物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作物叶表降尘的采集方法和降尘特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环境意义,然而由于叶表降尘的"微量"特点,目前可行的能准确收集全部叶表降尘并进行定量的方法非常少,而且通常不能获得降尘样品供后续分析使用。该方法利用针筒与针头过滤器组合将降尘直接洗入针筒并通过微孔滤膜截留,再用叶面积仪确定单位叶面积降尘量,避免了降尘损失和称量误差,且能完整定量收集降尘样品供重金属污染物成分等物理化学分析,在环境科学和生态保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昆明城市环境空气降尘污染的演变与防治对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过去20a来的昆明市空气降尘监测数据,研究昆明市空气中降尘污染的水平、演变、季节变化、降尘内在物质的构成成分、来源贡献,污染扩散,提出控制降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采煤机高压引射降尘系统、液压支架自动喷雾、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超限自动喷雾等综合防尘技术在开元公司矿井中的应用。通过对降尘系统效果监测和分析,降尘效率达到84.1%,降尘效果明显,改善了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粒径降尘中痕量金属元素Cu、Pb、Zn、Cr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Tessler形态分类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粒径降尘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Cu、Pb、Zn、Cr的存在形态,讨论了不同存在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Cu、Pb、Zn、Cr在降尘中的主要形态按顺序分别为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晶格态,其活性顺序为Zn>Pb>Cu>Cr;4种元素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在小颗粒中的分布均比在大颗粒中占优势,说明小颗粒中金属元素较为活泼,其环境危害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降尘污染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城市大气降尘概念入手,阐述了城市降尘的理化特征,重点探讨城市大气降尘污染研究现状和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来源示踪研究,以期为大气环境污染的有效整治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从太原市8个监测站点采集的大气降尘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和粒径分析,研究了降尘化学组分及降尘来源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太原市降尘的粒径大小受地理位置影响显著,呈现南部粒径大,北部粒径小的特点,且呈现秋冬季粒径偏大的季节特点,这与太原市降尘污染源的时空分布有关.此外,不同粒径大小降尘的化学组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尤其是OC、SO42-和无机元素Ca、Si和Fe等组分.源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源对太原市各粒径大小降尘样品的贡献均较高(33.7%~37.5%).同时,建筑尘源(21.8%~31.6%)和钢铁工业源(5.1%~18.1%)对中粒径和粗粒径降尘具有显著贡献,燃煤源对细粒径降尘的影响也不可忽视(14.1%~22.6%).  相似文献   

20.
以齐齐哈尔市近5年降尘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城市大气降尘状况及变化趋势,总结出市内不同功能区域降尘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降尘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