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核电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核电厂必须充分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特殊性,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安全的指示精神,持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始终恪守“安全第一”,始终坚持“严、慎、细、实”,以对党和国家、人民、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加强核安全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核电厂安全文化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厂的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核电厂的安全文化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第1是体制,由单位的政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第2是每个人的响应,这些人在上述体制中工作,并从中受益.提出了核安全文化的起源、特性和发展,以及核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培育良好的核电厂运行阶段安全文化,通过分析核电厂运行特征,总结已有的核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核电厂运行阶段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价值观、行为、系统和环境4个层次,并细分出13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指标之间的非独立性和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以及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调研数据,可得到核安全文化评价指标权重,并甄别出改善核安全文化的关键在于决策层的安全意识、以身作则等指标,为核电厂运行阶段安全文化的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安全文化"一词起源于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爆炸及核泄漏事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事故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安全文化"一词,认为安全文化的缺失是该核电站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亦即人的因素造成了事故。1988年,在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出版的《核电厂基本安全原则》一书中,将安全文化确定为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安全文化”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为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营而提出的管理概念。这个创造性概念的提出,虽然只有20年,但作为这种文化本身,它却与人类历史等长,它使人类趋利避害的古老文化有了恰当的语言表达。正因为这样,1992年,当这个概念从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引入时,国人便恍然大悟,立即意识到安全文化不限于某一地域、某个民族,也不限于某一方面、某个历史阶段,它是人类追求安全的产物,也是人类获得安全的保障,更是人类薪尽火传的手段。于是,学界和媒体便携手共倡,一面广泛传播安全文化;一面立题研究,跳出“核安全文化”的局限,并为安全文化的本土化寻根溯源。  相似文献   

6.
<正>管理:强调独立监督和公众知情从拿破仑时代起,法国人就建立起独立监督和保证公民权利的诉求。在核能安全保护方面,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2006年,为确保核安全监督的有效性,法国通过修订法律,设置独立的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该局直接由总统和议会独立任命的5人委员会领导,分别对法国11个大区实施核安全监督,并向每个核电厂派遣劳动监察员,对健康和安全法规的合理实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吴健  李秋菊 《安全》2000,21(1):35
核电工业是我国的新兴工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核电在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作用.这10几年来,我国先后建起了大亚湾核电厂和秦山核电厂,目前,连云港核电厂、秦山二、三期核电厂、大亚湾二、三期核电厂也都正在建设中.我国建造的核电厂已出口到巴基斯坦.发展核电将是21世纪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计划到下个世纪初将建成一批大型核电厂.IE级氢气监测仪及测量系统的研制成功无疑将成为保证核电厂安全运行的既可靠又经济的安全仪器,同时又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核电厂的安全是关系生态、环保等国计民生的大事,一旦出现事故将会给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并造成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因此,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关系重大.如当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时,由于锆水反应会放出氢气,因此只要连续监测安全壳内的氢气浓度,就可以及时了解安全壳内的事故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更大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美国,连续监测氢气浓度已由原子能管理委员会列为减少潜在爆炸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已被国家核安全局列为核电厂设计、制造、投产发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秦山核电一期工程30万kW压水堆核电厂是我国第1座自行设计、制造的核电厂.1986年我所承担了核安全级(即IE级)防爆式氢浓度监测仪的研制任务.该项任务于1989年通过核工业部鉴定和验收.1990年初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毕.该核电厂在1991年正式并网发电.至今我所生产的IE级氢浓度监测仪仍在秦山核电一期工程中使用.1993年我所又承担了我国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厂IE级防爆式氢浓度监测仪的研制生产任务,该项目在秦山一期的基础上从机械结构设计、电路设计上做了大量改进,使其更能满足核电厂的使用要求,于1997年1月正式通过验收,并在1997年10月从上海港运往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厂投入使用.1996年我所又承接了秦山二期工程核电厂IE级氢浓度监测仪的研制任务.该核电厂计划在2002年正式并网发电.届时,我所研制、生产的IE级氢浓度监测仪将在这些核电厂安全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所的IE级氢浓度监测仪的质保等级为Q1级.在研制中,制定了<质保大纲>、<质量计划>,对重要环节设定质量见证点,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做到对每个环节的可追述性.使IE级氢浓度监测仪完全符合国家核安全局规定的质保等级要求.取得了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质保部门认可的生产核安全级氢分析仪的资格认证.经过10余年的研究、试制,该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传送器的防爆设计按国标GB3836.1-83通过了国家防爆电气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核安全分析时,需要考虑核反应堆设计、运行、管理及计算评估等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而人员进行风险评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时间,并带来人因失误的不确定性增大。利用云计算,可以有效地解决核安全分析面临的资料繁杂,模型构造麻烦和信息不共通等缺点。提出核安全云的概念,将云计算与核安全分析结合起来,借助计算机平台对核电厂的选址定点、建造、调试、运行及退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计算,更全面的分析各种不利条件,及时地做出决策,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降低计算成本,可更准确地实现核电站安全分析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核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及起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和讨论,确认事故源于一系列人因失误—有意识违反操作规程:为完成汽轮机试验不顾反应堆将进入不稳定状态,眼看要发生事故还想试着把试验做完,最终酿成了一场人为的核灾难。1986年IAEA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交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审评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概念,随后在1991发表了一篇专著《安全文化》(INSAG  相似文献   

10.
危险化学品生产是当前的高危行业和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面对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开展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事故预防系统防止事故的发生非常关键。“纵深防御”原则作为核电厂实现核安全的一项基本原则,为核电厂长期稳定安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危化企业提升事故预防能力,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借鉴“纵深防御”原则,文章分析危化企业应用“纵深防御”原则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必要性,结合生产特点建立了事故纵深防御系统,对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核安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评述了 2 0世纪的核安全 ,总结了其特征和发展方向及困难。核能在为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人类安全造成几次重大冲击 ;面对国际性的风险与挑战 ,国际社会间加强合作 ,逐步形成了核安全国际管理体制 ,有效地促进了全世界核安全水准的提高 ;回顾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历程并论述了我国核安全的现状 ;最后对 2 1世纪的核安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核资源广泛利用,核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新的安全形势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核和辐射安全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核恐怖事件的潜在危险在不断增加,核设施和辐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失误等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核设施极有可能成为敌人精确打击的战略目标,因此,核安全和辐射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存在的隐患,应从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监测系统开发、人员培训、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完善法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现状的相关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哩岛核电厂2号机组(TMI-2)发生了反应堆堆芯熔毁事故。虽然该事故没有对公众造成安全与健康影响,却成为美国核能工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30年后的2009年11月21日16时,三哩岛核电厂1号机组(TMI-1)反应堆厂房在进行维护时,发生放射性尘埃意外泄漏事故,尽管同样有惊无险,但2次事故的发生,使得核电厂的安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要闻     
<正>习近平在核安全峰会上强调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本刊讯2014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荷兰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强调,20世纪,原子的发现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核能发展也伴生着核安全风险和挑战。人类要更好利用核能、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应对好各种核安全挑战,维护好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加强核安全是一个持续进程。核能事业发展不停步,加强核安全的努力就不能停止。  相似文献   

15.
吴健  李秋菊 《安全》2000,21(1):35-36
核电工业是我国的新兴工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核电在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作用。这10几年来,我国先后建起了大亚湾核电厂和秦山核电厂,目前,连云港核电厂、秦山二、三期核电厂、大亚湾二、三期核电厂也都正在建设中。我国建造的核电厂...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在APl000核电站中使用的非安全相关压力容器,有的用于核岛,有的用于常规岛。虽然这些非安全级压力容器与核安全无关,但由于它们是压力容器,与常规压力容器一样同样可能存在着爆炸危险,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必将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影响到核电站的正常运行。AP1000核电站依托项目中非安全相关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规格书也是由美国西屋公司编制且采用ASMEⅧ-1规范要求,这些压力容器无疑都是在国内使用。用于核岛的这类压力容器既不属于我国核安全法规HAF601《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监管范畴,也不属于民用压力容器的安全法  相似文献   

17.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可以论证核电厂的风险满足安全目标,也是对运行核电厂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例如核电厂的在役检查、安全分级、技术规格书优化等。核电厂的风险指引管理是在确定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概率安全评价的结果进行风险影响评价,以此来论证决策的合理性。核电厂的重要设计改进通常基于传统的工程分析结果,没有分析其对核电厂整体风险的影响。重点探讨风险指引决策的基本原则以及方法,以核电厂设计改进实例探讨如何在分析时引入风险指引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国际原子能机构f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洵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认同。近年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但究竟如何可持续地发展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仍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关注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核电厂建造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软件、硬件、环境、人员(SHEL)模型,从4个方面划分维度,设计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量表;在建筑工人中开展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20. 0和AMOS22. 0软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结果表明: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有项目部安全职责、班组内沟通、班组成员安全态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作业环境5个维度;该量表可有效测量核电厂建造过程中的班组安全氛围,测量结果可为核电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管理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直观定量地研究了大亚湾、岭澳、田湾、秦山等各核电厂单位装机容量(MW)三废年度实际排放值或产生量,揭示了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管理评价指标数据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识别出了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管理评价指标数据的主要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各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状况,主成分分析得分以秦山核电站第一期核电厂最高,其他依次为田湾核电厂、秦山核电站第二期核电厂、岭澳核电厂、大亚湾核电厂,秦山核电站第三期核电厂最低,即秦山核电站第三期核电厂在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管理最优,大亚湾核电厂次之。辅助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管理作出快速分析与决策,以提高检测能力和监管能力,具有很好地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