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田采出污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回注、回用工艺作了全面介绍,提出了处理工艺各阶段常用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与进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陈进富 《环境工程》2000,18(1):18-20
在简要总结国内主要油田的采出水治理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油田采出水治理的一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提出油田外排采出水的治理应采用生化技术,国内应注意高效一体化的采出水治理设备和稠油污水处理药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油田红浅稠油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稠油废水再生后回用热采锅炉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除氧工艺对稠油废水进行处理,出水各指标可达到热采锅炉给水水质标准,该工艺在油田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庄孜煤矿矿井水呈负硬度的水质特征,开展了石灰法软化处理试验研究,考察了石灰法对矿井水中总硬度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投加消石灰后对出水总碱度、pH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石灰投加量为150mg.L-1时,出水总硬度由260mg.L-1降至144mg.L-1,去除率为44.6%,出水经煮沸后无明显沉淀物,满足矿井水回用需求;投加消石灰后,出水总碱度逐渐降低,出水pH一直升高,出水电导率先下降后升高。石灰法的药耗成本经估算为0.214元/m3,可作为新庄孜煤矿矿井水软化处理的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油田采出水用杀菌剂毒性进行评价,为员工安全操作及职业病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物试验方法,对某油田采出水用杀菌剂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该油田采出水用杀菌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 50)为316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对普通级成年新西兰白兔皮肤为中等刺激性,对眼睛为严重眼损伤/对眼造成不可逆影响;对普通级白化豚鼠皮肤为低致敏性。结论:该油田采出水用杀菌剂对皮肤、眼睛可能存在较大损伤,作业人员进行相关作业时应做好防护。  相似文献   

6.
油田采出水膜法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回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膜法处理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油类、细菌、硬度,防止油层堵塞、结垢和外排水的环境污染,对于促进油气田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微滤、超滤和纳滤、反渗透膜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已有较多的应用研究.超滤在除油和除浊方面表现出...  相似文献   

7.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田采出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处理难度高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寻求合适的处理技术一直是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油田采出水的产生和特点,介绍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离技术、过滤技术、膜技术、气浮技术、吸附技术等物理法;盐析技术、混凝沉淀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等化学和物理化学法;活性污泥技术、生物滤池技术等生物法,并概述了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现有技术分析,总结出当前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处理难点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石油采出水中的成分复杂,主要污染物包括原油、COD、悬浮物、硫化物、氨氮、以及大量的盐类等.如果把这些污水直接排放,将会对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处理油田采出水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之进行治理也成为最迫切的事情.本文对大庆采油四厂的油田采出水进行了水质分析,研究了胶束强化超滤降低油田采出水矿化度技术,并根据实验数据,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用膜技术降低采油污水矿化度,使其能达到排放与回注、回用标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回用热采污水对于油田节约清水资源、减轻环保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污水回用锅炉除硬度或者除盐处理技术有离子交换法、蒸发法、膜处理法,油田上应用最广的是离子交换法。该技术在河南稠油联合站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污水回用锅炉的综合经济效益为节约清水费用+节约燃料费用+节约富余污水外排或回灌费用-污水回用处理成本,每回用1 m3污水可以产生13.76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油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大庆油田目前采油出水的种类、数量、性质、处理状况及排水去向。介绍了不同采油出水的水处理工艺。结合目前油田生产实际 ,提出了当前含油污水重点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11.
高效原油降解菌处理油田采出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油田采用废水中原有微生物种群分离驯化出的高效原油降解菌,通过单一菌种高效原油降解菌降解性能实验,高效混合菌正交实验,最佳组合菌株的连续生物处理油田采出水实验,都取得了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的良好效果。这表明在常规物理,化学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再空度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高效物化法处理炼油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斜板式隔油沉淀与两级混凝气浮组成的工艺处理炼油废水。隔油池中设置斜板提高了油与悬浮物的去除率,同时也提高了油的回收量。循环式刮油刮泥机可及时刮除浮油与沉泥。混凝使胶粒与乳化油粒脱稳、聚集,易被气浮法去除。两级气浮串联使气浮系统的去除效率高并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3.
粗粒化法处理乳化食用油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W型和H型改性聚丙烯纤维作为粗粒化材料,能有效处理乳化食用油脂废水,某些指标显示H型比W型具有更好的除油性能。废水流速和粗粒化材料填充量,是影响粗粒化除油效果的两个重要工艺操作参数,在最佳流速和适当填充量下,能使粗粒化取得最佳最经济的效果。超过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会影响粗粒化除油的效果;废水的温度对粗粒化除油的效果影响不大。实际处理餐饮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粗粒化技术能有效降低餐饮废水中的含油量,并能大幅降低COD的浓度,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种不同的工艺 (隔油 -破乳絮凝 -砂滤、隔油 -水解酸化 -SBR和隔油 -破乳絮凝 -SBR)对某油田采油废水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某油田采油废水经隔油 -破乳絮凝 -SBR处理后 ,COD、BOD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95 %和 90 %以上 ,出水指标达到了国家含油废水排放标准和回注水标准 ;经过隔油 -破乳絮凝 -砂滤处理后 ,COD和油去除率分别达到 85 %和 95 %以上 ,COD没有达到排放标准 ,油达到了排放标准 ;经隔油 -水解酸化 -SBR工艺处理后 ,COD、BOD去除率分别达到 85 %左右和 90 %以上 ,BOD达到了排放水标准 ,但 COD没有达到排放标准 ,仍需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XAD-8大孔吸附树脂将稠油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对稠油废水DOM及各分离组分进行TOC、UV254、硬度、Ca2+、Mg2+浓度等的测定,并采用官能团滴定、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稠油废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稠油废水中DOM以包括腐殖酸和富里酸两部分物质的憎水部分为主,两者分别占总TOC的18.64%和43.58%,亲水部分仅占9.35%,同时还有一部分有机物未分离出;紫外吸光度结果表明,稠油废水及各组分的芳香化程度为:腐殖酸>富里酸>稠油废水>亲水部分;官能团滴定结果表明,各组分的总酸度大小为富里酸>腐殖酸>亲水部分;稠油废水中DOM及各组分的硬度和Ca2+、Mg2+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腐殖酸和富里酸均和Ca2+、Mg2+发生反应,由此可推断由于腐殖酸和富里酸与交换下来的Ca2+、Mg2+的吸附作用导致两者可能因此粘附在大孔弱酸树脂上,从而影响树脂正常运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与官能团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几种吸附材料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油废水的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且对环境危害严重,吸附法是处理含油废水常用的方法,吸附剂性能的优劣对处理含油废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介绍几种典型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高吸油树脂、粉煤灰和膨润土;活性炭是处理含油废水最常用的吸附材料,高吸油树脂则是新型的有机吸附剂,粉煤灰来源广且价格低廉,膨润土资源丰富;几种吸附材料各有优点缺点,其特性、吸附机理、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未来用于含油废水处理吸附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化学絮凝法和SBR法对焦化蜡油精制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为最佳絮凝剂,最佳加入量为80mg/L,CODCr去除率为85.5%;用SBR法处理废水,CODCr由540mg/L降到112mg/L。经驯化过的污泥中,假单胞杆菌属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水质特点与回用要求,分析了预处理、二级处理、脱盐处理等单元的技术研究进展与潜在问题。分析认为: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水质复杂,呈现高COD、高TDS、高硬度、高氯化物等水质特征;针对有机物脱除难题,需进一步开发耐盐催化氧化技术、耐盐生化技术和高效抗污染膜浓缩新工艺;脱盐处理等单元应通过高级氧化工艺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含量,促进浓缩结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结晶盐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9.
机械修理行业产生的高浓油皂洗涤废水中含大量的油、皂、未失效的清洗剂及其他成分,水处理难度较大.笔者在小试及中试基础上确定了破乳除油皂、回收清洗剂的资源化工艺路线,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中和-络合萃取-双极膜电渗析处理金刚烷胺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和沉淀-络合萃取-双极膜电渗析组合工艺协同处理金刚烷胺制药胺化废水与溴化废水.结果表明,通过胺化废水与溴化废水的中和反应,可以大幅消减废水中溶解性固体和有机污染物,避免后续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在pH值为8.0、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对废水中TOC和TN的萃取效率分别为56.9%和20.6%,金刚烷胺及其衍生物几乎被完全萃取.以2.0 mol·L-1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可以将47.5%的金刚烷胺从负载有机相中反萃分离,再生后的萃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对萃余液采用双极膜电渗析进行处理,可以去除64.2%的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同时还能回收到较高浓度的酸,但由于氢离子的渗漏难以回收高浓度的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