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防灾博览》2013,(1):8-9
一年来,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地震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防震减灾根本宗旨,全面落实年度工作部署,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0.20"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确定的各项规划全部发布并组织实施.促进并实现防震减灾规划与国土资源等10项国家专项规划、20个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对接,积极推进防震减灾需求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7.75亿、6亿全年落实中央财政规划实施资金7.75亿元、省级财政6亿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是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部署建设的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行的项目。  相似文献   

3.
《防灾博览》2012,(4):6-7
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动员大会。大会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做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12,(4):10-15
在2012年7月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地震部门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在推动地震科技发展、强化管理等方面落实了新举措,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在本期关注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部分中国地震局所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及首批局属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以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为基础,结合承灾环境、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提出唐山市未来防灾减灾总体策略和未来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结构选取方向和限制性条件,为支撑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唐山市未来应急救援通道和重大防灾工程设施作出规划,为唐山市未来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也为其它城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提出的"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商业保险为平台,以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以及中国保监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8月20日签订的《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促进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精神,推进全社会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现对推进云南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7.
减灾短讯     
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年份。在国家层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迈出关键一步;在防震减灾工作层面,是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的最后一年,也是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1月7-8日,2020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61
灾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正在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对灾害与公共安全予以高度关注,并列出了重点支持领域: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核安全、火灾与爆炸安全等.……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2,(4):2-2
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地震部门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在推动地震科技发展、强化管理等方面落实了新举措,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1.
减灾短讯     
《防灾博览》2004,(5):45-47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于2004年6月17日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409号国务院令颁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新华社7月4日受权全文播发《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条例共6章40条,分别为总则、地震监测台网的规划和建设、地震监测台网的管理、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法律责任、附则。 条例规定,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下列建设工程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一)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学报》2007,16(6):224-22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大力加强减灾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灾害损失占GDP比例有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标:安全(security)、应用(Practice)、视野(Eyes)、语言(English)、展示(Demonstration) 背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加快提高中国地震局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根据《干部教育培训丁作条例》和《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和科技司(国际合作司)司于2009年3月3日-5月7日组织了这次赴美国芝加哥进行的地震应急管理境外培训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及对社会安全的冲击日益严重。因此,城市防震减灾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地球科学机构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期特别介绍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承担的《重庆市都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项目的实施为城市建设抗震设计、土地规划利用、重大工程选址和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地球物理灾害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20—24日在湖南慈利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黄委会、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灾害学杂志社等15个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名誊理事长顾功叙向会议发了贺电。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发了贺信。《科学年鉴》、《科学》和《自然》杂志编辑部派员与会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研究员团队完成的"大型复杂结构在线混合试验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型复杂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十分复杂,传统的数值计算和物理试验方法均难以准确模拟其大震损伤破坏全过程。王涛研究员团队历经12年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发展了协同数值域与物理  相似文献   

17.
农村跑马圈地风起云涌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小城镇建设进入第一轮发展期;90年代末,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小城镇建设迈入第二轮扩张期;2006年,中央在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中,有关"村容整洁"的表述,被基层理解为新村建设,于是农村城镇化伴随着新村建设的脚步,以县镇为代表的新一轮圈地扩张开始高烧不退,把农村城镇化建设演绎成为风起云涌的圈地运动,具体表现为:县市建成区炒地皮滥征地按照国际惯例,县和县级市都叫农村。由于我国  相似文献   

18.
《防灾博览》2012,(6):6
2012年11月6口,中国地震局与总参测绘导航局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总参测绘导航局局长薛贵江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致辞,并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是中国地震局和总参测绘导航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践军民融合,推进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导航规划实施,提升我国防震减灾和军事测绘导航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展望     
<正>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提出防震减灾的奋斗目标,就是到二○二○年全国基本上达到抗御六级地震的能力,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二是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三是试点并推广地震紧急处置技术,减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损失;四是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地震预报世界领先;五是实施强震应急响应与联动工程。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2,(5):6-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明确防震减灾战略要求,确立国家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颁布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修订《防震减灾法》,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国家防震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有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面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刊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地震局在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辉煌成就,借此向地震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致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