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炼油厂废白土的脱蜡脱油工艺及脱蜡脱油后度白土的湿法提纯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吸蓝量(M.B.)来表征提纯废白土的活性和蒙脱石含量,找到了废白土提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利用提纯废白土合成有机膨润土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对表面活性剂溶液回收炼油厂废白土中的石蜡和润滑油脱蜡脱油废白土的再生活化、综合利用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及工艺条件最优化,使蜡和油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3%和95%,再生白土的脱色效率优于新鲜活性白土。用脱蜡脱油废白土为原料制取的白炭黑和4A沸石的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炼油企业废白土排放污染环境问题,在实验室中利用溶剂进行脱油处理,其脱油率及脱油废渣活性度都较高,但再生后的脱油废渣仍难以重复利用。而利用废白土作型砂添加剂的试验研究,其工业试验结果较为理想,且能彻底解决废渣的污染问题,实现其环保利用。  相似文献   

4.
液膜乳化法处理炼油厂精制石蜡废白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碱液在蒸汽搅拌作用下与含蜡废白土接触反应以减弱和破坏废白土的表面能、孔结构及酸性吸附中心的活性,使石蜡充分释出,同时,反应生成物构成的表面活性剂所产生的乳化作用,促使石蜡充分转入水相,形成水包油的不稳定液膜,加水稀释后自然破乳化,石蜡回收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5.
石蜡和地蜡白土吸附精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石蜡渣和地蜡渣。蜡渣中的含蜡量平均在20—30%左右。过去对这些废渣一直没有进行过工业处理。为了消除污染,搞好“三废”治理,锦西石油五厂于一九七五年开展了蜡渣回收利用的科学实验。根据各种试验效果的比较,用尿素脱蜡车间排放的废尿素水蒸解石蜡渣的效果较好,且收到综合利用的目的。目前,这种蒸解方法已经用于该厂生产过程中,用废尿素水蒸解石蜡渣试验生产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絮凝-白土复合再生废润滑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与现状,提出以絮凝为主白土精制相结合的无污染、低成本的再生工艺技术。在前期絮凝剂脱色再生试验的基础上,重点考察白土精制的最佳再生参数,结果表明,在白土添加量8%~11%、白土接触反应温度130℃左右、搅拌时间20min、恒温沉降温度80℃、沉淀3h的条件下有最佳的再生效果。试验表明,在该复合再生条件下,经过再生处理后的废油基本上达到了该级别新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机车废润滑油再生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提出了一条废油再生的新工艺。采用乙醇胺做凝聚剂,配合离心分离和减压蒸馏技术处理废润滑油,即凝聚脱沥青-离心油渣分离-蒸馏脱水,轻油-白土吸附。其特点是减少了废气,废渣环境污染,提高了油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回收废白土中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回收废白土中油脂,油脂回收率可达96%。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作用原理、工艺条件的设计以及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与油脂回收串和油脂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废白土提纯土制备有机膨润土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最优化实验研究,并通过红外光谱、X-衍射谱、热重差热谱、黏度和溶胀性的测定与美国有机膨润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废白土提纯土合成的有机膨润土的各项技术指标与美国有机膨润土相当.  相似文献   

10.
水泥窑共处置废白土的环境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废白土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水泥窑共处置和焚烧炉处置系统3个类别的环境影响[人类健康(HH)、生态系统质量(EQ)和资源(R)]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窑共处置废白土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焚烧炉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水泥窑共处置和焚烧炉处置功能单位废白土的总环境负荷分别为-1.03,0.273Pt,前者的环境负荷比后者减少了477%,相应各指标的减少率为:HH 413%, EQ 479%, R 36.9%. EQ在2种处置方式的LCA中均为最敏感的影响指标.水泥窑系统中,避免了贡献率占97%以上的矿山开采阶段的环境影响,是降低整个系统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焚烧炉系统中,电力消耗是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阶段,对各影响指标都有很高的贡献率.二 、苯、重金属的排放是水泥窑共处置废白土的主要影响因子;粉尘和重金属排放对焚烧处置系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用界面张力扫描方程组法测定了石蜡的EACN值(EguivalentAlkaneCarbonNumber)并合成了C18~22烷基苯磺酸钠及C18~22.烷基磺酸钠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炼油厂废白土中蜡的回收实验表明,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溶剂与石蜡的界面张力较低,与十二烷基磺酸钠配伍后,石蜡的回收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2.
利用NH4F与废白土中SiO2反应生成的(NH4)SiF6溶液和NH3,进行闭路循环反应,生成NH4F与水合SiO2(白炭黑),通过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氟化反应,NH4F∶废白土=1.28,NH4F∶水=0.9,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氨化反应,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h,投料比=2〔25%氨水mL/(NH4)SiF6g〕。循环试验结果表明,NH4F转化率可达82%,白炭黑产率达90%以上,只需补充少量NH4F和氨水,就能在不产生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从废白土中制取白炭黑。  相似文献   

13.
国外凹凸棒石粘土的若干情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特别是美国凹凸棒石或坡缕缟石的名称由来、分布、基础理论和物化性能研究,开发应用,产品标准,公司及规模,与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研究、开发应用的比较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分选回收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废塑料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含量正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因此对塑料进行分选和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塑料分选技术是摆在我们中间的一项难题,目前生活垃圾废塑料的分选技术五花八门.由于在全国各地废塑料在垃圾中的还水量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能实现废塑料的分选还不成熟。因此,研究一套适合废塑料的分选技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current WEEE directive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manage 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 waste glass is inadequate. It is a serious opportunity to achieve resource conservation, reduction, stabilization and safety of management of TFT-LCD in the near future. To assist in achieving these goa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int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FT-LCD waste glass, which can be pulverized and ground and subsequently blended with clay, at various substitution levels (0–40%) and finally fired from 800 °C to 1000 °C to make eco-brick. The brick thus produced was analyzed to determine variations in weight losses on ignition, 24-h absorption, bulk density, shrinkag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changes. The results for specific gravity, water adsorption,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revealed that bricks made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TFT-LCD waste glass me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rick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water absorption, less weight loss on ignition, and a gain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in the clay-TFT-LCD waste glass bricks should encourage the use of TFT-LCD waste glass as a brick additive.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厨余垃圾采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复杂的混合生活垃圾相比,厨余垃圾成分较单一,需要针对性的采样方法.本研究基于生活垃圾分类背景,在《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CJ/T 313—2009)的基础上,就采样位点和采样节点数对分类存放的厨余垃圾采样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仅采集垃圾桶中间位点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不同情景应有不同的采样策略.当厨余垃圾流节点数少于2时需采集所有节点,当厨余垃圾流节点数为3~7时需采集2个节点,而当厨余垃圾节点数为8~18时需采集3个节点,均少于CJ/T 313—2009中要求的采样节点数.厨余垃圾的总量增大,则其最少采样节点数相应上升,但最少采样点受到厨余垃圾流节点数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