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13个国家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讨论了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会上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也就是《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会上还通过了具有10...  相似文献   

2.
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13个国家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讨论了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会上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也就是《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会上还通过了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会议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  相似文献   

3.
6月5日是“六·五”世界环境日。20年前的这天,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保护提到了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深切理解《宣言》的思想和含义,很多国家开始把环境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努力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2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再次发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并在巴西召开全球首脑“环境与发展大会”,以纪念《人类环境宣言》发表20周年,同时,迎接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的挑战,探讨建立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目的是提醒告诫人们,随着人口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已于6月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这次大会通过并签署了五个文件,其中《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是20年前《人类环境宣言》的深化与发展,是今后世界各国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主要精神,我们刊登了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扬祖的文章,供读者在学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前文第6条指出 :“历史已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为了现在和将来的世代 ,保护和改善环境与和平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已确立的基本目标一样 ,是人类的至上目标 ,而且它又是与这些基本目标相协调而实现的目标。”即宣言强调指出了“发展”和“环境”必须相互协调。同时宣言还指出 ,为保护和改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育是不可欠缺的。以此会议为契机 ,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是人类重大的共同课题达成了共识。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梅雪芹 《绿叶》2010,(11):90-96
在圣巴巴拉泄油事件发生后,历史学者纳什亲身参与到当时兴起的民众环保运动中,他为此写下了著名的《圣巴巴拉环境权利宣言》。纳什本人在宣读宣言之后践行了自己的理想,积极投身环境史研究,尽到了作为教师和学者应尽并可尽的责任。他和其他历史学者的环境史研究,既指导了很多环保活动家的行动和思考,同时也使我们开始反省自身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对待的自然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8,(6):4-5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颖  黄晓燕 《环境教育》2004,(11):24-26
一.环境教育 自联合国第27届会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以来;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蓬勃发展。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的共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联合国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都明确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塞萨洛尼宣言》提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东京宣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2月27日在日本东京发表了《东京宣言》,宣言中许多新鲜的观点和精辟的见解,对于我国环保工作者开阔视野,了解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动向,加强我国的环保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现将《东京宣言》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成都航空仪表公司在1992年“4·22”和“6·5”前后,向职工认真组织开展各项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以促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 1992年一开始,这个公司就紧紧抓住《人类环境宣言》发表20周年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即将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6月5日,世界环境日。15年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并在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此,环境问题正式列入了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议事日程。 15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环境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环境权,狭义是指公民享有良好生存环境的权利。广义是指国家、法人、公民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狭义环境权最早是1970年1月美国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的。该法第101条C项规定,“联邦议会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享有健康性的环境”。据此,美国许多州修改了宪法,明确规定了环境权。197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卜明确规定每个人都享有“促进健康的环境权”,并将环境规定为人类共同享有的福利,将环境权规定为基本人权。1969年6月,日本通过的《日本环境宣言》规定:一切国民均享有保持健康·提高福利,以及在舒适环境下…  相似文献   

13.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正>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还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大会上,人们就环境问题所取得的共识多于分歧,合作愿望多于对抗。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会上阐述了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介绍了我国为保护环境所做的贡献。由于我国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  相似文献   

15.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全球环境事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首次得到了明确而完整的表达。《宣言》原则7指出:“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差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他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他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负有责任。”人类共同生活在…  相似文献   

16.
2002年9月2~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宣言》包括了“从我们的起源到未来”、“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到约翰内斯堡”、“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多边主义是未来”和“行动吧”六个方面内容。《宣言》指出,这次会议“再次确认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提出:我们承诺建设一个人道的、公正的、负责任的、认可所有人都需要尊严的全球社会。《宣言》根…  相似文献   

17.
我说徐刚     
徐刚,崇明人,1945年出生,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学委员会理事、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等。其主要著作有:《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沉沦的国土》、《江河并非万古流》、《中国风沙线》、《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守望家园》、《国难》等。其作品近几年来曾获中国图书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中国环境文学奖、第四届冰心文学奖等。徐刚曾获选“世界重大题材写作500位”之一。  相似文献   

18.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西地中海国家加强环保合作首届西地中海"5+5"对话国环境和可再生能源部长级会议近日举行。会议通过了《奥兰宣言》,各成员国同意在环境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在奥兰建立"地中海可持续发展监测机构",标志着  相似文献   

19.
赋予公民环境权意义重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铬渣污染、癌症村、康菲漏油、PM2.5……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这些词语频频见诸报端,给公众带来的危机感不亚于食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再次成为全国两会代表热议话题,湖北经院院长吕忠梅就建议:赋予公民环境权。在健康环境中生活是我们基本的生存权之一。对此,《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条明确规定:"人类有权在一种  相似文献   

20.
<正>为积极推进国际气候系列公约的有效落实,中国以合作共赢推进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保障可持续发展,以绿色能源体系赋能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引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世界关注的中心聚焦全球气候变化。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历经了艰难的谈判之路[1]。《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等系列文件,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无论是中国、欧洲的洪灾,美国高达50℃的热浪,还是南美连续两年的干旱,都在向人类发出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