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由于该公司排污标准的提高和部分排放指标的削减,必须搞好建设和生产全过程的总量控制,提高排污达标水平。主要措施为:清洁生产,水污染物回收利用,深度净化污水,污水设施运行稳定可靠。经过实施,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满足环境总量控制目标前提下,总量控制目标可以在控制区城内的排污单位间、点源和非点源间平衡调剂,互相转让、交换,这就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交易政策。由于各工厂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经营管理水平、污水治理边际费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污染物削减能力、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工厂在治理费用上、技术上、经济承受能力上都具有优越条件,较容易达到总量控制目标,且有增加污染物削减的能力;而有的工厂 相似文献
3.
4.
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再次揭示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虽然规制措施不断严苛,但也存在诸多未曾虑及的方面,季节性总量控制就是其一。我国的季节性污染事件频发,也正表明我国亟需展开对污染物排放的季节性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冬两季水与大气环境条件区分明显,这也给实施季节性污染物控制提供了条件。而在浓度控制基础上对水和大气污染物质进行季节性总量控制就显示出了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6.
简述了开发区和总量控制的一般概念,为使新建开发区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在开发区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思想,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总量控制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开发区和总量控制的一般概念,为使新建开发区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在开发区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思想,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总量控制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8.
9.
从1985年上海黄浦江上游饮用水区实行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来,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实施了总量控制与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它是根据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环境管理和控制的。经过几年的实践,这项科学的环境管理制度已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仅对污染源实行排放浓度控制,还无法达到确保环境质量改善的目的;只有同时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进行控制,才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