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下水DNAPLs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别是DNAPLs污染是当前国际上地下水污染控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DNAPLs的监测技术、DNAPL在含水层的迁移及DNAPb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根据铁岭市地下水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结果,从水文地质单元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水资源量和行政分区因素以及地下水水质因素4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铁岭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进而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治理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受石油烃类污染以其污染普遍、危害性巨大、去除困难以及治理费用昂贵而受到各国环境学者和水文地质学者的关注。概述了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处理技术的进展,并对今后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张树恒 《青海环境》2005,15(4):162-165
文章根据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和动态监测资料,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在一些局部地区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其中,可直接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戈壁砾石带前缘地区,不可直接利用的地下水(咸卤水)主要分布于盆地中心地带,地下水污染呈点状或线状分布于人口密集的城镇及与工矿企业排污相关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人为因素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减少污染源的数量、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有效途径。按照国家环保部要求,通过污染源筛选以及对典型危险废物处置场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和监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掌握了背景、常规、特征污染因子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分布时空规律,来判断周边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和影响,为制定相应配套的污染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流区域地下水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双流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基础之上,选用了主要反映工业生活污染的综合指标COD、BOD5和反映农业污染程度的NH3-N,NO3-N,NO2-N作为评价因子,研究了双流地下水污染现状,采用了综合指数法和点群分析法分类并评价了区域地下水污染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对污染源及受污染地下水的调查首先从污染物的产生特性及嗅味入手,在对被污染地下水周边企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C/MS联用仪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分析,鉴定出污染物为四氢噻吩,利用气相色谱半定量分析出污染源及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最后确定出地下水受污染的原因以及其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8.
1993年12月30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并于1994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制定该标准的目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该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  相似文献   

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以及对地下水的污染,介绍了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措施,包括顶部覆盖层、垃圾分层填埋、地表入渗水导流等;然后主要介绍了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包括加药法、地下曝气法、生物修复,等。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一个中心内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以保护地下水供水水源为前提,查明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有害物质污染类别,污染过程和污染规律;确定地下水的污染源,判断地下水污染发展的趋势;为控制和消除污染,保护水源提出治理规划和防治措施;为完善水源地卫生防护带,为工业布局合理性提供依据,所以调查方法的科学性、综合性和逻辑性,是正确认识和查明地下水遭受各种因质污染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地下水水质改良方案,采取防御污染措施的先行步骤。鉴于地  相似文献   

11.
嘉陵江C市段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AD-2树脂富集水中有机物,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对嘉陵江C市段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共检出有机污染物13种,其中以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为主,并且有3种物质为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分别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荧蒽。  相似文献   

12.
焦化厂排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XAD-2树脂/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鉴定某焦化厂排水中的微量有机物。结果表明:焦化厂达标排放的废水中仍然含有芳香族及稠环类化合物如二苯乙醇酮、3,4-二氯-异氧杂萘邻酮、1,8-萘二甲酸酐,约占废水总有机碳含量的19.02%。特别是经氯氧化剂处理后生成许多卤代化合物,约占总有机碳含量的57.81%;其中包括毒性很大的二溴-氯甲烷、1-氯.1,2-二溴乙烷等,约占总有机物的7.54%。  相似文献   

13.
河水和底泥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G分析方法,对河水和底泥中相同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中有机物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仪分析了电子工业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成份,测定了该废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工业中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的主要成份为有机酸类、醛类、酯类、胺类、芳香酮类、酸酐类、砜类、聚醚类、醇类、芳香烃类、杂环类十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其中聚丙二醇类、脂肪酸类、丁烯酸类、苯甲酸类、苯甲酸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和噻吩类约占总有机碳含量的95%以上。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定对此类废水的处理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的机理,对吸附量和有机负荷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针对钻井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负荷的关系符合初始质量等温线;土壤中天然有机质含量越高,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能力越强;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持久吸附作用;天然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持久吸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6.
臭氧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作用规律及动力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臭氧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作用规律及氧化动力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通过臭氧直接反应或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行间接反应以及两者的结合对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进行氧化。臭氧有选择性地氧化有机污染物,主要与双键、活性芳香系统和未被质子化的胺类发生反应,而羟基自由基则可以和水中绝大多数化合物无选择性地快速反应,臭氧动力学的研究也涉及到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的问题,其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多采用溶质消耗法和竞争动力学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炼化企业循环排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不能满足脱盐处理工艺进水水质要求的问题,开展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循环排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处理工艺进行不同组合的实验结果得知:当反应时间控制在最佳值,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单独处理循环排污水时,COD去除率分别约为27%和20%,处理效率偏低;当两种工艺组合后,在臭氧浓度为12 mg/L、氧化时间20 min、吸附时间为10 min时,COD去除率则达到52%,组合工艺协同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中不同的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不同,其去污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在国内,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的研究较多,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很少,在很多机理上还属空白.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不同湿地类型对去除率的影响.系统的分析了有关湿地植物,基质,微生物对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机理,提出了存在问题并对今后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芹  郭志顺  周谐 《四川环境》2007,26(2):14-16
为了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情况,对该水体部分鱼类样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的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在鲶鱼和鲤鱼体内形成富集,其检出浓度较之水体中对应浓度要高出2~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了国外用土壤空气抽取法和堆肥法清除土壤中有机溶剂、芳香烃类和石油污染物的技术及其应用。这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均可成功地治理有害废弃物。实践证明,将这两种技术串联使用可更有效地处理土壤中污染物及加速生物降解过程。根据现场特点,利用多种治理技术综合治理土壤污染物是治理污染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