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灾博览》2009,(6):44-45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公布减灾术语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普遍理解和使用减少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协助政府、从业人员和市民为减少灾害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王瑀 《防灾博览》2009,(5):40-41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公布减灾术语的目的促进人们普遍理解和使用减少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协助政府、从业人员和市民为减少灾害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布2001年国际减灾日文告 每年一次纪念国际减灾日,为国际社会关注防御自然灾害以及改善防灾效果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过去的岁月中,自然灾害增长的势头似乎并没有得到抑止。秘鲁、萨尔瓦多和印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非洲及南亚遭受洪水的破坏,持续的干旱给阿富汗、中美和斯里兰卡带来了灾祸,此外,火山活动再一次袭击了厄瓜多尔。 全世界遭受的破坏和人员死亡,摧残了许多家庭,并使经济萎缩。在一些情况下,自然灾害还能加重人为灾害,正像我们从阿富汗出现的事件中所看到的。 随着自然灾害数量的增长,灾害的易损…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地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我们正在认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是它们所出现的自然现象所致。减灾专业界如今已完全省却了“自然“这个词。这些专业界人士的忠告是十分明确的:“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人类活动正改变着地球上自然界的平衡,影响了大气、海洋、极地冰盖、森林覆盖等,这些影响在以往是没有的。 有时,即使不是很明显,但却非常危险,那是我们把自己置于受伤害的境地。在…  相似文献   

5.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公布减灾术语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普遍理解和使用减少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协助政府、从业人员和市场民为减少灾害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于2006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国际减灾会议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本次会议有关论文扩展摘要集内容。以及会议上散发的大量文件、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综述了当前国际减灾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学术界、政界与企业界等在探索协调发展与减灾进程中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向。国际减灾界当前关注的主要领域为:建立灾害与风险科学,善待与重建生态系统,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的密切关系,重视利用金融、保险和再保险手段转移风险,关注女性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关注恐怖主义对社会风险的强化作用,发展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重视建设高风险地区综合减灾范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协调发展与减灾对策为:建立国家协调发展与减轻灾害风险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控制综合灾害风险水平的生态系统等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女性在农村地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区域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与减灾范式和加强区域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的开发,促进灾害与风险学科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人口众多,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命损失。全世界每年都有10~20%的人遭受不同的灾害,这个不愉快的数字还在迅速上升。最大限度的防减灾害带来的损失已是人类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恢复灾害影响生计和生活条件社区的恢复重建及设施改善,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后果。评论: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和重建任务开始,根据已存在的战略和政策,明确体制上的责任,促进公众参与的复原方案和行动,提高公众参与救灾的意识,这是制订和执行减少灾害风险措施的一个宝贵机会,并适用"重建得更好"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该主题的目标是取得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例子,以使社会可能减轻地震、飓风、火山喷发、海啸、洪水、干旱及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易损性。关于如何减轻易损性的专门信息包含在以下次一级的主题中: 科学技术在减轻灾害中的作用 建设抗灾的基础结构 动员地方社区开展减灾 这些信息将来自于当代和以前的重大灾害;如果当前灾害的趋势持续下去,还要取自未来的规划,以及可能抵御这些灾害的解决办法。 2001年 10月 10日国际减灾日将是持续了一整年的世界减灾活动的高潮。联合国要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三突出全球的减灾活动。这天,在日内…  相似文献   

10.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公布减灾术语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普遍理解和使用减少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协助政府、从业人员和市民为减少灾害而努力。2009年的减灾术语版本是国际减灾战略组织与专家及实际工作者在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议上进行范围广泛的减灾回顾和磋商讨论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公布减灾术语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普遍理解和使用减少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协助政府、从业人员和市民为减少灾害而努力. 2009年的减灾术语版本是国际减灾战略组织与专家及实际工作者在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议生进行范围广泛的减灾回顾和磋商讨论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灾害学》2008,23(2):F0002
1988年9月9日,报经陕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批准,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又称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陕西分会)成立。1993年5月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更名为陕西省减灾协会。  相似文献   

13.
国际减灾10年、新世纪国际减灾活动与中国灾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佛郎克·普雷斯1984年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首先提出20世纪最后十年开展全球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活动。这一倡议得到全世界的响应,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的169号决议。国际减灾10年活动是人类共同抵御灾害的壮举。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1997,(3)
1997年国际减灾活动最重要的是尽您的能力让人们知道如何能够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这一活动将贯穿于整个1997年,高潮在国际减灾日,即10月8日,星期三)灾害以后,人们经常反思灾害造成的惨状和可能避免人员伤亡、房屋财产损失的方法。我们鼓励您参加每年一次的国际减灾活动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14,(5):10-10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  相似文献   

16.
区域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运晓  陈庆寿  罗云 《灾害学》1999,14(3):93-96
根据我国区域灾害的特点, 分析了灾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区域灾害研究必须加强承灾体脆弱性研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国际减灾十年”动态1997年世界减灾活动——将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主题:水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原因没有水生命不可能存在,水是生命的根源。然而水太多了就会有危险。水太多或太少都是自然灾害最普通和特征,并且比任何其它灾害增加得更快。与任何其...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一旦灾害发生.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城市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对城市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城市灾害的发生.除自然灾害外.往往是由于人们缺少防灾知识引起的.如城市火灾、爆炸等。另外不合理开采地下资源也可能引起地面的沉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很多灾害的发生。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由于平时接触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和宣传很少.人们缺乏对灾害防御知识的了解.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城市灾害的潜在威胁.因此在城市灾害来临时.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等重要论述精神,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同志发表视频讲话,介绍我局在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升地震灾害防治水平等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倡导全社会广  相似文献   

20.
田春兰 《灾害学》1993,8(2):95-96
本文阐述了灾害情报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灾害情报在减灾中的三大作用,指出了当前灾害情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