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书俊 《环境保护》2007,(24):31-32
在经济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准之前,物理性污染是不可避免的.粗略地观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能会产生误导,似乎经济发展必须经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其实不然,当我们进一步考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便可发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研究怎样消除环境污染或将环境污染控制在一个污染量相对最低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水平上,这不仅对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有利,且对环境价值评估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运用统计方法对28个省市的环境与经济统计资料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同人均环境污染水平呈正相关,同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水平呈负相关;人均污染水平与污染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单位产值污染水平同污染治理水平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同污染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利用对应分析方法提取2个主因子,划分出五种各具特点的经济环境类型.  相似文献   

3.
要想摆脱资源环境束缚的瓶颈,必须将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发展全局、置于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加以考虑,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门类、控制生产规模、校正发展方向的宏观调控手段.但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我国面源污染控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源污染如果仅仅依靠技术层面上和经济层面上的治理,不仅治理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而且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必须从政策法律的层面上来探讨面源污染的控制.在面源污染控制立法时,拟从面源污染产生的"源"和"汇"两个阶段进行考察,提出一系列完善面源污染法律法规的建议案.  相似文献   

5.
一、认识问题认识问题的关键,是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不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必须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战略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也只有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去解决。发展经济建设免不了要产生污染,如果以先污染后治理,或者牺牲环境  相似文献   

6.
地处江南水乡的江苏,历来以山清水秀闻名天下.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用占全国1%的土地养育了全国6%的人口,创造出超过全国10%的经济总量,但是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也居全国之首.江苏三大水系的污染程度和治理困难也是出了名的.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战略性的作用.在欣喜于中小企业经济贡献的同时,中小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也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小企业中80%以上的工业生产存在污染,占全国污染源的60%,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污染主要集中于资本门槛和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这些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融资风险较大,治污设备造价的高昂导致中小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成本高于规模企业,因而中小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不高.但从长远看,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的经济收益会被环境污染的负效应抵消,其自身发展难以持续;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环境污染救济的成本也会增加,推高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因此,中小企业在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宁波市雾霾天气日益频繁,严重影响着区域空气质量、市民身体健康、以及全市物流和海洋经济.通过结合地域特点,对宁波市雾霾天气现状及危害、形成原因,在气象、人为、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在面源、固定源、移动源上找出治理雾霾污染的总体思路、及其具体对策措施.加强城市绿化,提高雾霾净化能力.加大源头治理,遏制雾霾污染:开展建筑扬尘“面源”治理;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固定源”调整;推进汽车尾气“移动源”治理.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的召开内容中反复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深化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对这十年的工业废水污染的环保投资数据统计分析中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发挥作用并日渐成熟.但把污水治理的经济投资数值和]业废水的排放量进行对比时,发现工业废水的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做到投资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环保投资有着特殊的协调意义和作用.它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其数量的大小及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一、环保投资的协调发展分析在不同的协调发展时期,环保投资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环境保护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因而不可能投入较多的资金来治理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协调观念的增强,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  相似文献   

11.
五、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方面 1.经济与环境经济发展是否一定会污染环境,保护环境是否一定会影响经济发展?这两个问题十几年来一直在争论。对这类问题的不同回答明显地区分出环境问题上存在的不同派别。其主要观点它们大致上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资源是消耗生态平衡,环境破坏是资本扩展,创造现代文明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排污费的性质。排污费是排污收费制度的核心,排污费的性质决定排污收费制度的性质。企业治理污染是生产行为,是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排污费则是治理污染投资的一个特殊部分。我国现阶段,由于诱发企业治污投资的市场条件不健全,必须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迫使企业进行治污投资。排污费的根本性质是强制性积累的扩大再生产投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带来环境污染,如何治理污染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前沿阵地,环境监测至关重要,各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方法使数据分析结果更贴近实际,有利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方法的类别及应用现状,探讨审核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生命价值:无需回避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效益是健康效益,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治理污染要消耗稀缺资源(经济成本)。在涉及污染与健康的环境费用效益分析中,社会必须权衡经济收入与生命价值,估价生命价值有4种方法:人力资本法、工资隐含价格法,防护费用法和实验评价法,可以从不同途径评估中国人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随之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新疆,环境保护与经济强烈要求发展之间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绿色协调发展已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企业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就成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为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企业对污染治理成本的投入可能会逐年增加,久而久之,企业的经济利益就会大打折扣,而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要想再次获利,就必须想办法从成本控制方面进行改进和研究,而人力成本作为企业的主要成本支出,如果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就能解决企业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之间的矛盾。探讨人力成本在污染治理中的控制措施,从环保角度出发,对控制结果进行验证分析,以期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控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从而逐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信息聚萃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分组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时指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痛下决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不要再重蹈以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覆辙.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是海洋沉积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研究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样品的预处理、污染元素的测定以及其研究方法中的一些特点,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深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生物修复和化学治理技术,提出一些预防和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设想.化学治理技术中,较详细介绍了壳聚糖在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县级站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福庆 《环境保护》1994,(5):29-29,39
我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实践证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尤其是在严格控制新污染,加强治理老污染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县级环境监测站已陆续承担相应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站自1992年开始也承担了这项工作,一改以往审批项目无环评或随便填写“报告表”的应付状态,使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环境管理程序逐步上轨道.环评工作是一项寓环境管理与监测于一体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也是贯彻好其它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通过一些项目的环评,笔者认为当前环评工作存在着一些必须纠正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虽然吉林省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保工作仍然十分薄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为主要目标,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等项目。基于吉林省农村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污染成因分析,有关人士提出了“切实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加强村庄生活污染治理力度,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五方面治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全省农村环境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得到加速开发,随之而来的是极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造成的土地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的面源污染问题。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面源污染治理问题是农村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探究面源污染的原因,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