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离子交换法预处理──比色法测定废水中六价铬周桂芬(山东省滨州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256614)目前,六价铬的测定我国普遍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对于工业废水,往往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比色法测定中颜色的干扰是个较难办的问题,现有的几种处理方法,手续繁琐...  相似文献   

2.
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电镀、冶炼、制革、纺织、制药、铬酸生产及铬矿石的开采等.三价铬和六公铬对人体健康都有害.六公铬的毒性更强,更易为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六价铬和三公铬随酸碱条件及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而相互转变,这样工业废水中总铬的测定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较大,对于  相似文献   

3.
在pH<1的溶液中,用甲基异丁酮(MIBK)与磷酸三丁酯(TBP)混合作为萃取剂,萃取废水中的铬时,六价铬的分配比为108.6,而三价铬几乎不被萃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有机相中的六价铬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且干扰少,灵敏度高。工作曲线的最佳浓度范围是:0.04~4.00mg/L。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重金属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重金属(铜、铅、锌、砷、汞、铬、镉)的两种主要快速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比色法可测试铜、铅、锌、镉、六价铬5种重金属,且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较好;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可测试铜、铅、锌、镉、砷、汞6种重金属,但测定六价铬时偏差较大;除六价铬和铜外,阳极溶出伏安法的测试范围较比色法宽,且检出限较低;阳极溶出伏安法可同时测定镉、铅、铜3种金属,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是测定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方法。本文就体系的酸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其机理做了初步探讨,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该法的精确度,缩短了分析时间,使之更适合于污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 实验部分 (一)主要试剂:1.0.25M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称取34gKH_2PO_4和35.3gNa_2HPO_4溶于去离子水中并稀释至1L。2.1%氯胺T水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3.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称取1.5g异烟酸溶于24ml2%NaOH溶液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待冷却后用水稀释到100ml。称取0.25g吡唑啉酮溶于20mlN-二甲基甲酰胺中。将异烟酸溶液与吡唑啉酮溶液按5:1(V/V)混合。临用前配制。4.0.01M、  相似文献   

6.
色度的测定,一般用铂钴比色法或稀释倍数法.前者用于天然水及较清洁的、具黄色色调的水;后者适用于污染较重的、颜色混杂的工业废水色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工业废水中的六价铬,如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直接显色测定,废水中的色度、有机和无机还原性物质、重金属离子等均干扰测定,为此需对水样进行前处理。 本文针对毛纺废水色度深的特点,采用活性炭脱色,以除去色度和一些有机物的干扰;对电镀、制革等行业的废水,用沉淀分离法将三价铬和六价铬分离后直接显色测定,或再经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破坏有机和无机还原性物质,过滤后显色测定。以上方法经实测和验证,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实行的测定六价铬的方法中,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是作为标准方法,它的检测限为4ppb,不能检出地表水中的痕量六价铬。若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其检出限也不能满足测地表水的要求,而且要用特殊型号的树脂进行分离浓缩,不宜普及使用。 本工作采用了最普通的721阴离子交换树脂(市面有售)对水中的六价铬进行分离富集,用抗坏血酸还原淋洗,而后用石墨炉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铵-氨水溶液为淋洗液,二苯碳酰二肼为柱后显色剂,采用离子色谱-柱后衍生可见光检测环境空气中六价铬和废气中铬酸雾的含量。通过对分析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简便、灵敏、选择性好、准确性高和重现性好的分析气体中六价铬的方法。该方法在Cr6+浓度1.00~600 μg/L之间线性良好,当采集50 L有组织废气和20 L无组织废气时,铬酸雾分析的检出限分别为2.2×10-5和1.1×10-5 mg/m3,采集64 m3环境空气时,Cr6+分析的检出限为7.8×10-9 mg/m3,以浸提后的样品水溶液连续进样得到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2%(n=8)。利用该法进行环境空气中六价铬和废气中铬酸雾的测定,回收率在80%~105%之间。监测结果显示:环境空气中六价铬含量处于极低状态;五金厂厂界废气中铬酸雾含量极低,约为5 μg/m3;五金厂废气排气筒监测的气体中则含有较高浓度的铬酸雾,其含量已经超过GB 21900—2008中规定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0.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为流动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建立了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铬( )的新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5μg/L,线性范围为3.0~120μg/L。应用于地下水与工业废水中铬( )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针对目视比色法色度测定不足之处,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1)在天然水的测定中,研究了以往的380nm作最大吸收波长测吸光度方法的问题.寻找到最佳波长455nm,吸收池5cm测定天然水吸光度A.(2)在5~400℃测定温度对吸光度无影响,溶液浊度、pH值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呈线性关系.(3)在工业废水的测定中,先扫描出其最大吸收波长,以仪器检测限吸光度0.010为稀释终点.改进废水稀释倍数法.  相似文献   

12.
将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用于水中六价铬的比色测定,此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至今仍广泛使用。但此法用于废水尤其是对严重污染的废水(如制革废水)中六价铬的测定仍然存在问题。因为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而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又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废水中的还原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六价铬含量降低,甚至完全消失,从而不能测出废水中六价铬的实际含量。就是在中性甚至在硷性条件下,六价铬也能和二价硫离子发生反应,亦同样影响六价铬的测定,因而废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就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六价铬在稀盐酸介质中将碘离子氧化为I-3,新生的I-3遇淀粉显蓝色,借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废水中的六价铬。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高达311×105L·mol-1·cm-1,铬(Ⅵ)量在0~12μg/25ml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相关系数γ为09990。应用于实际废水样中六价铬的测定,结果与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根据Cr(Ⅵ)与Fe~(2-)反应使Fe(Ⅱ)phen红色螫合物褪色,其吸光度降低与Cr(Ⅵ)浓度成正比,建立了间接测定Cr(Ⅵ)的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是0—2.5ppn和0.01ppm,相对标准偏差0.6%。藉TBP萃取和平行试样用KMnO_4氧化,可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的Cr(Ⅵ)和总铬  相似文献   

15.
造纸,化肥,缫丝行业工业废水中COD与BOD5测定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我市造纸、食品、化肥、缫丝等不同行业工业废水的COD与BOD_5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对指导环境管理、控制企业内部污染都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了不同行业在测定工业废水中BOD_5时,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稀释倍数,不仅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铬渣制砖的毒性浸出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铬渣制砖的毒性浸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铬渣制砖可对六价铬起到封闭作用,但被封闭的六价铬的液体环境中会有浸出,砖样浸出液中六价铬的含量随时间及浸出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浸泡20d浸出液中六价铬含量达到稳定,碱性环境有利于六价铬的重新溶出。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苯胺类污染物测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碱性条件下,从土壤中用水直接浸提,其浸提液再用重氮—偶合比色法测定,从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实验部分 一、仪器和试剂 1.仪器:721分光光度计 2.主要试剂:苯胺标准溶液:用分析纯苯胺配制。5%的亚硝酸钠溶液。2.5%的氨基磺酸铵溶液。2%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二、实验方法 1.校准曲线的绘制:于6个25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25,0.50,1.00,1.50,2.OOml的苯胺标液(每毫升含10.0μg),各加水10ml,用硫酸氢钾或无水碳酸钠调节  相似文献   

18.
铬污染的防护与铬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盐的用途很广。在制造铬盐的过程中产生六价铬及其铬渣,它会对人体健康、土壤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操作工人与社会各界反响较大。本文重点叙述了铬污染的危害、防护技术以及铬渣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测试法代替光度计比色法快速定性测试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六价铬,操作简单,测定快速、简便,适用于电镀行业废水的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过量锰存在下,铬(Ⅵ)与二安替比林苯乙烯甲烷及吐温-80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磷酸介质中,反应生成的紫色络合物在546u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为4.55×10~5,比尔定律范围是0~0.8μgCr(Ⅵ)/25ml,该体系可用于人发中痕量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