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社区救灾反应队的概念是由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并在1987年得到了全社会的正式重视。1987年加利福尼亚威蒂尔峡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泛,突出了灾难对广泛区域的威胁这一问题,也证明了需要对市民进行训练,以满足对突发事件瞬间自救互救的需要。这次地震再次表明,一场大型灾难发生后,提供消防和医疗服  相似文献   

2.
美国社区救灾反应队的概念是由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并在1987年得到了全社会的正式重视.1987年加利福尼亚威蒂尔峡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泛,突出了灾难对广泛区域的威胁这一问题,也证明了需要对市民进行训练,以满足对突发事件瞬间自救互救的需要.这次地震再次表明,一场大型灾难发生后,提供消防和医疗服务的第一反应部门并不能完全满足救灾需要.原因在于受难者的人数、通讯联络中断和道路阻塞将阻止人们前往救灾.人们不得不依赖互相帮助以满足救生的瞬时需要.人们也希望在发生灾难时,家人、同事、朋友、邻居能够互相帮助.这样的例子在墨西哥市的一次大地震中也能找到了很好的佐证.在墨西哥的一场大地震中,没有受过训练的自发自愿者挽救了800人的生命,可是也有100人在救难中丧生.这个代价太高,经过训练后可以避免付出如此高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美国社区救灾队的概念是由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1987年加利福尼亚威蒂尔峡谷发生的一次大地震让人们认识到,大型灾难发生后,消防和医疗服务机构并不能满足救灾需要。原因在于受难者的人数多,通讯中断和道路阻塞妨碍了救灾的速度,人们不得不依赖于社区成员的互助。  相似文献   

4.
背景:一场大地震美国社区救灾反应队的概念是由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在1987年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1987年加利福尼亚威蒂尔峡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此次地震证明,一场大型灾难发生后,由于受难者的人数众多、通讯联络中断和道路阻塞等原因使救灾工作变得困难,人们不得不依赖互相帮助以满足救灾的瞬时需要。这样的例子在墨西哥市的一次大地震中也能找到很好的佐证。在墨西哥的这场大地震中,没有受过训练的自发自愿者挽救了800人的生命,可是也有100人在救难中丧生。这个代价太高,经过训练完全可以避免如此高的代价。美国人开始认识到在灾难尚未来临前政府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告知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我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不论是年初的雪灾还是"5·12"汶川地震都给我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伤害。灾难使我们深思和反省:雪灾中,很多人不知道高速公路封路,最终导致高速路上一辆辆车排起了长龙,给交通疏导和救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地震中,许多人缺乏救灾和自救的常识,不知道地震发生后应该躲避到小空间的厨房或者卫生间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次地震伤亡惨重。  相似文献   

6.
2008年第6期“图文写真”栏目刊发的《灾难中,我们手挽手》一文,真实地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救灾和看望灾民的动人情景,也展示了全国人民奋力救灾、赈灾的感人瞬间。这使我联想起地震中汶川某校长坚持每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防灾疏散演练,这次地震全校2300名学生仅用了1分50秒全部疏散到了操场上,无一人伤亡。深感防灾应急演练非常必要,全社会都不应该轻视。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发生一年多了,这场破坏力极大的灾难爆发后,中国政府紧急行动,调配各种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全力开展抗震救灾,以减少损失。而在救灾力量的整合方面,俄罗斯通过紧急情况部发挥大作用,美国通过建立国家应急框架,日本则依法行事集合力量,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我国四川、广西、云南、广东多地连续发生地震。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造成200多万人受灾。5年前的疮痍还在平复,人们却又不得不面对新的灾难。频繁发生的地震成了民众热议的话题,应急逃生和应急防护又一次受到了关注。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古冶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交界处,属于地震多发区,加之开滦130多年地下煤炭开采导致地质构造复杂,防震救灾工作十分繁重、形势十分严峻。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2015年以来,古冶区发生地震16次,最大的一次为2020年7月12日5.1级地震(古冶区卑家店镇)。一直以来,古冶区委、区政府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10.
时光荏苒,转眼一年过去,当“5·12”再次步入人们视线的时候,灾难已渐渐远去,重建工作也初见成效,,为了缅怀,也是为了纪念,在首个全国“防震减灾日”来临之际,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暨救援工作交流会在京召开,社会各界以主题报告、应急演练等方式,向世人昭示我们未来应对灾难的信心与决心。并期以此提高人们应对灾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日本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在灾害救援的政策、法律和机制上他们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日本国国民具有较强的灾害意识和应对灾难的心理和物资准备。面对严酷的环境,它们不断努力提高防震救灾整体能力,力图以充分的准备、得当的措施,将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日本国的灾害救援队伍不仅责无旁贷地参与国内各种灾害的救援活动,而且还应受灾国的请求,积极参与国际救灾活动。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次生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192 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中 ,大火烧毁了 4 4 .7万栋房屋 ,烧死5 .6万余人。笔者计算了建筑物发生地震次生火灾概率的大小 ,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发生地震次生火灾的危险性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模拟 ,为预防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为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后进行应急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本文从法律依据和国家灾难恢复和反应框架入手分析美国政府、社会各方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应急反应和灾难恢复体系,从社会参与角度探讨美国的灾难联动参与反应机制,从新奥尔良市Broadmoor社区的恢复重建过程剖析美国的自下而上的社区主导型恢复重建体制,美国特色的防灾减灾社会联动机制能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应急反应体系,对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2014,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不少家园在地震台风等灾害中顷刻被毁,世界民航客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噩梦,埃博拉病毒的肆虐让整片非洲大地陷入惶惶不安……灾难面前,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是如此渺小。在这里,本刊将2014年全球的重大灾难事故做一个罗列,记住这些灾难的发生,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为了让广大民众能更清楚地了解灾难发生的原因,在灾难中学会成长。  相似文献   

15.
王思婧 《劳动保护》2011,(7):104-106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等,曾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沉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故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它们所造成的灾难影响远远没有停止,特别是对那些曾经参与灾难救援的救援人员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救援人员心理问题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带给数万人惨痛的回忆。但四川人民坚强地从废墟上站起来,重建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6.
瑞士是个较小的国家,全国面积只有41293平方公里,但其铁路网密度很大,结构复杂,在全国约3000公里铁路线上有7000座桥梁和246条隧道。由于瑞土地形复杂,山地和河流纵横,列车在阿尔卑斯等山地或隧道内发生火灾和其它重大事故时,普通消防车辆无法迅速到达现场灭火救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瑞士铁路消防和交通科技部门于1996年共同研制成功铁路沿线灭火救灾使用的消防列车。该车由灭火、装备、通讯、救护等六节车厢组成,总重量约150吨,在联帮宽轨铁路和私营窄轨铁路上都可以行驶。一旦列车和隧道设施等发生火灾或其它灾难事故时,时刻…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以"4.20"雅安地震为例,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大且后果严重、救援紧迫性强、参与主体多元化等特点。与汶川地震比较,雅安地震在救灾反应速度、救灾手段和救灾效率3个方面有比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管理混乱、信息混乱、角色混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为类似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面对暴雨带来的灾害,各级政府调集了一切力量进行救灾。人们所理解的救灾,在时间的意义上主要限于灾难发生之后的一系列救援。灾情就是命令,每当这个时候,各种力量迅速行动,为救援贡献一切力量。在灾害来临前,有关部门都有相应的预案,但预案本身往往意味着备而不动。但如果把预警视为救灾的一部分,进一步强化灾害预警机制,往往可以减轻灾后救援的压力。暴雨天气虽然极端,但不属于不可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在发生了地震、水灾、强热带风暴或遭受其它灾难打击后,固定的通信网络设施可能被全部摧毁或无法正常工作.对于抢险救灾和安全防护来说,这时就需要一种网络可以不依赖任何固定网络设施又能快速布设.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26日,一场暴虐的地震海啸刹那间夺去了印度洋沿岸近20万人的生命,海边的度假胜地和村庄变成了人间地狱,美丽的海滩消失殆尽。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是: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和凄厉的哭声……在灾难发生整整一个月的时候,根据温家宝总理的倡仪,中国--东盟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万变的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