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环境风险的应对与治理超越了单纯的政府职能范围甚至单一的民族国家范围,需要重新构思一种开放参与型的风险治理框架。信息在环境风险时代成为宪法性的权利客体,信息权同时具有自由权、社会权和参政权的复合属性,涵盖了现代治理结构中的消极知情、信息服务和民主参与的规范要素。信息公开制度可以为探索环境风险的公开透明治理之道提供基础性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信息来源分析方法、信息采集方法、信息检索方法、信息加工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将上述信息获取方法用于宏观环境督察信息获取过程中,研究了宏观环境督察信息获取机制,并对宏观环境督察信息获取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为后续的宏观环境督察信息发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彭剑 《绿叶》2011,(6):85-89
信息公开符合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民主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基本途径。信息公开的行政实践,有助于中国建构一种全新的以"透明化、公平化、参与化"为运行特征的行政文化,建构一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基本知情权的执政模式。应对信息安全问题,是"十二五"期间对政府执政智慧的考验。有法可依,多管齐下,才能超越阻力,走向真正的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4.
在保证全球气候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公平分配有限的碳排放空间,是全球气候治理与气候谈判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社会对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不仅涉及到环境问题,更关系到它们的发展权益与成本。在对"气候公平"理论的主流观点、碳排放权分配的若干"公平原则"进行述评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外典型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梳理和剖析,探讨了"气候公平"从"祖父原则"到"人均公平"、从"人均公平"到"人均累计公平"、从"人均累计公平"到兼顾"人均累计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从"生产型排放公平"到"消费型排放公平"、从"排放公平"到"发展公平"的发展方向,并从碳排放权公平分配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保证未来全球气候安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碳排放、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三赢"。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第一条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环境保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首先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提供工具,这些信息可能涉及决策者没有考虑到的或者考虑不够深入的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公众参与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决策变得审慎,最大程度地避免规划实施后所可能产生的风险。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基础和保障,应创造条件让公众能够了解所公开的信息的含义,同时应拓宽公众参与的信息获取途径,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尽可能多地将规划相关信息提供给公众。  相似文献   

7.
排放权分配与减排分担始终是国际气候治理的关键问题,基于2℃环境约束与公平感受视角,利用多原则综合加权的分配方法,对全球排放权分配与减排分担展开研究,其结论如下:(1)在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年均排放空间为177.42亿t;满足公平感受要求的全球年均配额为207.59亿t;以2015年实际排放为例,全球年均贡献减排与责任减排分别为30.17亿t、120.42亿t。(2)应用六大单一原则的排放权配额分配,其结果相差悬殊;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偏好等产出原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偏好排放责任原则;基于公平感受的综合加权分配方案降低了单一原则分配的规则"刚性",能缓解分配中的"南北"失衡现象。(3)减排分担结果显示,分担集中于少数Ⅰ类地区的国家和地区,而大多数Ⅴ类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减排分担不高,当前全球仍处于责任减排阶段。因此,排放权分配要在公平与可行、总量目标与个体标准之间寻求平衡,充分挖掘减排潜力;减排分担应坚持两个区分,减排目标实现按三阶段渐进。  相似文献   

8.
叶成绪 《青海环境》2008,18(3):134-137
基于WAP无线应用协议技术,结合ASP和WML语言设计了环境保护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发布环境保护信息的工作效率,而工作强度却有效地减轻。普通大众通过手机可以轻松方便的获取有关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政策法规等信息。  相似文献   

9.
有效、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主线,是政府部门确定环境管理目标、衡量进展以及同所有利益相关方共享信息的基础。美国环保局(EPA)从整体视角和跨学科观点提出环境信息生命周期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信息的生产者、管理者、提供者和使用者等不同角色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环境信息生命周期模型的各环节和要素,包括政策、规划和项目,数据采集和管理,信息交换和共享,信息管理,发现、获取信息,理解、使用信息,用户/公众反馈等,用于评估环境管理业务的数据和信息需求,帮助提高数据质量,增强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能力。环保部门需要关注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的问题,将环境信息生命周期的方法融入中国的环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将提高环境数据的质量和政府透明度。本文针对中国的环保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公众信息网成最快媒体小陈是重庆一家主流媒体跑环保的记者。当被问及如何获取环保方面的新闻线索时,他说:"除了参加市环保局组织的新闻发布会、集中采访活动以外,通过市环保局政府公众信息网获取政务信息和报道线索,是最方便和快捷的途径。"重庆市环保局政府公众信息网于1998年建成并开通,期间经过多次升级改版。网站开设主栏目30余个,子栏目300余个,及时对外公开机构职能、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1.
浅析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公开能提高环境保护参与者的环境意识,改变他们的环境行为和行动,解决"市场失灵"、"政治失灵"的问题,教育环境保护各利益相关者,推进决策过程中的民主进程。要提高环境信息的作用,应公开公众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公开的环境信息必须可靠,有关的环境信息必须对公众有用且方便获得,政府机构应关注公众对环境信息的反馈。  相似文献   

12.
曹豫生 《绿叶》2010,(11):115-119
坎昆大会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实属希望渺茫,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尚未召开就结局已定的谈判"。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僵局,谈判争执的关键点在于"公平",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有"不公平"感。人权理念是双方都可能认同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合理运用,确定每个人的碳排放权利,达成碳排放权共识。  相似文献   

13.
对环境信息的定义进行了表述。环境信息具有空间性、时间性、整体性、科学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可用系统法、用途法和公开法进行分类。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环境信息经过收集、评估、整理、分析、公开(传播)、使用六个环节形成环境信息循环。  相似文献   

14.
申进忠 《绿叶》2012,(9):45-50
政府主导的强制性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制度以公众环境知情权为理论基础,是欧盟等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所普遍采取的基本模式。我国有必要建立政府主导的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制度,以改变目前企业环境排放信息无法为公众充分、及时、有效获取的状况。而此过程需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资源,在加强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发展、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缺乏环境信息共享管理制度,导致环境信息资源不共享、应用系统不互通、环境业务不协同、信息化成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站在环境保护全局的高度,加强环境信息共享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全国环境信息化"一盘棋",实现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语惊四座:GDP中18%以上"透支"生态环境。此言一出民众哗然。2005年"两会"期间,牛教授手执一份《建立健全国家环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的提案走到了媒体面前。记者(以下简称记):请问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程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信息治理发展历经三个阶段:自给自足、信息公开与公共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当前环境信息治理处于环境信息公开向环境信息公共服务的转型与变革。这次变革的核心是以公众为本位,表现为环境信息需求的公众主导,以及环境信息供给的公众参与,包括参与环境信息的供给决策、生产过程、以及公共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价等全过程。当前环境信息治理变革的目标路径重点包括5个方面,即提高公众满意度、优化环境信息公开、严格环境信息质量控制、整合环境信息资源、实现多元供给。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简称"信息能力"项目)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围绕"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要求,环境保护部同时启动的四个能力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项目总投资5.79亿元,由环境保护部及下属直属单位、派出机构承担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参与共建。截至目前,项目的整体及分省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三分之二的垃圾焚烧厂拒绝公开污染数据,令人担忧。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环境污染信息并不涉及国家秘密,理应完全公开。自然之友、芜湖生态中心等环保组织近日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在运行的122座垃圾焚烧厂仅有42家提供污染物监测数据,其余均以种种理由搪塞或拒绝公开,报告还指出,垃圾焚烧厂污染物排放超标屡见不鲜。(见5月4日《人民日报》)2012年,芜湖生态中心向122座垃圾焚烧厂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请公开污染物监测数据,只有42家愿意提供,其余80家多以"不属于公开范围"、"不属于重点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信息为何公开?一、熵是系统的混乱程度,热力学中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当熵增加时,宇宙以及宇宙中所有封闭的体系都自然而然地趋向退化。因此,突破封闭与孤立的状态,就必然走向"反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