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文化、科学教育、科学与公众、科学与伦理、科学与决策等对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把科技工作与社会研究分隔开来的做法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科学与社会相结合的观点是在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之上一个更深更广的战略思考。欧盟高度重视科学与社会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也许生活中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微妙,越是频繁出现、司空见惯的词语,越是难以定义,“科学”也不例外。我们总是在谈论科学饮食、科学作息、科学……的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科学给我们带来了现代文明,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便利。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科学的重要性,让他们喜欢科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读懂学生的内心,精心设计出学生喜爱的科学探究活动,把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一、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实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4.
陈传友  叶苹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507-1514
资源科学的创建与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组织或参与组织的我国创建与发展资源科学的四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主线,即中国资源科学的实践总结——《中国自然资源丛书》、中国资源科学大型理论工具书——《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中国资源科学启蒙作——《资源科学》专著、资源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资源科学技术名词》,从每项工作的撰写背景、组织机构、主要内容、社会评价等方面入手,揭示了资源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总结了学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它给幼儿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怎样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呢?怎样让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更富活力、更能发展幼儿的科学素质呢  相似文献   

6.
封志明  江东  雷梅  李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8):1817-1829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多学科横向发展的新学科领域,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研究适应新时期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资源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在梳理资源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学科体系建设、课程及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我国资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就与不足,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标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科学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主要依据,其设计的信念与取向直接影响科学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制、教学的实施和评价的开展。基于强化核心知识、重视实践能力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课程标准设计的信念与取向。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的科学问题意识可以从增强科学问题意识的内在原因、科学问题意识的内在意蕴与树立科学问题意识的内在原则三个层面加以阐释。在习近平的视阈中,增强科学问题意识不仅是把握时代潮流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更是实现创新的重要环节。所谓科学问题意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命题:科学提出问题的实质在于辨识矛盾,科学分析问题的核心在于解析矛盾,科学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平衡矛盾。而要树立科学问题意识的关键在于端正主体态度、遵循科学的方法以及确立合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资源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相互关系的科学。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理论资源学、综合(基础)资源学、部门(应用)资源学与区域资源学,其中,综合资源学可以续分为7个资源学科,部门资源学可以续分为9个资源学科;理论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通论,区域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在具体区域的实际应用,都可做出进一步续分;由此提出了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发展的三维结构网络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专业设置、学位体系与课程设计,提出整合现有分列的资源科学研究内容,在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列资源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门类;高等院校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资源科学之下可以设立资源科学、资源技术与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并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此推动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高级资源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到去年为止称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缩写保留原名)1999年7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世界科学大会,来自150多个国家的约18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副题是"21世纪的科学:新的承诺",它不是一个纯学术会议,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联合国政府间会议,而是一个讨论科学和社会的会议,会议代表有科学家、教师、工业界人士、资助机构、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还有约80名政府科技部官员.会议涉及问题广泛如科学教育、科学与发展、为和平民主的科学以及科…  相似文献   

11.
尤曼斯是一名身残志坚的科学教育家、优秀的科学普及工作者、编辑,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教育事业。尤曼斯认为古典教育的课程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界,认为科学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形式的心智训练,现代社会更需要科学教育,主张改革科学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尤曼斯采用新的、有价值的、有趣的图表的方式编写《化学图表》《化学教科书》《化学地图集》等教材,受到众多师生和民众的欢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向全世界普及科学教育思想,尤曼斯还组织全球的著名科学家一起编写《国际科学书系》,共出版了98本,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影响非常大,效果良好。为了普及科学教育,尤曼斯还创办了《大众科学月刊》杂志,对美国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形势下的科学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人们对于科学消费观念的理解见仁见智各不相同,下面就科学消费浅谈一点个人看法。一、科学消费的概述科学消费是200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主题。所谓“科学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可见在科学消费的概念中,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是“科学消费”的基本前提。科学的消费观念是指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自发地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并把这一标准贯彻到衣、食、住、行等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各种消费形式中去,使各种消费形式都从不同的方面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服务。怎样理解“科学消费”呢?一是安全健康消费。这是“科学消费”的首要一条。消费不安全、不文明,有害于身心健康,甚至危机生命,那就根本谈不上“科学消费”。在这方面,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消费,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主要是指选用安全、环保、没有污染和有害物质的“绿色商品”,并注意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再是拒绝黄、赌、毒,...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学习目标,又是科学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详细论述了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方法,以便让学生积极主动、秩序井然、自主、合作地进行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对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目标设定与达成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基于课程主体模式、方法论、教育目标三个层面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表明,传统教师主导式、接受学习式、理性主义和工具功利主义下的学科式科学教育价值取向越来越不符合当代科学教育活动对儿童发展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幼儿主体性发挥、"做中学"探究式、领域整合式、注重幼儿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科学教育价值取向则成为当前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5.
科学消费     
韦倩 《环境》2002,(3):1
元月下旬,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02年的活动主题为“科学消费”。时隔不久,著名科学家周光召、王大珩等75位院士及153位科技专家于春节前夕,联名向社会发出了“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倡导科学消费行为”的倡议。一时间,“科学消费”成了最时尚的词汇,在各类媒体上频频出现。何谓科学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京生说得明明白白:科学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力强大,科学技术领先,民族壮大强盛,伟大的祖国复兴有望。科学教育让学生懂得科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科学的价值。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喜欢科学,善于研究琢磨,打好学习科学的基础。本人教学有年,略有教学体悟,下面略作举例。一、重视科学的教学工作当前国际社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科学水平的较量,科学技术发达,综合国力雄厚,民族地位也随之增高。教学当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要让家长们关注孩子对科学重视的程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  相似文献   

17.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关于资源科学学科建设的研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作者认为当代全球日趋严重的资源问题,尤其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的引导。因此,发展与建设综合性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此,作者在阐明什么是资源科学的基础上,对资源科学及其三维网络结构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即资源科学包括总论、各论及区域分论三大部分,它们组成资源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并派生出众多的分支学科,构成综合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从而为发展资源科学,改进资源管理及改革资源科学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QS、Us News和ESI地球科学领域排行榜评价指标和结果的分析,发现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在地球科学学科领域进步明显,但与地球科学学科领域世界顶尖的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地球科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指出必须促进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研究,并从规划管理、队伍建设、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源科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华  李艳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447-452
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涉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其研究对象不应是具体的资源,而应是区域资源系统。资源科学是建立在地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钱学森所倡导建立的“地理科学”这一科学体系中的一门一级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属于区域发展所依托的“地球表层”的资源范畴。资源科学的学科特点有三:综合性是资源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单项资源研究的特色体现,为资源科学的立身之本;区域性是资源科学实现综合研究的途径体现,是研究方式的具体表达,是资源科学的立命之道;交叉性是资源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体现,是学科形成的根源,是资源科学的立世之基。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可从两个角度来构建,即按内容层次建立资源科学的内容学科分类体系,按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的方法角度建立资源科学的类型学科分类体系。二者的交叉,可以形成资源科学众多的分支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科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书评介     
本文集是1987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柏林召开的Dahlem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Dahlem学术讨论会始于1974年,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科学协会和科学基金会主办。Dahlem是西柏林的一个区域,以科学和艺术的历史悠久著称于世。学术讨论会每年举行四个专题会议,旨在促进科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着重讨论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及地球科学中某个研究领域的方向及其前沿问题。会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