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教学往往重视指导、重视写作、重视修改而很少重视读者的作用。近年来,在习作教学中研究和实践了"五读递进"习作法,充分发挥读者的作用,产生共振共生的作用,促使儿童习作语言的发展。"五读递进"习作法:"一读纠偏""二读分享""三读引导""四读提升""五读共生",能充分发挥学生、老师的多元作用,使学生在习作之后自觉纠偏,乐于分享,接受建议,修改完善,真正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真实具体地记录下来,永久保存,使习作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聚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和(最新修订版),关注三、四年级学段的习作目标,这几个关键词频频跳入我们的眼帘:"愿意""分享""快乐"。的确,小学生习作不仅仅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而且应该是学生自我表达的需求和欲望的体现。他们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感觉,并随着创作的激情高涨,试图想把这种美妙的感觉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才是我们素质教育一直在追求的作文教学的真谛。因此,笔者认为,习作教学的素材整合与创新在学  相似文献   

4.
习作表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有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习作情境和体验,学生才能写好作文。本文主要从习作素材、习作指导和习作点评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习作具体要求: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走进生活,突破时空孩子天性好动,可以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如,课间十分钟,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来说,是他们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开展丰富  相似文献   

6.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阶段,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的难度明显加大。教师可从阅读片段入手,提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从日记训练入手,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实地观察入手,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效解决习作起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小学生写话的目的和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缺少生活经验,语言积累比较少,尚未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常常会碰到"不知道写什么""没东西可写"等问题,进而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话能力,使其乐于写话,勤于写话,从而为将来的习作打下扎实基础呢?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习作,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通常作文,胸中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叶老的话揭示了提高写作的关键在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自然成文。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作文评价提出了不同要求,如"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等。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反思式学生自评自评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刚刚完成作文之后,先通读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想写好、写活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首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想写谁?为什么选他/她?他/她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开头简单引出习作对象。这个习作对象最好是自己熟悉的,且具有鲜明特点的人。二、详写习作对象的突出特点。可是几个生活事例,也可是对习作对象周围人的采访,还可分别列举理由。要求:事例得当、主次分明、逻辑清晰。三、结尾抒发情感,总结全文。要求:照应开头,点明题目,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一直以来受应该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不加以指导。这样,许多学生往往因为无内容可写而在写作时生编硬套,缺乏童真、童趣,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导致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低下。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训练学生习作,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通常作文,胸中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这一论述揭示了提高写作的关键在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自然成文。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12.
<正>写暑假生活暑假生活丰富多彩,那如何展开习作呢?一、选取假期里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人和事来写。二、按照一定的描写顺序将故事经过叙述详细,可以是"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式,也可以是先抛出结果的倒序式等。三、巧妙结尾,抒发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习作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改进指导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学段目标不明,任意拔高,降低学生习作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写话",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为"习作"。为了降低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常常被教师称为"难啃的骨头"。教师认为习作难以指导,而学生则认为习作无话可写,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因此,习作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始终难以有更大的突破,至今让教师和学生望而生畏。那么,目前习作教学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来纠正这些问题呢?一、对学生的习作常规缺乏严格的要求新课程强调不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传授习作的写作技巧,不要用各种条条框框来束缚  相似文献   

15.
多数中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有一项最怕的任务——写作文。如何变"苦写"为"乐写","害怕写"为"喜欢写",是当今教育界乃至社会需要思考的一项重大问题。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增进学生习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前提。若是没有兴趣,那么学生习作的源头也就枯竭了,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升。因此,应该让同学们在写作时能够做到乐于表达。而这其中的关键,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任何一件事,只有在有兴趣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用一个良好的状态去接纳和吸收;而一件事想要做到有条有理,就必须有一个训练缜密的思路。因此,写作要从娃娃抓起,那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下是几点笔者的教育思路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说会写,为终生学习、生活、工作服务,因此,习作教学必须讲究实效性。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二、创设情境,让习作成为学生的快乐;三、"模仿"对于小学生学习作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作文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认真品味这一番话,我们不难感受到,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活动应倡导个性化,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化,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指文章习作的个性化,体现学生鲜明独特的人文个性,二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彰显高效新颖的教学模式。对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读写结合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并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系统的思路框架。本文中,笔者就从积累材料、课文仿写、课外迁移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从说话写话到习作,对刚迈入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过渡,更是一个飞跃。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观察积累、活动体验、诵读感悟、习作指导和评价这几个方面,让小学中年级学生轻松快乐地习作。  相似文献   

19.
<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布置的"假日小练笔",学生迟迟不做,直到开学前夕,才无可奈何地拿起笔,但还是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无话可写"的现象呢?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曾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如何将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转化为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在习作教学中,许多老师会遇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对习作就是没有兴趣,不愿意习作。对于老师安排的习作训练,只是东抄点,西看点,勉强凑够字数来应付了事。学生在习作中,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课标要求及听课体会,我认为对学生作文指导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要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愿意习作和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