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习作要求‘能写简单地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我感觉很多学生是知道写什么,但却不知道怎么写,最大的毛病也就是内容空洞。那么应如何克服这个病症,使作文内容具体、丰富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在积累了写作素材后,要善于"描写"。  相似文献   

2.
<正>叶圣陶说过:"重视联想,就是重视文章内容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但是难题的关键是如何写好文章的内容,尤其是中高年级小学生,要想使作文语言生动、准确、形象地描绘一种事物,联想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联想的作文,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骷髅一样,使人看了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针对学生实际,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探索出了几种常用的联想方法,现在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联想的方式1.比喻式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或现象想到和它在形态上相似的另一种事物或现象,比如,《桂林山水》中描写到:"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变得非常迫切。那么,写我们又该如何有意识地来培养?本人认为要多鼓励、多指导,帮助学生勇于突破自我,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势,让他们善于发现,勇于思考,并能逐步形成自己对客观事物比较独特的认识和感知,具有创造性思辨思维能力。根据中学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主动探求作文立意、构思中的"新"和"巧"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逐步使学生作文有中心、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呢?一、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写作文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件苦差事,而且越是到高年级越觉得头痛,所以要努力变"要我写"为"我要  相似文献   

5.
<正>在快乐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点:一是学生怕写作文,二是教师教学作文无从下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深感困惑和疲惫,而学生的习作教学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而快乐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乐意写作,实现"习作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体现"让作文快乐起来",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关注学生心灵,从多渠道入手,让学生打心底里乐意写作文。一、发挥美文独特的优势,让学生乐意作文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作文,尽管字数不多,但其综合考察能力却非常强,涉及英语语法、句式、短语、高级词汇,最关键的是还考查到语言的得体性,即什么样的语境该用什么样的语句,所以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英语作文的写作是座难以攀爬的山。写作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型语言活动,写作同时又是多种心智活动互动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精美英语作文呢?一、要点全面,构思合理建议学生在动笔写作前,认真看清题目,包括提示,全面了解写作的要求,要理清写作思路。确定是用什么体裁来写,全文的框架和结构是什么等等。这样就要有个brainstorm的过程。做这些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用红笔把作文应当包括的要点勾画出  相似文献   

7.
<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手托下巴,瞪着眼睛,不知道从何下手,几乎是无话可说或者是胡编乱造。特别是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正式接触作文,虽然低年级阶段已开始学习写句、段,甚至短小的"作文",但跟正式的作文要求相比,毕竟过于简单。因此,中年级的学生往往觉得要写出所要求字数的作文实在太难了,常常是几句话就把作文写完了,读起来干巴巴的,自然不是好作文学生也因此提不起兴趣。怎样改善这种状况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一、培养兴趣,积累知识我们干什么事都要有兴趣,不能厌烦,要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并不可怕,主要是多关注我们现实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因涉及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结构等诸多方面,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深刻地说出了兴趣的重要性,我们不管学习什么,对它的兴趣如何,直接决定着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那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学习的结果。喜欢做一件事情,或者说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那么做起这件事情来不仅会感到心情很愉快,一点也不吃力,特别轻松,往往最后的结果还特别好,这就是兴趣的重要性。那么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把语文学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如果对语文感兴趣了,那么教师教起来就会感到特别的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最后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究竟如何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  相似文献   

10.
<正>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最令师生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对教师而言,作文难教,对学生而言,作文难写。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调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怕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状况呢?我从事语文教学十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标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入手,指导小学生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根据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贴近农村生活,写好作文呢?一、激发习作情趣农村有着广袤的天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发挥身边的优势,根据农村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将身边的、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与教材进行有机地  相似文献   

12.
<正>创造力是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性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一、要注重以导为主,以"教读"为辅中学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  相似文献   

13.
<正>刘勰主张"为情造文"。情感充沛的作品,读之赏心悦目;缺乏情感的文章,读之味同嚼蜡。可是,学生的作文"假""大""空"屡见不鲜,如何引导学生"为情造文"呢?在进行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实验中,我是这样做的。一、体验生情,做好作文前的准备工作作文前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时的准备,一方面是临时的准备。所谓平时的准备就是多看,多看书读报,多观察事物。所谓临时的准备就是需要教师在提前一天或者一周,甚至两周做好写作的准备。如,要写《我的爸爸》,就要认真观察爸爸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作文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认真品味这一番话,我们不难感受到,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活动应倡导个性化,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化,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指文章习作的个性化,体现学生鲜明独特的人文个性,二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彰显高效新颖的教学模式。对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读写结合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并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系统的思路框架。本文中,笔者就从积累材料、课文仿写、课外迁移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写作素材的积累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在平时注意素材的积累,才能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积累源于阅读、阅历;表达源于思考、感悟。缺少积累,写作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会表达,写作只能是"满腹愁肠谁与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写作就是要引领学生以敏锐的眼光和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是启发、联想、领悟、写作相统一的过程。创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融会贯通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一般有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四个环节,这里仅从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两个环节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作文训练方式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要恰当地选择作文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命题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命题时应有所突破,必要时在时空上给学生留下"空白",把学生思维引向无限。全命题作文要"心理学化"。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赏识、被认可,我们要充分发挥作文多元评价的导向作用,真正在作文教学中践行我们学校提出的"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的教育理念,营造"追求成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积极向上的写作氛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一、学生、家长、教师多方参与学生习作的评价传统的作文评价中,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家长、教师多方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切入点,多角度发现、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是为作文打基础的工程。为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喜爱和良好的文风,习作教学要从"真"字上下功夫,摒弃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陋习,即培养学生说真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不要人云亦云。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和批改时,要因人而异,认可学生的差异,认可学生的不同感受。多鼓励,少指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对小学科学课的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科学课教学必须让学生愉快地进行探究,让科学知识吸引学生通过探究认识科学,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科学课要充满趣味。那么,通过对科学作业设计进行适时的"包装",让学生对科学作业充满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我们学生就能够学好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本领,科学教学就有成效了。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高中,我们都没有停止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随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来越丰富,我们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即使我们从未间断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一提到作文,还是有很多学生会感到头疼。只要教师布置作文任务,学生就会十分紧张和恐惧。为什么学生总是进行写作训练却还是不愿意接受写作任务呢?作文需要学生系统地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思想和情感用书面形式呈现。同时,作文也是一种综合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语言活动,需要学生既有语文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的来说,学生现在思想、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