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漫 《环境保护》2006,(6B):47-50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特大型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及其附属工程总长度近6000公里,施工直接影响面积约2.7万公顷,其项目的实施对工程沿线不同生态环境类型都有一定影响。姜昌亮作为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环境安全总监,在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中国“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理念,积极深入地开展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陕一甘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地跨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根据对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气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工程施工期将造成沿线植被的破坏及大片沙质地表和黄土的裸露以及土体结构的改变,使管道沿线20m内的土壤可蚀性指数上升2~4倍,施工区平均侵蚀模数将会由施工前的0.856万/t(km^2.a)增加至3.424万t(km^2.a)。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陕—甘天然气管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甘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地跨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根据对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输气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工程施工期将造成沿线植被的破坏及大片沙质地表和黄土的裸露以及土体结构的改变,使管道沿线20 m范围内的土壤可蚀性指数上升2~4倍,施工区平均侵蚀模数将会由施工前的0.856万t/(km2.a)增加至3.424万t/(km2.a)。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必将引起管道沿线土地沙漠化的扩大和水土流失的加剧。   相似文献   

4.
采用3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方法,对新建地方铁路内蒙古东胜至乌海线沿线生态环境进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植被类型、野生动物和土壤侵蚀为评价对象,采用类比调查法和定性定量法对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东乌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和保护措施,为铁路工程建设合理设计工程和施工场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铁路建设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杰  陈峰 《交通环保》2000,21(5):39-41
综合分析了铁路在建设及营支遥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的强度、范围和来源,并从铁路的路线选择,路线设计,施工管理,工程控制,环境管理等多方面论述了其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鼎分水关至宁德城关段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较复杂,根据高速公路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要求,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洋山工程群对附近海洋和渔场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山工程群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目前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卵仔鱼、渔业资源数量等基本恢复到工程前的水平。洋山工程建设将会使工程附近小范围海域的潮流发生改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但总体上对杭州湾潮流场影响不大。施工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线铺设沿线,航道疏浚沿线,海底炸礁水域,大桥桩基沿线海域等,并使这些的底栖动物群落遭到破坏。建议启动人工鱼礁这样的生态恢复措施,首先恢复当地的渔业资源的饵料和底栖动物种群。还必须加强渔场管理。建议现有洋山渔场,除了秋季和冬季以外,一律禁止设立张网捕捞,并且从洋山工程对渔业的补偿费中拿出部分补偿渔民损失。建议发展上海特有的海洋旅游业,重点开发游玩、观光、游泳、垂钓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的旅游场所,建立具有洋山特色的上海海洋公园。  相似文献   

8.
张振卢 《交通环保》2003,24(Z1):207-208
1 高度重视 ,环保为先石黄高速公路在建设之初 ,为了保护和改善石黄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建成绿色通道 ,建设单位管理者便设立了环保机构 ,专设 2人负责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一切环保工作 ,配备了环境监测设备 ,并聘请环保部门专家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标准 ,依据公路建设项目沿线带状环境的特点、评价内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征 ,对声和气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进行了初期、中期和远期预测评价。按照项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负面影响和相应减缓影响措施 ,制订了环境管理计划 ,认真实施 ,严格按计划管理 ,并与沿…  相似文献   

9.
道路建设对沿线环境的大气、噪声、生态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对道路施工的环境影响进行较全面地分析.也阐述了道路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并提出道路项目的环境影响对策  相似文献   

10.
樊荣  赵琦  李军  刘康  胡晓兰  张成君 《环境工程》2013,(Z1):632-636
为了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环境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方法,对西成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铁路段划分出9个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西城客运专线铁路的修建对沿线的耕地和林地影响较大,对水地和草地的影响较小,是西成客运专线施工和后期生态恢复中主要评价和研究的内容。环境景观综合评价表明,横贯中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的西城客运专线的修建对沿线景观环境影响程度较轻、铁路与沿线景观较为协调,表明西城客运专线设计比较合理。同时,评价的结果也说明,采取恰当的工程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