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当前水体污染的形势提出运用人工湿地治理。列举一些运用人工湿地治理微污染水体实例,比较不同湿地系统之间的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等数据。证实人工湿地技术在对微污染水体的处理中运行效果良好,并针对性的提出人工湿地技术的几点改进方向,对人工湿地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直流人工湿地作为发展极为迅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水体修复与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试验与工程研究,综合概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总结探讨了影响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功能的主要因素,如间歇进水、基质选择和堵塞问题,并提出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应...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其概念、类型、分布、功能和构建,分析了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在污水回用中具有的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说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城市污水回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朱玉婷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150-151,160
大庆湖泊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性,保证湖泊湿地水体的水量和质量是维系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因素,也是大庆湖泊湿地建设和利用关键问题。采用引嫩补水、城区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补给和雨水的收集,保证湿地有足够的水量。截断直接排放污水的污染源,实施湖泊湿地水体的连通工程,建成自然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湿地水体。在局部形成水的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水体污染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陆地的潮湿地带和水体,人工湿地以其独有的污水净化功能,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对人工湿地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进行了分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北方人工湿地技术应用实例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人工湿地是实现北方天然径流匮乏地区废水排放标准与水体环境功能目标有效衔接的污水处理技术,同时系统分析了北方地区冬季人工湿地运行不稳定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低温运行效果优化建议,为在北方天然径流匮乏地区应用人工湿地技术保障河流水质达标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现在广泛应用于各类水体的处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脱氮除磷效率偏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如何强化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人工湿地工艺改进和创新、基质的选择与优化、植物的筛选与配置、设计及运行参数的优化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人工湿地强化脱氮除磷技术,以期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率,为人工湿地技术优化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各种废水处理技术类型及其处理效果与经济效益出发,针对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情况,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和富营养化水体、农村污水和畜牧养殖废水、城市地表径流、工业废水(包括造纸废水、油田废水、矿区废水等)等方面的进展,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不同废水的工艺流程,并对湿地植物优化配置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为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区景观水体生态重建中水生植物和光催化反应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区景观水体是居民观赏、休闲、及娱乐的场所,对美化城市人居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区域温度等具有积极作用。由于面源污染等因素,目前中国城区景观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高,藻类泛滥,水生生态系统单一,大多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本文以广州市某景观湖泊为案例,利用低扬程水泵推流,使景观水体形成环流。部分环流经过固载型TiO2光催化反应器、人工湿地处理,再和环流水体汇合。研究表明,光催化反应器具有很强的杀藻能力,同时减少了藻类在后续人工湿地的沉积,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近二年的研究和运行维护,有效地遏制了浮游植物的泛滥,景观水体的水质得到改善,水体生态系统多样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植被种植对污水净化具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分析人工湿地植被种植与污水净化的量化关系,分析人工湿地植被种植对污水改善的原理,建立生态植被污水净化处理模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人工湿地植被对水质控制和小型富营养水体生态恢复的效益因素,以营养物的去除率、重金属的去除率以及有机物去除率为指标,分析人工湿地植被种植对污水净化的生态学改善模型。研究表明,人工湿地植被种植能增加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体中的富营养物和重金属等物质,对污水具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对于面源污染有较好针对性的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构建简单,成本低,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利用人工快渗(CRI)作为人工湿地的预处理措施,使得系统的氧恢复能力增强,过水速率提高,能有效缓解堵塞问题,改善人工湿地的水力条件。实验研究表明:增加CRI工艺作为预处理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单一人工湿地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在景观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回用,可以完美地将“中水处理”和“水景绿化”结合在一起。本文即是以上水湾东湖山领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例,对人工湿地处理景观水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湿地在处理景观水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天津的水生态问题由来已久。河流开发利用程度高、人工化程度明显、水体污染严重、天然湿地逐年减少是水生态基本特征,诸多不适宜的人类活动造成生物种类减少、地面沉降、河流干涸等问题,而水利工程的影响、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管理中的漏洞是导致水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调整水库管理方式、停止部分水坝的使用、建立切实可行的湿地保护管理模式、建立稳定的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以及建立湿地监测评估体系是保护管理水生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解决因城市发展而带来的自然水体(如城市湖泊)污染及其治理问题是一项耗资巨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中国的经济实力而言,污水处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往往是选择方案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水体后仍将引起"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而人工湿地具有投资省,处理效果较好的优势,因而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和尝试的全新的处理方法。以该湖泊的人工湿地处理前后的水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今后相似的城市湖泊的生态治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存在于城市区域内或城市边缘地带,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其生态功能不同于自然湿地。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城市湿地面临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系统变脆弱、水体环境受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调研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阐述城市湿地的作用和价值,归纳分析了城市湿地主要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哈尔滨市开发建设中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汾河中下游河水污染以及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对流域内水质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以小店区工程为重点段,结合人工湿地在该区域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提出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为其他地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泉河污染现状的监测和调查分析,同时基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的要求,提出了建设人工湿地治理南泉河污染的方案。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方案内容、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Riparian wetland is the major transition zone of matter, energy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has important functions of water purification and non-point pollution control. Us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method and an isotope tracing techniqu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nitrogen pollution control function of di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riparian wetland was studied in the Kouma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ten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  相似文献   

19.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目前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文章从流域水环境状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出发,结合面源污染的特点和研究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调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