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弟华 《劳动保护》2006,(10):73-74
事故过程2005年1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海淀区北大资源东楼B梯(货梯)发生一起严重的电梯伤人事故,导致1名乘客在正常使用电梯时被电梯挤压并坠落至底坑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据现场人员介绍,9点30分左右,楼内租户工作人员刘宽在北大资源东楼电梯厅,准备推车乘坐电梯向上运送货物。当电梯下行到1层平层开门后,刘宽背对电梯向后拉车进入电梯,这时电梯门突然开始关闭,电梯同时向上运行,将刘宽带动上行。刘宽在上行中被电梯厅门上坎撞击翻落地面后,掉入井道底坑,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事故电梯为客梯,…  相似文献   

2.
电梯门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作为电梯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的重要项目。本文介绍了电梯门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基本原理,基于我国现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程对门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检验要求,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检验方法和流程,并指出了日常检验中容易被忽视和疏漏之处,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发生的原因和普遍采用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保护原理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方式和装置结构入手,设计了一种新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能够实现电梯门未完全关闭时对电梯轿厢的锁止,从原理上能够避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引发的事故,为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庾晋  周洁 《劳动保护》2001,(8):33-34
近年来 ,电梯伤人事故有增无减 ,令人触目惊心。电梯事故种种1.电梯停放不到位1999年11月8日 ,南京市第三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王某从一楼门诊部取来钥匙打开医用电梯的门 ,习惯性地看也不看就跨了进去。谁料电梯工中午下班时将电梯轿厢停在了四楼 ,王一脚踏空 ,从电梯通道中坠下 ,摔在约6米深的副一楼的水泥墩上 ,经抢救无效而亡。2000年1月5日珠海某公司女工杨某下班后 ,在工厂五楼向大门敞开的载货电梯走进去 ,不料脚一踏空 ,径直摔到一楼。原来 ,由于操作人员疏忽 ,虽然五楼电梯门敞开 ,但电梯实体仍在一楼。事后该女工被送…  相似文献   

5.
<正>除了政府和电梯行业应负起责任外,我们乘梯人也应该自觉学习电梯安全常识。据调查,大量的电梯安全事故,都是因使用者未遵循安全原则造成的。比如在电梯门将要关闭时强行冲入,或伸出手脚试图阻止电梯关门;又比如在电梯遇故障高层停机时,强行扒开电梯门结果造成坠落事故,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据相关资料统计,绝大部分的电梯事故都出现在电梯门上。所以,在防范电梯事故发生中,电梯门成为电梯事故的风险点。电梯门的锁紧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电梯门的锁紧的相关要求,探讨电梯门的锁紧的检验方法,尤其是电梯门锁啮合长度的检验方法——刻度+试启测量法。  相似文献   

7.
电梯层门的防夹保护装置对通过层门的人员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几起由于遛狗绳被夹住而引发人员受伤的事故暴露出电梯门系统防夹保护装置的功能存在不足。本文通过两起由遛狗绳引发的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给出了提高电梯门系统防夹保护装置安全性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电梯层门结构和技术要求 乘客电梯的层门一般由门扇、门滑轮、门导靴、层门地坎、门导轮架、层门自动关闭装置、门锁等部件组成。门扇由门滑轮悬挂在门导轮架上,门扇的下部通过门导靴与层门地坎配合,并通过轿门上的门刀推动层门装置启闭。水平滑动的电梯层门门扇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直接机械连接和间接机械连接。直接机械连接指门扇之间用杠杆、连杆等刚性机械部件直接连接,间接机械连接指用钢丝绳、皮带或链条等柔性机械部件连接门扇。如图1为日常广泛使用的间接机械连接的层门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9.
依据有关国家标准 ,针对电梯安全检验实践中轿顶护栏、轿顶安全窗、紧急报警装置以及紧急开锁装置、层门自动强迫关门装置与被动门电气联锁开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以利规范的执行 ,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起电梯坠落事故原因的分析,对现有电梯层门锁紧装置在特定条件下,不能起到防止坠落事故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永亮 《劳动保护》2013,(1):100-101
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确保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各部件的完整可靠.有数据说明,80%的电梯事故是由层门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层门,极容易异常打开,造成乘客坠人电梯井道或被运行中的电梯剪切等事故. 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是电梯维保、检验人员维护检验的重点.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依靠其辅助部件,频繁开闭的电梯层门考验着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质量.由于部件的磨损、锈蚀、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门锁的电气啮合深度、门扇的间隙、门缝的间隙、门刀与门锁滚轮的啮合深度等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以及自动关闭装置的失效等隐患,威胁电梯的安全运行.因此,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安全,是相关从业人员关注的重中之重,绝不允许维保人员擅自变更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配置.  相似文献   

12.
NEC于近日发布了一种通过弱无线电波来准确侦测目标形状、人或物体运动轨迹的监测装置。这种装置应用NEC公司专门开发的可铺设于地面的片状传感器,通过片状传感器及自动分析技术来监测某个地区或场所的物体移动及目标人群,而整个监测系统没有任何摄像头装置。NEC预计该系统未来将被应用于公共场所监测潜在突发事件,并且可以很好的保护大众隐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湖南省衡东县某娱乐城发生了一起电梯事故。1名人员醉酒后,在四楼候梯厅扳开电梯层门。随后推门步人井道,导致坠入底坑死亡。现场勘察。发现电梯层门锁紧装置固定牢固,无任何变形、破损,在电气联锁开关动作之前,锁钩啮合深度〉7mm.并无异常。现场从层门内外两侧模拟扳门动作.均不能打开层门。同时在层门外侧表面发现一枚脚印。  相似文献   

14.
当儿童跟随大人乘坐电梯时,经常发生在电梯门区儿童受伤安全事故.本文介绍了儿童的好奇和探险行为、有限的认知能力以及有限的运动神经控制能力等天性行为,并通过对一些典型电梯事故案例中的儿童天性行为的分析,提出儿童的天性行为是导致这些电梯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儿童在乘坐针对成年人设计的电梯产品时存在的安全隐患,给电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电梯因停电或故障而造成困人,是一种保护,若被困乘客盲目自救或外部救援不当,将会发生被电梯门挤伤或坠入井道等安全事故。 轿厢困人救援操作时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吴江 《安全与健康》2003,(10):36-37
日常在对电梯进行检测检验中,曾遇到厅门未完全关闭时电梯便启动行驶的现象,这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隐患,如不消除将可能发生轿厢挤夹人的重大事故.如某汽车配件公司使用一台2吨货梯,事故当天,司机在四层呼梯时,由于司机家中有事,急着回家,久不见货梯上来,心急,便用三角钥匙将厅门打开,突然发现电梯正向上运行,该司机躲避不及,被轿厢挤夹当场死亡.此类故障在用继电器控制或PLC控制的乘客电梯和货梯中经常发生,究其原因,系门锁继电器触点未复位故障所致.而由继电器控制和PLC控制的乘客电梯和货梯目前在我省仍占有较大的市场,因此,从技术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电梯的层门是用于把人们与电梯井道隔离开来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于电梯的层门的保护,使得人们可以远离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电梯层门打开时,人们就会意识到电梯的轿厢已经到了本层,从而自然的走进电梯。然而,由于电梯层门的突然打开(电梯轿厢还没到本层),而使得人们误认为电梯已经到达本层,踏人井道而发生跌入井道的底坑或轿厢顶上,从而发生严重的事故,这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客货两用电梯是工矿企业普遍使用的运载工具,既方便又实用。但是,由于设计的原因,电梯不在的楼层,也可以打开梯门,近几年来,人员坠落到电梯井下的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几年前,人民美术印剧厂一位副厂长就因此摔伤致残;1988年10月,统计局印刷厂一名青工坠井身亡;我厂也先后有两人不慎摔到井下。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我们研制出一种跑梯门安全装置。经过实用,证明了它的可靠性,杜绝了伤亡事故的发生。 这种装置的原理和构造比较简单(见图1、2)。当电梯不在本层时,行程开关处于闭合佣态 电磁铁通电吸合,B制电磁钩钩住本层电梯外门,使门不能打…  相似文献   

19.
工矿企业中最常见的压手、断指事故,是在冲、压、挤等金属压力加工机械的工件夹紧定位装置上发生的。有资料表明,我国仅冲压机械上每年约有一万多人受到伤残。此类机械发生压手、断指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操作者的手伸进加工危险区作业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双手操作式安全控制装置就是预防此类压手、断指事故的有  相似文献   

20.
浅析电梯安全检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关国家标准,针对电梯安全检验实践中轿顶护栏、轿顶安全窗、紧急报警装置以及紧急开锁装置、层门自动强迫关门装置与被动门电气联锁开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以利规范的执行,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