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环境》2006,(12):8-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亚湾核电站在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为大亚湾核电人在发展核电征途中奋进的内在动力。自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始终坚持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生产与发展的实践需要、立足实践、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8,(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亚湾核电站在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为大亚湾核电人在发展核电征途中奋进的内在动力。自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始终坚持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生产与发展的实践需要,立足实践,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8,(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亚湾核电站在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为大亚湾核电人在发展核电征途中奋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4,(6)
正5月6日,大亚湾核电站商运20周年之际,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守护粤港20载,天蓝水清话未来"大亚湾核电站商运20周年公众论坛。公众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表示,大亚湾核电站在我国核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基础作用、示范作用"。他还进一步指出:大亚湾核电站"引进了设备和  相似文献   

5.
<正>25年前的今天,随着大亚湾2号机组建成投产,大亚湾核电站全面投入商运,成为我国大陆首个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自1978年邓小平宣布引进法国技术在中国建设大型核电站以来,以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起步,中广核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核电自主发展之路,探索出了一条安全、经济、科学的核电专业化运营方案,有力推动了我国核电技术、管理的持续创新,打造出了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使中国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1,(3):54-55
根据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INPO)对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104台机组业绩指标的统计数据结果,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的4台运行机组与之相对比,大亚湾核电站1、2号机组综合指数均可获得100分(满分)。全美104台机组中有6台机组获得满分。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7,(11)
<正>大亚湾核电站,一个被写进教科书的名字,承载了中国核电的梦想与荣光。今年是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三十周年,一段鲜活的历史,记载着大亚湾人跋涉的足迹;一支无声的号角,在时代的浪潮中悠然响起。2017年10月18日,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站在新的起点,大亚湾人肩负的使命依然。"成为世界核电运营行业的标杆"是大亚湾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大亚湾人必将不懈努力,打造中国核电新名片。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0,(5)
为了提高公众对核电的认识,进一步激发核电员工热爱、保护和建设核电美好家园。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举办了“99核电新貌”摄影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现大亚湾核电站的新貌。现将部分摄影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7,(1):8-8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2006年12月1日宣布,将向游人开放包括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在内的大亚湾核电基地,以增进公众对核电的认识和理解,普及核电知识.  相似文献   

10.
乐雯 《环境》2022,(1):66-67
<正>一直以来,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确保核电机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同时,不断创新,以卓越成效加快建设世界核电行业标杆企业的脚步,核电基地6台机组运营水平保持在国际卓越值,平均能力因子保持在90%以上;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在国际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大亚湾核电累计获得39项次第一名,夺冠次数占该奖项冠军次数的一半以上……大亚湾核电在争创世界核电运营行业标杆的新征程上接力先行,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核去核从?     
<正>在化石能源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下,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核能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自1951年被人类首次利用后,已成为世界电力供给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3月份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核安全观",并在访欧期间变身核电"推销员",力推中国核电"走出去"。从大亚湾核电站到英国核电项目,我国核电已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核电市场风云变幻,一方法国在大力发展核电,法国电力供应中核电比例占世界第一,一方是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在全球核电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下,"德国弃核是勇气还是无奈",德法核电发展冰火两重天,但"德法核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03,(10):50-50
198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上,雄健的拓荒牛奋蹄起步在大亚湾畔,播下了中国核电工业的希望。 从此,在无数位科学家、建设者的案边地图上,沉睡千年的大亚湾被重重描上醒目的一笔——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祖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在过去相当长的年代里,人们谈核变色;如今,每一位来大亚湾核电站的人,都会为她的美丽与宁静而倾倒。可以说,大亚湾核电站的成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功。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5,(8):3
蓝,是一种纯净、环保的色彩。在坊间,谈到核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一事,似乎是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黑色记忆。在反对核电的人心中,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而在一切人类有关科技与伦理的各种思潮争论中,核电总是这一议题所关注的中心。在这些反对者的思维里,自然没有关于蓝的任何印象。而恰恰,我们在这组关于大亚湾核电站的图片里,非常容易的就能发现,蓝,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以及使用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核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能源.到目前,世界上已有400多座核电站在运行.在我国,标志着核电事业起步的秦山核电站,已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成功;现在,由两台装机90万千瓦的进口机组组成的大亚湾核电站也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计划于明、后两年先后发电.由此看来,核电事业不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今后都会有较大的发展.一、我国发展核电的环境政策从能源需求看,发展核电势在必行.但鉴于发展核电会伴有放射性物质的产生,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我们对发展核电的环境政策是"积极支持,严格要求."积极支持"就是为开发新能源,大力支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5,(9)
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选择一个适宜居住的家园,还有家园里那些默契的邻居。作为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的鸟儿,白鹭选择的家园是大亚湾畔的核电之城一一大亚湾核电站,它们选择的邻居,是那群有着绿色梦想的大亚湾核电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电已发展30余年,核电行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2018年6月,在建核电机组18座,运行核电机组38座,中国核电事业实现了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核安全文化是中国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安全文化对于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核电行业始终重视核安全文化建设。文章通过总结我国核电核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对我国核电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9,(6):60-61
2009年5月6日是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15周年的纪念日。15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坚持高起点起步,用一连串激动人心的亮丽数字和辉煌业绩,谱写了我国大陆地区大型商业核电站从引进到消化、从吸收到创新的专业化运营宏伟诗篇。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09,(7):56-57
2009年5月6日是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15周年的纪念日。15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坚持高起点起步,用一连串激动人心的亮丽数学和辉煌业绩,谱写了我国大陆地区大型商业核电站从引进到消化、从吸收到创新的专业化运营宏伟诗篇。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0,(1):26-27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两台900MW 压水堆机组于1994年投产,经过五年多的运行,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历届领导者、全体员工、承包商及外国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并加以吸收、发展的良好实践。它用事实证明了、当初决定以“引进外资、借贷建设、售电还钱”的思路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是正确的,同时,通过五年多的运行积累,电站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一定特色的管理方法,为今后我国发展核电事业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 《环境》2013,(10):40-41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世界各国核电站的建设都进入了低迷期,中国的核电站建设也曾被暂时叫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核电该不该建?该怎么建?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我国核电进入积极稳妥发展新时期"以广东为例,燃煤火电厂上网电价是4毛8分钱,大亚湾核电站是4毛3分钱,比火力发电便宜了5分钱。"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