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纪念日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4,29(3):48-48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04,(6):8-8
~~国家环保总局首次推出世界环境日中国标识  相似文献   

3.
利用东北地区1961—2014年日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3 a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平均初霜日、终霜日分别为9月28日和5月5日,平均无霜期为145 d。东北地区162个站中,155个站初霜日推后,160个站终霜日提前,158个站无霜期延长,初霜日显著推后1.55 d/10 a,终霜日显著提前2.5 d/10 a,无霜期显著延长 4.08 d/10 a,霜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变暖的特征(0.3 ℃/10 a)。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和海拔高度的抬升,初霜日提前、终霜日推后、无霜期缩短。东北地区霜的变化受最低气温的影响要大于平均气温。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分别在1986、1989、1986年发生了突变,各省霜的突变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突变后,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多年平均等值线均向北推进。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03,(4):71-72
按从小到个人,大到村寨、部落、市县、民族、国家以至全球,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节日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对此,我们不去细加探究。自本期开始,本刊每期一节日.对与环境有关的节日进行常识性的介绍,以便读者了解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5.
世界湿地日     
《世界环境》2004,(2):78-78
世界湿地日(2月2日)源于1971年由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等36国在伊朗签署《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大致是1:0.54:0.45的关系,但区域分布趋势比较相似.典型城市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大都十分相似.而轻雾(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表明,用单次值法统计的明显偏多,且有长期下降趋势;而用日均值法与14时值法统计的轻雾(雾)日无大差别,且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映了年季和年代季的气候波动.从长期季节变化趋势来看,3种统计方法的结果除日数的差别外,季节分布特征比较类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除去采暖季有较多的霾日外,在盛夏季节霾日也明显多,集中出现在6~9月,尤其是7~8月,与桑拿天同期出现,这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是华北地区的特有现象.用单次值法统计霾日,将包括所有的霾过程,即大范围持续时间长,且与一定天气系统与近地层扩散条件相关连的霾,及在稳定的晴朗夜间由于辐射降温,使相对湿度升高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形成的霾.用日均值法,则可能更多的显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而使用14时法,则对早晚因湿度增加降低能见度出现的霾天气漏记,突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依托于JICA项目,在洱海湖中建立的自动观测系统2009年全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溶解氧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洱海湖中溶解氧表现为日出后最小、日落后最大的日变化特征。全年变化范围为2.31~7.98 mg/L,最大值出现在12月20:00时,而最小值出现在9月10:00时;较小时段出现在6-10月,各月月平均12月最大,9月最小,年较差为4.83 mg/L;四季中冬季偏大,夏季偏小,冬春季比夏秋季明显偏大。四季中各个典型日的日较差相对于各季的平均偏大,峰值、谷值出现时间大都偏晚。连阴雨出现后,由于受低温阴雨寡照的影响,洱海溶解氧偏高。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真菌粒子的衰亡和净化,除与真菌自身的因素有关外,与日光辐射也有密切关系。此文现场观测了日光辐射对大气真菌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内大气真菌粒子浓度与日光辐射强度呈反比:大气真菌粒数直径中值与日光辐射强度呈正比:随着日光辐射强度的增大,<3.0μm的大气真菌粒子,其浓度减小的速度比>3.0μm的快。  相似文献   

9.
谁不喜欢蓝天的蔚蓝与高远?谁不爱大地的辽阔与壮观?时光深处,众生虔诚的灵魂在环境日益污染的日子里,已经将家园洁净美好的梦想望断。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冬季气象要素对气溶胶浓度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2004年1月1—15日北京气溶胶浓度与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平均日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冬季ρ(PM10)日变化明显,受气象要素的日变化影响. ρ(PM10)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正相关性;风速对ρ(PM10)的日变化影响明显,09:00—18:00风速和ρ(PM10)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性,其他时间则呈负相关性; 风向对粗、细粒子的数浓度影响不同,细粒子数浓度在偏东风时大,西、西南风时小,而粗粒子则相反;粗、细粒子的数浓度日变化受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相对于粗粒子,细粒子数浓度更易受气象要素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地面臭氧污染过程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3的污染过程,进行了包括全天24h3浓度和气象参数的观测。分析了高浓度3日的气象条件,表明高压天气形势、晴天少云、日照持续、气温升高、湿度低、温度垂直梯度和Ri数较高等是形成高浓度3的有利条件。从3浓度全天24h的观测结果发现,除12:00~14:00的主峰外,在0:00~4:00还有一个次峰。所有例子都表明3浓度日变化和各气象因子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当风速和太阳辐射同步增减时,共同促使3浓度增大,使3在中午出现显著的峰值,当风速值出现在其他时间时,也可以使3出现次峰。   相似文献   

12.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大致是1:0.54:0.45的关系,但区域分布趋势比较相似.典型城市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大都十分相似.而轻雾(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表明,用单次值法统计的明显偏多,且有长期下降趋势;而用日均值法与14时值法统计的轻雾(雾)日无大差别,且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映了年季和年代季的气候波动.从长期季节变化趋势来看,3种统计方法的结果除日数的差别外,季节分布特征比较类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除去采暖季有较多的霾日外,在盛夏季节霾日也明显多,集中出现在6~9月,尤其是7~8月,与桑拿天同期出现,这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是华北地区的特有现象.用单次值法统计霾日,将包括所有的霾过程,即大范围持续时间长,且与一定天气系统与近地层扩散条件相关连的霾,及在稳定的晴朗夜间由于辐射降温,使相对湿度升高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形成的霾.用日均值法,则可能更多的显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而使用14时法,则对早晚因湿度增加降低能见度出现的霾天气漏记,突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泾阳地磁台2007年FHD-1核旋磁力仪和CB3磁变仪观测数据采用日变幅形态、日均值年变形态、总场21点值年变形态等方法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观测一致性较好,说明数字化仪器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但是数字化仪器还存在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稳定性不好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按规范调试仪器,认真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监测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有助于深入理解颗粒物无机离子形成的大气化学过程,半挥发性无机组分的气固分配机制等。总结了文献中连续监测方法与传统膜采样方法的比对结果,综述了该方法在无机离子日变化及其来源分析、酸度、二次离子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06~2010年空气自动监测的数据,结果表明:沈阳市这5年空气污染日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9%-12.1%,其中,冬季污染日最多,春季次之,秋季和夏季污染日较少.  相似文献   

16.
根据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2012年冬季市区各监测点位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市区冬季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典型日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对交通、水、煤炭对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影响变化特征进行了比对,浅析了长春市区冬季颗粒物污染的日变化特点,为今后城市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在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上警告说,沙漠的蔓延正在成为脱贫的障碍与和平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大地震在主破裂前往往行成地壳变形,高应力作用下进入峰值后的变形阶段,反映到地倾斜观测日均值曲线上,表现为固体潮形变趋势异常,这些异常能否指示远距离的地震,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发现,远场前兆往往出现在对应力、应变变化反应灵敏的特殊构造部位。佳木斯台可能处于这种特殊的构造部位,对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短期前兆异常“场兆”的趋势性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典型日方法在绥中电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淑琴 《环境保护科学》1990,16(2):25-30,79
绥中发电厂系高架源,污染物在高架源中的排放扩散计算过程较复杂,模式中所需要的气象因素即要考虑到烟囱高度周围的环境条件,又要考虑到近地面诸气象因子.计算高架源对大气造成的长期污染,有关气象参数的提供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在绥中发电厂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我们摸索一套高架源在大气扩散计算有关气象参数应用方法——典型日扩展及高空常规资料的应用.用上述方法为模式计算提供的参数,模拟出 SO_2浓度分布及污染趋势基本上一致,说明该方法提供参数可靠,简而易行,又有代表性,用该种方法能计算出污染物季节和年的长期平均浓度,大大地节省了计算工作量,并且用典型日方法找出在不同的天气形势影响下,源强对该地区造成不同区域及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要实现活动目标,单靠几节课、几次活动难以奏效,必须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阐述了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