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决矿山硬岩巷道爆破开挖存在炸药单耗高、炮眼利用率低和掘进深度短等问题,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大空孔复式筒形直眼掏槽方式。根据静力学理论,简化掏槽区域岩体只受爆生气体的准静态膨胀作用,并在复式筒形直眼掏槽腔体成形力学机制的基础上,分析大空孔形式下空腔形成的物理力学过程;采用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基于材料参数和状态方程,仿真分析大空孔复式筒形直眼掏槽槽腔有效应力的传播机理;依据巷道尺寸及爆破参数,进行大空孔复式筒形掏槽掘进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炮眼利用率提高到89.0%,掘进深度达到2.8 m,炸药单耗降低到3.16 kg/m3,充分证明大空孔复式筒形直眼掏槽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地应力场对直眼掏槽破岩的影响,提出了基于Schwarz交替迭代法和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的掏槽区岩体的应力状态方程,同时对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单孔直眼掏槽破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炸药爆炸前期和中期,初始地应力场对结果影响较小,主要是槽孔爆炸应力场起主导作用,在爆炸后期,初始地应力场对爆破后裂纹的扩展具有导向作用,裂纹扩展主方向趋向于最大初始地应力方向。进一步分析表明,岩体在初始地应力场与爆炸应力场共同作用后,在空孔和槽孔圆心连线上产生最大拉应力,并且在不同地应力条件下最大拉应力模拟值的发展趋势与理论计算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系统综合分析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引入胜任力概念,界定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胜任力的内涵。综合现有安全胜任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构建以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和自制能力为目标变量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人员安全性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安全胜任指数综合评价模型;又鉴于确定指标权重需综合考虑主客观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熵值与模糊层次分析的组合赋权法。最后,运用该指数模型评价某矿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这表明,该指数模型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性的测度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煤炭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阐述了本质安全的内涵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特征,从"人、机、环境、管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从业人员本质安全素质、提升系统装备和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程度和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等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应采取的综合措施。明确指出将"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对指导煤炭企业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超  杨君 《安全》2012,33(10):25-27
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建设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千万吨矿井群,而尤为重要的是企业通过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炭生产企业,摆脱了传统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一系列问题.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实践与探索,无疑进一步拓展了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思路,坚定了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做好海洋钻井平台直升机乘用安全管理,有效管控钻井平台接送直升机作业风险,本文在对职责划分、作业准备、安全检查、燃料补给、接送机流程、登机及乘机安全要求、通信导航系统维护、安全检查等方面进行风险辨识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以期为保障海洋钻井平台接送直升机作业提供技术支持,进而确保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徐忠  杨君 《安全》2007,28(8):48-48,53
近年来,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在安全培训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百万吨死亡率远低于世界采煤先进国家水平.2007年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在产量过亿吨时,自加压力,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目标,争取实现"产煤过亿吨、亿吨零死亡","安全365·决胜2007".几年的成功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安全培训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NOSA”是南非国家安全卫生职业协会(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ssociation)的简称,是一个积极促进和改善工作场所安全、健康、环保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经过实践证明,该体系切实有效地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大幅度降低了工伤率,所以在国际上已被生产企业广泛应用于安健环管理。这为神华神东煤炭公司引进NOSA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粗糙性和主观性,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运用集对分析原理系统地展开分析和评价。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作业人员、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和管理为1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集对分析法中同异反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评价模型。将12项2级指标作为输入节点进行联系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评价对象的职业危害状况处于"达标",与该企业实际状况相符合,应重点加强通风除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煤矿作业首先要保证矿工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性能优良的矿工防护服可在日常工作中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保障生产安全。本文详细阐述了煤矿职业安全对矿工防护服的具体要求,希望能对矿工防护服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两年来对不同矿区、不同煤层的不同煤巷掘进工作面迎头深部瓦斯赋存量以及突出预测数据的现场及实验室测定结果,得出一个在动态应力场作用下的工作面(掘进、回采)迎头深部瓦斯赋存量随深度变化的一个驼峰曲线,即工作面迎头深部的瓦斯赋存量受采动的影响而在不太深的位置处(如5~10m)会产生一个赋存峰,随着深度的增加瓦斯赋存量并非随之一直增大,其分布特征也与现有认识不尽相同。该测定结果为解释和研究工作面迎头深部的瓦斯运移、应力场分布、突出预测等提供了一个现场数据结论,为煤岩体流变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也提出针对测定结果的疑问。  相似文献   

12.
机电管理是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一整套与高产高效相配套的管理体系,是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实现矿井高产、稳产的有力保证。文章介绍了补连塔煤矿为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转,加强机电管理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又是重中之重,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支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将无疑超过浅部其他水平,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成为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在安全生产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取得卓越成就,而安全生产科学理论的贯彻执行必须借助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创新性研究,并在现场实践中得以全面应用.本文通过对深部巷道开挖过程的应力调整机理、破坏特性及本构关系的研究,提出以锚杆、锚索为主的深部软岩巷道联合支护控制对策,并强调支护材料性能的互补性和施工的适时性.经现场实践,取得良好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油气管道周边挖掘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管道失效的问题,探索能够联系有关施工相关方的挖掘前咨询渠道和方式,通过问题分析,明确施工方、管道企业、施工管理部门等相关方对挖掘前咨询的功能需求,基于已经建成的油气管道地图系统,分析了咨询平台、咨询流程、咨询信息等内容,提出了挖掘前咨询实现方式以及挖掘前咨询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运行方式,并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油气管道周边挖掘前咨询功能,有助于建立联系施工相关方的管道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急倾斜水平分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分层综放开采技术能够实现急倾斜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回采。急倾斜开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和采场矿压显现规律与缓倾斜煤层开采有显著区别。为了进一步研究急倾斜水平分层综放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本文以大台井-10水平3#、5#合并煤层放顶煤工作面为实验研究内容,提出-10水平石炭纪急倾斜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的方案,应用相似试验和数值研究采用联合放顶煤开采条件下,3#、5#煤层在开采过程中的放煤规律、矿压显现情况、以及围岩等破坏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第一分层和第二分时岩层垮落状态及应力分布特征,本文研究成果提高了煤炭的回采率,保证了安全条件下的高效开采,对指导合理支护参数的确定和现场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机械故障诊断、机械安全设计、机械安全法规及标准、煤矿安全认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简述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目前我国矿山机械安全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强化操作人员培训;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加强矿山机械高防爆性能的本质安全设计;制定和完善矿山机械安全法规及标准,落实煤矿安全认证和监察;加大技改资金的投入力度等重要对策和措施。逐步提高矿山机械安全技术水平,从而保障煤炭生产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价在煤炭产业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合考虑煤炭产业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给出了一种新的煤炭产业安全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到影响煤炭产业安全的各种因素,将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煤炭产业安全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综放开采技术安全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从放顶煤开采的一次采高大、上覆岩层的活动范围大、破碎顶煤的存在等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关于放顶煤开采中瓦斯、顶板和冲击地压等安全问题.放顶煤开采对有些安全问题可以缓解,比如工作面的瓦斯突出.但是也可能诱发一些安全问题,如坚硬顶板对支架的冲击、采空区垮落岩石的撞击与摩擦诱发瓦斯事故等.在放顶煤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同时,更应重视其相应的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人机工程及可靠性理论,分析了连续作业时间和割煤机运行方式对综采工作面人员操作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割煤机运行方式的优化模型。根据模型所选择的割煤机运行方式,既能提高工作面产量,也能提高人员操作可靠性,有利于综采工作面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节省资源,留最窄护巷煤柱,在借用FLAC3D模拟软件掌握不同护巷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后,结合模拟的结果和实验室试验新材料GRT-201加固后的煤岩体强度指标,最终确定煤柱留设宽度为2m,较正常煤柱宽度留设减小了20多米.现场操作后巷道的变形率控制在5%以内,大大降低留设煤柱宽度的同时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和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