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建筑施工中,各种起重作业伤害事故对建筑安全的危害程度非常突出。笔从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30年,为了探索预防起重伤害事故的规律,搜集和整理了从1984年至1999年在建筑工程发生的137起起重伤害死亡事故案例,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综合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提出预防起重伤害事故的主要对策,与大家一起为最大限度地预防起重伤害事故发生而积极探索、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4年以来国内外大型游乐设施运营过程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共获得169起事故数据,其中国内事故42起、国外事故127起。按事故类型统计,机械伤害、高处坠落、高空滞留、碰撞伤害事故为主要事故类型,占事故总数的76%;按发生事故的设备类型统计,滑行类设备最容易发生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6%;按事故原因统计,设备因素和人为因素事故为主要事故原因,占事故总数的84%。同时找出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运营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主要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为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规范无伤害事故管理的重要意义1.无伤害事故管理是指具备伤亡事故机理,仅仅因为侥幸而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长期以来,大量无伤害事故中所包含的极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由于人们对无伤害事故缺乏系统的收集与管理,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调查处理,也因为无伤害事故往往没有造成实际上的伤害后果,从而易被人们忽视。2.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它与无伤害事故的致因、产生机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通过对各类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在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之前,往往已…  相似文献   

4.
起重视挤压伤害事故是指人受到挤压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挤压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或旋转起重机与周围固定物之间。如桥式起重机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发生的挤压伤害事故。门式起重机的支腿与场地堆放物或其它临时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伤害事故。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旋转时,其尾部与建筑物、堆放物或其它设施之间发生的事故均为挤压伤害事故。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一下分析,以便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挤压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挤压伤害事故的原因1.起重机与建筑物或其它设施的安全间距不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所引发的伤害事故屡见不鲜,甚至成为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来自权威部门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学生中,每年有50余万人次遭受意外伤害,而意外伤害往往是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突然发生的。本期内容将向您展示一些新的概念,记住这些,让意外远离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攀钢(集团)机制公司金工车间近23年来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并利用统计分析图对金工车间人身伤害事故的月度变化趋势、时段分布、伤害部位及事故原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揭示金工车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规律,并提出安全管理建议,希望为机制公司及金工车间预防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机械安全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为了有效地控制机械加工工艺的危险性,防止机械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运用事故统计方法,对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各类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伤害形式的角度出发,将机械伤害事故类型从绞伤、碾压伤害、夹挤伤害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以锻工、车工、铣工、钳工等11种常见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原因和事故类型,得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事故发生规律和各加工工艺危险性的大小。与以往机械伤害事故类型统计不同,本文将机械伤害从不同工种和不同伤害形式进行分类统计,更能体现机械加工事故伤害特点,对加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张少成,李春忠医院急诊的外伤,特别是手外伤,大部分是机械伤害。研究机械伤害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预防的根本方法,是要消除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下面谈谈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一、...  相似文献   

9.
无伤害事故由于没有造成伤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事故的后果是具有随机性的,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应重视对无伤害事故的管理,做好无伤害事故的收集、调查、分析、统计、处理和研究,从中找出事故规律,以采取防范措施,达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无伤害事故由于没有造成伤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事故的后果是具有随机性的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应重视对无伤害事故的管理,做好无伤害事故的收集、调查、分析、统计、处理和研究,从中找出事故规律,以采取防范措施,达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及人们生活的安定。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比较薄弱,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我们必须分析事故的本质原因以及找出事故责任单位,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研究化工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运用“2-4模型”对从安全管理网等网站收集的125起化工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事故的直接原因方面,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动作主要表现在违规操作和无证上岗,管理人员的不安全动作主要表现在其工作不认真等方面,不安全物态最主要的是设备年久失修。对于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安全意识不够、安全知识不足、安全习惯不佳3方面。事故的根本原因则主要表现在缺乏安全培训等方面。为制定化工生产事故预防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事故进行分析。通过定义领域知识图谱概念体系结构,从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数据中提取关键知识要素,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图谱,将其储存在Neo4j图数据库中,并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分析流程,针对事故相关信息开展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关联路径分析等智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将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以可视化图形或表格等进行展示,将事故信息以知识形式结构化存储及表达,可有效提高事故分析工作效率,为事故预防以及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城市家用天然气安全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00家广州市天然气家庭用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针对天然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和安全意识等诸多问题,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其成因规律,提出从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入手,运用"预防为主、善后为辅"的积极、主动的方法,把事故消除在起始或孕育阶段。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城市燃气应用系统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户燃具不正确的选择、燃气设备安装不当、燃气安全知识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燃具产品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并以事故预防控制理论为指导,提出广州市天然气应用预防与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技术、教育、强化等3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城市地铁施工事故规律特征,降低新建地铁线路施工事故发生频率,统计分析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铁施工事故,归纳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施工工法的分布特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对地铁施工事故致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施工事故季节性特征突出,3,8,11月份呈多发态势;科学技术进步和规章制度完善是保证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高速增长和施工事故率降低的有效手段;事故类型以坍塌为主,且事故造成影响最大;违章作业、设备设施缺陷、地质环境不良和安全监管未贯彻落实分别为“人、物、环、管”4个维度的关键致因因子。  相似文献   

16.
刘双庆  尤秋菊  张世杰 《安全》2019,40(1):62-66
为了预防和减少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某城市地铁5年的运营事故资料,探讨了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规律,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地铁运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统计年度内地铁运营事故年度总量较为平稳,事故的发生对月份变化敏感度较低,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信号故障、车辆故障是发生最频繁的事故类型,合计占事故总数的56%。事故原因分析显示,设备设施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7%;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根据地铁运营事故特点,从人、机、环、管4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09国道宁夏石中段交通事故特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搜集了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109国道宁夏石中段2001—2003年间的道路交通事故资料,分析其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肇事驾驶员等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早晚交通高峰小时过后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交通事故月分布规律受季节影响较大,路段交通事故形态中以尾随相撞类事故居多,发生于路段的交通事故数高于交叉口处的交通事故数,驾龄小于4年和年龄18~25岁的驾驶员最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进而提出加强交通管理,增设减速震动线等交通安全设施降低主线车速,加强易发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人群的后期培训和教育等防控措施。以期有助于缓解我国二级公路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增强交通事故预防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某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规律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某地下矿山2000-2009年度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详细统计数据,分别针对伤害程度、伤害部位、事故工龄、事故班次、事故致因和类别等进行了全面统计、归纳和分析,并采用事故树等分析法对冒顶片帮和人为原因引发的两类重要矿山事故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确定了矿山典型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主导控制因素、一般出现规律以及可能伤害后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能有效降低生产事故频率,提高安全生产效率的四种具体对策与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法制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的专业能力;(2)遵守人机工效学的一般原理,改善工作舒适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3)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合理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现代化管理措施;(4)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科学使用与人性化管理。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61起煤矿运输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32种引发事故或者造成损失进一步扩大的不安全动作。为了便于有效进行培训,将此32种不安全动作分为7类动作类型,按照出现次数高低进行排列依次是:工人违章乘车乘罐,作业场所与运输工具设计、建设、安装存在安全隐患,工人违章、错误作业,司机违章、错误作业,安全人员检修不到位,工人未确认矿车正确、完好连接,其他不安全动作。并通过总结这7类不安全动作中缺失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针对各类不同的动作,提出各自的控制对策,以减少在运输环节中人的不安全动作出现,进而控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