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别用粉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和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通过对水中COD、氨氮、浊度、pH值等指标进行对比实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的吸附速率最快,达到吸附平衡所用时间最短,对水中COD吸附容量达124.6mg/g,浊度的去除率83%,但对氨氮、pH值无明显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印染废水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各种染料、化学药剂等,具有污染浓度高、色度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分别用生物活性炭纤维法、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炭纤维联合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对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炭纤维联合法处理印染废水,COD去除率为94.3%,色度值降至40倍,悬浮物浓度降至40 mg/L,氨氮浓度降至2.2 mg/L;生物活性炭纤维法处理印染废水,COD去除率为86.0%,色度值降至520倍,悬浮物浓度降至240 mg/L,氨氮浓度降至1.5 mg/L。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炭纤维联合法对废水COD、色度、悬浮物的处理效果优于生物活性炭纤维法。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粉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和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对比处理前后污水中COD、氨氮、浊度、PH值等指标变化,实验显示,活性炭纤维的吸附速率最快,达到吸附平衡所用时间最短,对污水中COD吸附容量达124.6mg/g,浊度的去除率83%,但对氨氮、PH值无明显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粉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和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对比处理前后污水aFCOD、氨氮、浊度、PH值等指标变化,实验显示,活性炭纤维的吸附速率最快,达到吸附平衡所用时间最短,对污水中COD吸附容量达1246mg/g,浊度的去除率83%,但对氨氮、PH值无明显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滤-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技术处理餐饮废水,通过对油、浊度、COD、UV254四个重要指标去除率的测定评价处理效果。方法:餐饮废水经过砂滤后在中间水池中进行曝气,将曝气后的水样通过固定好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炭纤维柱,测定出水指标。结果:该工艺处理后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为83%、UV254去除率为67%、COD去除率为84%,油的去除率为91%。结论:采用砂滤-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技术处理餐饮废水是可行的。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浊度、COD、UV254均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出水水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壳聚糖包覆活性炭颗粒(Chitosan Wrapping Acticarbon,简称CWC)对生活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CWC原料配方比、pH值、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经过实验条件的优化,用CWC处理生活废水的最佳pH值为6,最佳CWC投加量为1g/L,最佳搅拌条件为先快速(900r/min)搅拌2min再慢速(100r/min)搅拌1min,而最佳处理时间为8h。在上述优化条件下,CWC对生活废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8.41%,COD去除率为74.12%,氨氮去除率为53.14%。加入稀土元素后CWC对生活废水的去浊率达到99%,COD和氨氮去除率可达90%,BOD去除率达95%。  相似文献   

7.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低浓度的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分别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初始温度及臭氧停留时间对废水中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及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中PVA和COD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min,初始温度为30℃,臭氧发生器的脉冲密度为25%,pH值为7,通气流量为100 L/h时,COD和PVA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72.6±2)%和(85.8±0.2)%,处理后的COD与PVA浓度分别为48.7和0.36 mg/L。此时的臭氧投加量为(4.2±0.2)g/L。废水的BOD5/COD值也从0.26提高到0.46,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此外,废水中的氨氮和浊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解决了离心母液废水后续深度处理——膜处理时存在的膜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黄麻生物脱胶废水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水解酸化与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对黄麻生物脱胶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考察水解酸化池对COD、氨氮、木质素等的去除效果;并通过调节试验条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pH值、温度等因素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得出处理黄麻生物脱胶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对COD、氨氮均有较高的去处效率,对于降低纤维素的聚合度、促成纤维素的水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试验在水力停留时间10 h下,COD与氨氮去处率最高分别达35%,40%;影响水解酸化的因素主要为pH值和水力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用壳聚糖包裹活性炭后再加入稀土化合物对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壳聚糖和活性炭不同的配比和投加量,以及稀土的用量对水样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活性炭的质量比1∶9,投加量在4g/L,pH值为2.3,实验温度为40℃时的处理效果最好。而与稀土溶液共同处理印染废水时,硝酸镧用量在0.04g/L时絮凝效果最好,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均为95%,COD的去除率接近70%,氨氮的去除率高于40%;而硝酸铈要在用量为0.06g/L时才能在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略高于硝酸镧。  相似文献   

10.
污泥活性炭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污泥活性炭处理酸性品红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pH值、污泥活性炭投加量、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污泥活性炭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随着酸性品红染料废水浓度的增加,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COD去除率的变化曲线与脱色率的曲线呈现相似的走势,但在脱色过程中,只有部分染料分子被吸附到污泥活性炭的结构中,另一部分脱色应归因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吸引染料分子中的碱性助色基团;随着污泥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脱色率逐渐增大,COD去除率一直减小;由于染料分子中的显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与废水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在pH为弱酸性范围内效果比较好;随水浴时间的增加,脱色率逐渐增加,COD去除率很低并一直减小;温度的升高使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COD去除率整体逐渐减小。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取5,水浴时间取6.5 h,水浴温度取20℃,染料废水浓度取2.5 mg/L,活性炭投加量取2.5 g,其脱色率为47.73%,COD去除率为62.62%。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微电池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由最佳工艺流程处理后出水的COD质量浓度最低为4.9mg/L(此时COD净化效率为99.84%),出水pH值为6,色度净化效率最高为99.72%。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的规定。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的COD平均净化效率为95.66%,色度平均净化效率为96.62%。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臭氧-紫外光-活性炭联用对糠醛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处理体系的pH值、糠醛废水的浓度、臭氧浓度、活性炭的使用次数以及臭氧-活性炭、臭氧-紫外光、臭氧-紫外光-活性炭联用几种不同工艺对糠醛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7.0、臭氧反应时间为160min、臭氧浓度为0.2mg/L,在此条件下进行处理,糠醛、废水的COD、BOD5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100%、54.3%、45.2%,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由原来的0.37提高到0.61。活性炭可连续使用10次,对糠醛、废水COD的去除率没有太大影响。臭氧-紫外光-活性炭联用氧化糠醛废水的处理效果分别优于臭氧-活性炭、臭氧-紫外光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絮凝法处理PVC化工废水,研究了极板材料、原水pH值、反应时间、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去除PVC化工废水中的浊度和COD时,在使用铝合金极板,pH值为8.0,电流密度为30 mA/cm2,极板间距为1.5 cm,反应20 min后出水浊度≤5NUT,COD≤60 mg/L。优于传统药剂絮凝对浊度和COD的去除率。电絮凝处理PVC化工废水的机理包括电絮凝、电化学氧化还原及电气浮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婕  王若男  蒋毓婷  刘树鑫 《环境工程》2020,38(12):13-18,85
采用微纳米气泡曝气的方式处理染料蓝1为原料配制的模拟水性油墨废水,以废水中的染料浓度、COD及氨氮去除效果作为考察指标,探讨废水中不同初始pH值、NaCl投加量、H2O2添加量对微纳米气浮法处理油墨废水的影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纳米气浮去除油墨废水污染物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反应条件有效促进了微纳气泡的曝气吸附作用,其中在pH为5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佳,染料浓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0%以上,氨氮去除率也达到75.4%。  相似文献   

15.
筒子染色是棉纱的一种重要染色工艺,其工艺过程中前处理、染色和后处理工序均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前处理废水组分复杂,含有棉纱的杂质及各类化学助剂,具有COD浓度高、pH值波动大、水温高等特性;染色废水呈现色度、pH值、COD浓度均较高的特点;后处理废水以酸洗、皂洗及上油工序中的有机物浓度最高,其它工序废水色度和COD则较低。根据这一特性,可对废水实施清、污分流,分别治理。  相似文献   

16.
污泥热干化废水的有效处理一直是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难题之一。通过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污泥热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研究其对冷凝水中COD、氨氮的去除效果同时探索了污泥脱水过程中聚丙烯酰胺的添加对污泥干化冷凝废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对污泥干化冷凝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影响不足3%,可以忽略不计经处理后得到的冷凝水中的COD去除效果明显活性炭添加量为30 g/L时,处理后得到的冷凝水中的COD小于50 mg/L(去除率高达98%)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活性炭添加量为45 g/L时冷凝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0%以上。该方法处理效果显著且经济可行,为污泥热干化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折点加氯法脱氨氮后余氯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是指用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和焦化产品回收等焦化过程中煤中的吸附水及热反应的生成水冷凝后生成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酚、氰、氨氮和多种有机化合物。A/O法处理焦化废水,脱氮效率受湿度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采用折点加氯法对水中氨氮进一步脱除,可使氨氮浓度降至10mg/L。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已获得的氯投加量、pH值、搅拌及反应停留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探讨折点加氯法的处理效果,以及最佳的废水处理浓度,并寻求活性炭、焦炭脱除余氯的最佳条件,最终提出适合北方地区焦化废水的系统脱氮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丁春生  秦树林  缪佳  宁平 《环境科学》2008,29(5):1266-1270
以对硝基苯甲酸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二氧化氯投加量、pH值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试验考证了该工艺作为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预处理手段,在去除废水中COD和提高可生化性(BOD5/COD)方面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lO2与活性炭组成催化氧化体系,其处理COD为109印mg·L-1,的对硝基苯甲酸废水,效率比单独使用二氧化氯高10%;在废水pH值为4.1时,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0 g·L-l、反应时间30 min、二氧化氯投加量为300 mg·L-1,时,废水的COD降至7 100 mg·L-1,去除率达到35%, BOD5浓度提高到1 810 mg·L-1,废水的BOD5/COD值由原来的0.10提高到0.25,明显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是预处理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脑电路板中废塑料所制备的活性炭,研究其对印染废水的吸附。实验以其中的COD(还原性物质)为吸附对象,分别做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加量、温度、溶液初始pH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的单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吸附时间为15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活性炭的投加量为6 g时,COD去除率最高;吸附最适宜温度为20℃;弱酸性条件有利于活性炭对COD的吸附;溶液初始浓度越高,COD去除率越低。此外,还利用范特霍夫方程式的变形形式对自制的活性炭吸附COD的过程进行热力学研究。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印染废水中COD的过程是放热过程,说明温度过高不利于活性炭对印染废水中COD的吸附。  相似文献   

20.
以活性炭纤维处理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实验表明:活性炭纤维对COD(cr)=1.2×10~5mg/L有的机化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处理后出水COD_(cr)<1000mg/L,净化效率为98%以上;活性炭纤维失效后用过热蒸汽再生,可循环使用,再生废气用焚烧炉焚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本文还对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