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水资源本身既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一身两兼。而其开发利用又直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攸关。故水资源的重要性不待多言。城市化将是现代化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大多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水资源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将城市水资源问题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个问题对我国沿海城市及北方缺水地区则更为迫切。在这些城市及地区对这一重大战略问题若能考虑得比较周到、认识比较一致、研究比较深入,决策减免失误,则不但有利于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而且将为子孙后代造福。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发展     
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格局,即流域经济系统格t局,并实现流域基础上的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图1表1参4X22 20{心D()098论水资源格局与可持续发展/孟庆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26一30 环图X一40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水资源自然格局及利用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水资源,其可持续利用X22 X37 20(力0(刃99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张寿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  相似文献   

3.
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是涉及到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对水资源的概念及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属性综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水资源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结构、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等的相互关系,并以黄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为例,说明目前阶段的水资源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的联系愈加紧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刻画水资源与区域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复杂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分析途径,并进一步明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岱海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岱海流域水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岱海流域水资源所面临的水量、水质以及环境生态问题,得出岱海流域水资源以及水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岱海流域环境、资源、人口、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全国和新疆作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96年-2008年时段内的各年乌鲁木齐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乌鲁木齐市的相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始终呈富余状态,并且继续攀升。1996年-2004年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阶段,2004年之后始终处于超载。经济资源对于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远远大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经济资源占绝对优势。土地资源的紧缺和水资源的缺乏将成为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提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保持绿色GDP的增长是保证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1997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97年-2006年天津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与全国比较,天津市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占大部分;(2)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相比,天津市综合承栽力处于超载状态,自然资源承载量占优势,但经济资源水平有较大差距。(3)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对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基本在50%以上,水资源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天津市相对承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天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经济,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环境恶化趋势,控制人口增长,不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人口增长,环境破坏,水资源局面日益紧张。本文在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简单分析基础上,提出合理策略,以确保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内蒙古自治区21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业用水量增加趋势,特别随着西部大开发,现有淡水资源有限,水资源利用将变的越来越复杂和昂贵,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必须考虑节水和改善环境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宝汉 《环境科学》1990,11(6):50-54
本文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高层次对大理州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各子系统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大理州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6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0倍。但是,由于人口数量激增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区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发展大理州生态经济的对策:①控制人口增长;②提高森林覆盖率;③调整经济结构;④控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协调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关系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张家口为例,采用洛伦兹基尼系数和不均衡指数模型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匹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5年张家口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分布处于“匹配比较合理”和“相对匹配”状态,水资源与经济布局匹配呈现出由“完全不匹配”状态逐渐转变为“相对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匹配演化方面,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的匹配度变化不大。水资源与经济匹配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禀赋越差的地区,经济增速越快,水资源与经济的空间匹配状况越差。张家口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时空匹配特征研究,对于指导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平 《环境科技》2005,18(Z1):164-165
水是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资源,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水资源的危机日益明显.水资源危机已是21世纪人类生存安全面临的全球性重大资源问题之一.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区域 ,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否相互协调 ,关系到我国、西部及整个高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简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意义 ,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青藏高原现实与未来的必然选择。从高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着手 ,提出人口增长较快、素质不高是高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障碍 ;资源较为富裕 ,但人口对资源压力逐步增大 ,是制约高原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人口与资源、经济匹配不当 ,承载力相对不足 ,构成高原持续发展的巨大负担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严重威胁着脆弱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是高原持续发展的潜伏危机 ;最后指出适度控制人口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优化经济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 ,是实现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环境承载量的加大,水资源已不堪负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现实中水环境破坏、水生态蜕化、水资源浪费、水体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水问题随处可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反思,提示国人倍加珍惜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华东地区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较高,对环境要求也高.但是华东地区资源丰富,涉及的矿种多,数量大,矿产资源开发普遍,由此造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详细分析了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土地资源破坏和占用、水资源破坏、水土污染和矿山地质灾害等,指出区内因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资源损毁、环境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的规模,分析引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5.
X24 9703289人类活动对天水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王宏(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干早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委会一1997,11(1)一39~43环信X一12 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夭水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剧增,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水资源及土地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并努力探索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治理模式及防治对策,做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重视长期的生态效益。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资源/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7…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近年来主要水资源的环境毒理学污染现状及有关环境污染物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我国水环境系统存在的污染状况及环境毒理学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我国主要水资源的保护涉及我国今年人口健康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安全性的战略角度重视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类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就是水,水也是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重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是水资源,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扩张,水资源不足、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明显,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就针对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的策略做出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刚才,有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1 要进一步提高对人口资源环境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 近年来,每次召开全国人代会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都要挤时间召开一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座谈会,可见其重视程度。控制人口,保护资源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深入领会重大意义,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要充分认识到我省人口、资源、环境在全国占有的重要位置。我省是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石油、木材等基地,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的三倍多,粮食的商品量近年来每年达300亿斤左右,在全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协调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关系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张家口为例,采用洛伦兹基尼系数和不均衡指数模型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匹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5年张家口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分布处于"匹配比较合理"和"相对匹配"状态,水资源与经济布局匹配呈现出由"完全不匹配"状态逐渐转变为"相对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匹配演化方面,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的匹配度变化不大。水资源与经济匹配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禀赋越差的地区,经济增速越快,水资源与经济的空间匹配状况越差。张家口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时空匹配特征研究,对于指导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中精辟地阐述了我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江总书记说: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