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镉对鲫鱼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鲫鱼的内脏组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正常值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心脏和肾脏的POD活性较高,鳃和肝胰脏次之,肠和肌肉较低,当水中镉离子浓度为16mg/L、32mg/L时,肾脏、鳃的POD活性显著增强,肝胰脏的POD活性在32mg/L组显著增强,心脏的POD活性在3种能离子浓度下影响均不明显。体外试验表明,镉不能直接影响POD活性。水体中加入EDTA(乙二胺四乙酸)可解除或减轻Cd^2+对鱼的毒  相似文献   

2.
H-酸废母液的湿式空气氧化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用湿式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废母液。在200-250℃,Po2=1-3MPa下,H-酸的湿式氧化反应可分为2个阶段,最初10min为快反应段,COD快速下降,UV/可见光吸光度先急剧升高,之后快速降低;慢反应段延续到30min,COD和吸光度缓慢下降,其后变化不大。经过温式氧化处理之后,可生化性大幅度改善,在160℃,充氧3MPa,反应1h,可使10g/L的H-酸液的COD降低50%,BOD5/COD由3.4%升高到33.3%。反应后尾气中不含SO2,NOx类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3.
对钢铁厂,化工厂,制药厂,煤气焦化厂,煤矿废水COD进行了剖析分析,结果表明,废水中SS和可溶性无机物对COD有着重要贡献,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的工业废水,两者对COD贡献不同,且差值较大。SS贡献最大和最小者分别为61.1%和12.4%。可溶性无机物最大和最小贡献者分别为28.4%和14.6%。原水澄清或过滤测得COD明显偏低。同时,试验了GC法测得有机物总量与澄清水和原水COD的关系,前者呈相关  相似文献   

4.
棉浆粕生产综合废水的生化—物化处理试验表明,采用驯化活性污泥法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当浆粕废水进水CODcr浓度1200~1800mg/L范围内,CODcr负荷1.8~2.8kg/m3·d时,CODcr去除率可达58%~64%,BOD5去除率可达85%~89%。生化出水经投加化学混凝剂进行物化处理后,CODcr可进一步去除65%~75%左右,可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微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染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蔡天明 《环境工程》1999,17(4):27-29
采用微电 解 H/ O 工艺对染 料化 工 废水 进行 了 处理 研究 ,结 果表 明 以微 电解 和 水解 酸 化作预处理 ,可使废 水的 B O D5/ C O D Cr 的比由 025 提高 到05 0 左 右,平 均 增加 50 % 。通 过加 酸, 可提高微电 解的去除 效果,在 进水 C O D Cr 为4 100 ~4 300 m g/ L,色度 为3 400 ~3 600( 倍) 范围内 ,系统对 C O D Cr 和色度 的去除效 果分别 可达到97 5 % 和983 %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细γ-Al2O3/CuO催化剂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超细γ-Al2O3为载体,担载CuO,制备去除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COD用的高效催化剂(γ-Al2O3/CuO),以水溶性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操作参数对X-3B去除率的影响,以此形成有效的染料废水降解工艺,并用于指导实际废水的处理。利用制备的多相催化剂处理COD为5700mg/l、色度为3100位的实际染料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约为77%和99%。  相似文献   

7.
棉浆粕生产综合废水的生化一物化处理试验表明,采用驯化活性污泥法可用效地除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当浆粕废水进水CODcr,浓度1200~1800mg/L范围内,CODcr负荷1.8~2.8kg/m^3·d时,CODcr去除率可达58%~64%,BOD5去除率可达85%-89%,生化出水经投加化学混凝剂进行物化处理后。CODcr可进一步去除65%-75%左右,可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碱法草浆黑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不添加氮、磷营养盐和不调节进水PH值条件下,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结果表明,在HRT=10.6d、Nv=5.3kgCODcr/m^3.d、PH=13.6和COD.r=56100mg/L时,COD.r去除率为42%,达到厌氧处理法的最大去除率的84%。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育期Cd胁迫对水稻生长及镉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从水稻移栽至某特定生育期之间添加外源镉(Cd),通过递推减法,研究了湘晚籼13号水稻不同生育期Cd胁迫对其生长和不同部位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g·L~(-1)外源Cd胁迫不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糙米中的Cd主要来源于水稻分蘖期吸收的Cd在后期的迁移、灌浆期吸收的Cd和成熟期吸收的Cd,这3个关键生育期对糙米中最终Cd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6.4%、18.2%和16.4%.因此,与灌浆期和成熟期相比,在水稻分蘖期采用一些植物阻隔技术可能对水稻籽粒中Cd含量的削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镉胁迫下小麦叶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积累   总被引:106,自引:0,他引:106  
在镉腔迫下,小麦中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积累显增加,伴随MDA含量升高,显示发生膜脂过氧化。镉腔迫使活性氧清降酶系统功能紊乱,其中SOD酶活性下降,POD酶活性升高,在是CAT酶活无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物料对水稻根表铁膜及砷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开叶  赵婷婷  陈佳  赵秀兰 《环境科学》2021,42(4):2047-205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秸秆、蚕豆秸秆、泥炭、猪粪堆肥和生物炭这5种有机物料对贵州石灰岩黄壤区某砷(As)和镉(Cd)复合污染稻田土壤As/Cd有效性、水稻根表铁膜及As/Cd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显著提高了有机质和水稻生物量;除油菜秸秆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外,施用有机物料显著提高土壤pH值,使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34.77%~82.69%;猪粪堆肥和生物炭使土壤有效As含量显著提高,油菜秸秆和泥炭处理使土壤有效As含量显著降低;施用有机物料有助于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并使其中Cd、As含量分别提高17.73%~151.03%和28.49%~94.86%,使水稻糙米Cd含量降低15.87%~79.45%,As含量降低27.04%~82.51%,降幅以生物炭处理最大;有机物料还显著降低Cd在根-茎-叶-籽粒的转运系数及As从茎向籽粒转运系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有效Cd和铁膜Cd含量是影响籽粒Cd累积的主要因素,土壤pH、有机质和铁膜As含量是影响籽粒As累积的主要因素.有机物料通过改变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铁膜中As和Cd含量,影响水稻对As和Cd的吸收和转运.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施用不同肥料对红黄泥和河沙泥农田土壤中Cu、Zn、Pb、Cd有效态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7种肥料(猪粪、鸡粪、紫云英、商品有机肥、磷肥、复合肥、化肥)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水稻幼苗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红黄泥中复合肥处理能显著增加Zn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57.0%,猪粪处理显著降低了Cu、Pb、Cd有效态含量,比对照降低22.1%、13.4%、20.0%.②不同处理河沙泥中Cu有效态含量变化不显著,复合肥处理显著增加Zn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23倍,化肥处理显著增加Pb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31.6%,施用复合肥显著增加Cd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30.6%.③红黄泥中商品有机肥、紫云英处理显著增加水稻根Cd含量,且紫云英处理效果更明显,比对照增加1.92倍,猪粪、鸡粪、商品有机肥、磷肥处理均降低了水稻秸秆Cd含量,且商品有机肥作用更明显,比对照降低58.7%.④在河沙泥中商品有机肥、紫云英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根Cd含量,且商品有机肥处理效果更明显,比对照增加4.27倍,猪粪、鸡粪处理均降低了水稻秸秆Cd含量,且鸡粪作用更明显,比对照降低29.2%.研究显示,不同处理土壤中Cu、Zn有效态含量差异明显;磷肥处理能显著降低红黄泥中Pb有效态含量,猪粪、鸡粪、紫云英处理可显著降低红黄泥中Cd有效态含量,复合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河沙泥Cd有效态含量;猪粪、鸡粪处理均能降低红黄泥和河沙泥中水稻秸秆Cd含量.   相似文献   

13.
模拟不同镉锌污染与有机肥(猪厩肥)施用水平,进行春小麦盆栽试验,采用Tessier法测试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时在同水平Cd(Zn)污染下,外源Zn(Cd)含量的增加使土壤中有效态Cd(Zn)的含量提高,小麦籽粒中Cd(Zn)含量增加(降低),而小麦籽粒产量均下降,差异极显著.施入猪厩肥降低了土壤中有效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含量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态Zn、碳酸盐态Zn含量;降低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的含量.小麦籽粒中Zn含量并没有完全随土壤中有效态Zn增加而增加,在Zn/Cd为100~1000的处理中,施用猪厩肥反而降低了小麦籽粒中Zn含量;除Zn/Cd为100~10的处理中小麦籽粒中Cd含量有所下降外,其余处理中,施用猪厩肥小麦籽粒中Cd含量均有所增加.猪厩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Cd、Zn污染土壤中小麦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4.
改良剂对Cu、Cd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石灰、钙镁磷肥、硅肥、紫云英、猪粪和泥炭等几种改良剂作用下Cu、Cd污染酸性水稻土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石灰、钙镁磷肥、硅肥、紫云英和猪粪培养120d期间,土壤pH值呈现先增加至最大值而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而添加泥炭后土壤pH值略有下降.各改良剂的使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水溶态和交换态Cu、Cd含量,且在培养期间呈现先逐渐降低至最小值而后再增加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态和交换态Cu、Cd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添加改良剂后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Cu、Cd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说明改良剂的应用能够使土壤重金属由有效态向某些潜在有效态或无效态转变,从而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调理剂在鸡粪锯末堆肥中的保氮效果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黄懿梅  曲东  李国学 《环境科学》2003,24(2):156-160
在自动高温堆肥装置中,进行了4种调理剂对鸡粪锯末高温堆肥中的保氮效果实验,分析了堆肥化不同时期各处理中的堆温、pH值、水溶性氨氮、水溶性有机氮、全氮和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调理剂的加人对高温堆肥的堆温、pH值、水溶性氨氮、水溶性有机氮、TN和OC指标都有影响.都可降低堆肥过程氮素的损失;对OC的分解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同时添加草炭和过磷酸钙使堆肥高温期延长了5d,使堆制初期和高温期的pH值分别降低了0.89pH单位和0.44pH单位,使OC的降解率增加了60.7%,且使堆制过程中氮素的损失率下降了65.1%,有明显的保氮效果;而单加草炭或过磷酸钙效果次之;加沸石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water management, namely continuous flooding (CF), intermittent flooding (IF) and non-flooding (NF), on Cd phytoavailaility in three paddy soils that differed in pH and in Cd concentrations.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monitor soil labile Cd and Fe concentrations simultaneously at three growth stages (tillering, heading and mature stage) of rice. The Cd phytoavailability were generally in the order of NF?>?IF?>?CF, and higher rice Cd (over permitted level, 0.2?mg/kg) were only found in neutral and acidic soils under NF conditions. DGT measured soil labile Cd rather than total Cd was the most reliable predictor for Cd accumulation in rice. CF enhanced the formation of root plaques, which related to oxida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available Fe on root surfaces due to the O2 secretion of rice root. The Cd concentration in root plaques shared the same trend with DGT-Cd. Generally, root plaques would inhibit Cd uptake by rice under CF conditions, while under IF and NF conditions, root plaques act as a temporarily store of Cd, and soil labile Cd is the key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transfer of Cd from soil to rice. The results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ater management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soil Cd lability and rice Cd in acidic soil.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availability of Cd and soil pH when assessing curr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f contaminated soil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施用有机物料对污染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和铜活性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采用黑麦草盆栽研究施用绿肥、污泥和猪粪后,对Cu污染土壤水溶性有机物(DOM)和土壤Cu环境行为动态的影响.施用有机物料后土壤DOM含量比对照增加0.4—7.5倍,尤以绿肥和猪粪最明显.但随时间延长DOM降解明显,尤其在第一周内.污染土壤中水溶性Cu浓度随DOM的降解而相应减少研究发现,施用污泥有利于降低污染土壤中水溶性Cu浓度和黑麦草对Cu的吸收量,这是污泥固相有机质对Cu吸持使其活性降低和污泥DOM使Cu活性提高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反,施用绿肥和猪粪后,黑麦草体内的Cu含量却明显提高,其中潮土上提高1.4~2.1倍,红壤上提高1.4-1.6倍.因此.施用有机物料改良重金属污染地需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18.
巯基化凹凸棒石对水稻土中镉钝化效应的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巯基化凹凸棒石作为钝化剂在土壤-水稻体系中对镉的钝化效应的动态特征规律,选取湖南和四川典型镉污染水稻土,分别以两个品种水稻为模式作物开展盆栽试验,在水稻生育期代表性阶段开展土壤-植物协同采样,并结合土壤培养实验,重点关注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各组织镉含量变化.研究发现,巯基化凹凸棒石以剂量1 mg·kg-1和2 mg·kg-1施用后,水稻分蘖期根茎叶镉含量明显降低40%以上,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减少35.80%~55.08%.该快速显著的钝化效应,在水稻扬花期和成熟期维持稳定,收获时糙米镉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76.65%和64.67%.巯基化凹凸棒石对土壤有效态镉的钝化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钝化速率较快,高剂量组3 d可达到反应平衡.巯基化凹凸棒石对土壤pH无明显影响,可略微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土壤总硫和有效态硫含量,同时提升分蘖期水稻根系与根系表面铁和硫元素含量,降低分蘖期水稻根系对镉的生物富集系数和从根向茎的转运系数.综合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水稻吸收累积镉含量这两个核心因素,巯基化凹凸棒石在水稻-土壤体系中对镉具有快速且稳定的钝化效应.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intensiveanimalproductionhasresultedinhighdensityofanimalsinsmallareas,producinglargequantitiesofwastewithinsufficientnearbylandforapplication .InHongKong ,thepigindustryhasseenasteadygrowthinrecentyears .Itresultedinindiscrimin…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砷(As)、镉(Cd)复合污染稻田土壤进行清洁修复,开展了田间试验,在施用水溶性有机肥强化As、Cd溶出条件下利用水稻作为修复稻进行提取. 为了评估水溶性有机肥的作用以及水稻的提取效能,分别在水稻分蘖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利用扩散梯度薄膜技术(DGT)原位监测土壤剖面有效态As、Cd浓度的变化;收获时利用分级提取方法揭示土壤As、Cd赋存形态的变化,并分析植株各部位As、Cd的积累量;为了阐明去除根系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保留和去除根系处理间土壤As、Cd浓度的差异. 结果表明,施用水溶性有机肥(OF)促进了土壤As、Cd的溶出释放,例如,OF处理39 d后土壤DGT-As (扩散梯度薄膜提取态As)和DGT-Cd (扩散梯度薄膜提取态Cd)平均浓度分别较空白对照升高了34.2%、54.9%. 水稻单株提取As、Cd总量分别为12.63、1.18 mg,其中根系As、Cd积累量占比分别为97.6%、81.3%. 与保留根系处理相比,移除根系使土壤As、Cd总量分别降低了5%、10%,土壤剖面DGT提取态的As、Cd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41.9%、56.4%,作物易利用态As(F1+F2)和Cd(F1+F2)浓度分别降低了9.8%、6.1%. 研究显示,水溶性有机肥可促进土壤As、Cd的溶出,可作为利用水稻生长及根系移除来降低稻田土壤作物有效态As、Cd的强化策略,为As、Cd复合污染稻田土壤清洁与安全利用提供了一条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